一种熨斗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464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熨斗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熨斗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规熨斗和台体熨斗因为带大功率电热盘,如果平放在台面易导致火灾,竖放在台面忘记拔电或关闭又浪费电能,所以大多需要判断熨斗是平放还是竖放,且静置一段时间都要关闭加热功能,提高安全性和节能。

判断熨斗平放还是竖放是通过角度判断,角度判断通常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非接触式因判断方式不同又分为光电式、电感式和电容式。

接触式:整机角度的变化导致传感器内部的金属球动作,根据金属球与常闭点是否断开来判断角度。缺点:因为接触点较小,所以通常采用金属球表面镀金来减小接触阻抗,成本较高,可靠性差。

光电式:整机角度的变化导致传感器内部的金属球动作,金属球在传感器内部移动会遮住光,从而定位金属球在传感器的相对位置。缺点:传感器的体积较大,易漏光导致位置判断失效。

电感式:整机角度的变化导致传感器内部的金属球移动,振荡电路产生的磁场因为金属球的距离,而增强或减弱甚至停振,MCU判断振荡幅值进行金属球的位置判断,从而推测角度。缺点:因为幅值受距离变化影响较小,振荡电路较复杂,可靠性偏低,目前已基本淘汰。

电容式:整机角度的变化导致传感器内部的金属球移动,整机静置后,传感器下面的感应极片感应到极板上面电容量的变化,从而推测金属球的相对位置,进而推测角度。缺点:因为金属球移动带来的电容量的变化很小,较易受干扰。

以上四种方式都是建立在传感器内部金属球因为角度变化而位移,位移后造成的信号跳变原理,MCU通过外围电路对传感器信号进行侦测得出平放或是竖放的数据。上述传感器除了本身的缺陷外,还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缺点:

角度的判断精度不高,因为金属球活动在某个临界点才动作,所以只有两种状态,平放或竖放,无法精确判断本体倾斜的具体角度。对产品设计时的角度要求和传感器加工都要求较高。

传感器的防潮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基本原理为金属球的活动,所以蒸汽的进入或金属球本身的洁净度都会影响金属球的滚动灵活度。灵活度又影响角度的判断,所以传感器的防潮一直是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方案需要传感器和MCU搭配使用,传感器负责角度判断,MCU负责外围控制。传感器占用空间大(普通大于13*7mm),对于熨斗握把的极小空间造成严重的浪费,提高了方案设计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更精准地得出熨斗的具体角度,设计开发简单,集成度高,基板的生产难度和防潮要求都有明显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稳定性的熨斗的控制电路。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熨斗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控制芯片、重力传感器、继电器和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交流市电经电源电路分别为继电器驱动电路和控制芯片供电,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在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输出端口控制下向继电器的线圈供电,所述继电器的开关串接于交流市电与加热模块之间,所述控制芯片与重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集成到控制芯片中。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降压电路和整流电路,所述交流市电经降压电路和整流电路分别为继电器驱动电路和控制芯片供电。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过零检测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串接于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口与控制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有LED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控制输出端还连接有报警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由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结构设计方面:提供一种更为灵敏精确的方式判断出是静止或运动状态,且可实时判断出本体所处的角度,这样产品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无需再考虑板子相对于整机的角度,可直接通过控制芯片的设置来进行参数的调整,不仅结构的设计难度降低,也加快了产品的开发。

2.电子设计方面:因无需额外传感器,占用基板空间小,极大的提高了基板方案的集成度设计。

3.生产方面:因无需额外传感器,所以不存在传感器防潮的问题,控制芯片因为封装就能达到非常高的防潮等级,所以基板的生产难度和防潮要求都有明显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产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熨斗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控制芯片3、重力传感器6、继电器5和继电器驱动电路4,本具体实施例中,电源电路包括降压电路1和整流电路2,降压电路1和整流电路2均为现有技术的降压电路和整流电路,此不再细说。

所述交流市电AC经降压电路1降压后送整流电路2进行整流后,分别为继电器驱动电路4和控制芯片3供电,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4在控制芯片3的第一控制输出端口控制下向继电器5的线圈供电,所述继电器5的开关串接于交流市电AC与加热模块10之间,所述控制芯片3与重力传感器6电连接,控制芯片3为重力传感器6供电,同时接收重力传感器6输出的传感信号,重力传感器6用于检测熨斗的角度,所述重力传感器6集成到控制芯片3中,即将控制芯片3的电路集成到硅片(或其它半导休材料)上,将重力传感器6的微机械结构也集成到硅片(或其它半导休材料)上,使得控制芯片3具有传感器功能,无需额外传感器,从而占用基板空间小,极大的提高了基板方案的集成度设计,且不存在传感器防潮的问题,控制芯片3因为封装就能达到非常高的防潮等级,所以基板的生产难度和防潮要求都有明显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产品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过零检测电路7,所述过零检测电路7串接于降压电路1的输出端口与控制芯片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口之间,控制芯片3的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有LED指示灯8。控制芯片3的第三控制输出端还连接有报警电路9,本具体实施例中,报警电路9为蜂鸣器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4是由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由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实现的,此不再细说。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由其它晶体管开关如MOS管组成的开关电路。

工作过程:重力传感器6检测熨斗角度,并将传感信号传输给控制芯片3,控制芯片3根据传感信号判断熨斗状态,当控制芯片3检测到熨斗处于平放或竖放超过预设时间,控制芯片3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4断开,不向继电器5的线圈供电,继电器5的开关开路,使交流市电AC不与加热模块10接通,加热模块10停止加热,同时,控制芯片3的第二控制输出端为低电平,LED指示灯8不亮。

当控制芯片3检测到熨斗有状态变化时(如立放变平放或平放变立放),控制芯片3获取过零检测电路7提供的市电AC过零点信号,在市电AC下一个过零点之前,控制芯片3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4导通,向继电器5的线圈供电,继电器5的开关在市电AC下一个过零点吸合,使交流市电AC与加热模块10接通,加热模块10开始加热。同时,控制芯片3的第二控制输出端为高电平,LED指示灯8亮。

当出现异常时,控制芯片3的第三控制输出高电平,蜂鸣器蜂鸣进行报警。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