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上的辅助装置,具体是一种缝纫机的圆刀裁剪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拉链的缝纫时,分别将拉链两边与两侧的布料进行缝纫,缝纫时难免会有所偏差,造成拉链的两侧存在错位,这样美观度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圆刀裁剪机构,圆刀裁剪机构设置有工作台的下方,通过一个升降装置控制圆刀的高度,针对类似拉链缝纫这种容易错位的工作时,可以先将拉链直接缝纫到面料的表面,再通过圆刀裁剪机构从底部对面料进行裁切,从而避免了拉链缝纫存在的错位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缝纫机的圆刀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驱动电机、圆刀和下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固定座固定在缝纫机工作台的底面,固定座和缝纫机工作台上开设有相配合的刀槽,所述的圆刀直接或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并且圆刀位置与刀槽位置相对应,在固定座上固连接有下升降驱动机构,下升降驱动机构可驱动圆刀和驱动电机上升或下降。
所述的工作台刀槽的上方还设置压圈,压圈通过上升降驱动机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固定在缝纫机机头上。
所述的固定座包括顶板、底板和导柱,导柱设置顶板和底板之间将顶板和底板连为一体,所述的导柱上设置有导向块,底板的底部固定有下升降驱动机构,下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杆穿过底板与导向块固连,下升降驱动机构可驱动导向块沿着导柱上下移动,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导向块固连。
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的圆刀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导向块内。
所述的圆刀侧部还设置磨刀装置,所述的磨刀装置包括固定座、磨刀片和活动套,所述的磨刀片固定在活动套的端部,活动套活动连接在固定座上,活动套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保持磨刀片远离圆刀。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升降驱动机构对圆刀高度进行精度控制,通过上升降驱动机构和压圈保持工作平整,裁切时本实用新型根据面料的厚度控制圆刀的高度,从底面对面料进行裁切;这种裁切方式很好解决现有拉链缝纫存在错位的问题,操作更加便捷,缝纫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缝纫机的圆刀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驱动电机2、圆刀3和下升降驱动机构4,所述的固定座1固定在缝纫机工作台的底面,固定座1和缝纫机工作台上开设有相配合的刀槽11,所述的圆刀3直接或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3输出端连接,并且圆刀3位置与刀槽11位置相对应,在固定座1上固连接有下升降驱动机构4,下升降驱动机构4可驱动圆刀3和驱动电机2上升或下降。
所述的工作台刀槽11的上方还设置压圈5,压圈5通过上升降驱动机6与固定板7连接,固定板7固定在缝纫机机头上。
所述的固定座1包括顶板12、底板13和导柱14,导柱14设置顶板12和底板14之间将顶板12和底板13连为一体,所述的导柱14上设置有导向块8,底板13的底部固定有下升降驱动机构4,下升降驱动机构4的驱动杆穿过底板与导向块8固连,下升降驱动机构4可驱动导向块8沿着导柱上下移动,所述的驱动电机2与导向块8固连。
所述的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21与传动轴9连接,所述的圆刀3固定在传动轴9上,传动轴9通过轴承设置在导向块8内。
所述的圆刀3侧部还设置磨刀装置,所述的磨刀装置包括连接座31、磨刀片32和活动套33,所述的磨刀片32固定在活动套33的端部,活动套33活动连接在连接座31上,活动套33与连接座31之间设置有弹簧34,弹簧34保持磨刀片32远离圆刀3。
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时圆刀处工作台下方,压圈5上升不与工作台接触;当需要裁切时,下升降驱动机构4驱动导向块8上升,使得圆刀3从刀槽处露出,下升降驱动机构4对圆刀露出的高度进行精确控制,通过上升降驱动机构和压圈对面料进行固定,保持工作的平整,驱动电机启动通过圆刀高速读转完成对面料的裁切,本实用新型从底面对面料进行裁切;这种裁切方式很好解决现有拉链缝纫存在错位的问题,操作更加便捷,缝纫效果更佳。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圆刀侧部配置了磨刀装置,通过活动套挤压弹簧可使磨刀片32与圆刀3发生磨擦,对圆刀进行打磨和修复,确保圆刀刀口的锋利,提升裁切效果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