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光变色遇水现花防紫外多功能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682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光变色遇水现花防紫外多功能面料。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在不断改变,人们对纺织品的个性化和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服装面料等纺织品的颜色趋于多变化的同时具有防水防紫外等功能性。传统上,经过传统染整工艺加工后的服装面料,通常具有颜色纯正、花纹鲜艳、色彩靓丽的优点,但颜色只能保持一成不变,不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和功能性服装面料的需求。智能变色面料是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使服装的颜色或花形随着光照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干湿度的变化而表现出由常规的“静态” 变为若隐若现的“动态”效果,智能变色面料将在提高人们生活品位上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开发的智能变色面料仅仅只能适应于单一环境的变化,如感光变色或光致变色织物面料颜色只能随着光照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随着干湿度变化时而变化,遇水现花或遇水变色织物面料颜色只能随着干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不能随着光照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氟利昂等大量污染物对地球臭氧层造成了破坏,更大比例的紫外线直接透射到地球表面,引发和加剧了人类皮肤癌、传染性疾病和眼部疾病,如白内障的发生机会,可吸收或防紫外线面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智能变色面料,能同时适应于光和水两种环境的变化,即既具有感光变色性能,又具有遇水现花性能,同时还具有防紫外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感光变色遇水现花防紫外多功能面料,该感光变色遇水现花防紫外多功能面料依靠普通面料与掺杂感光变色粒子和防紫外粒子的聚氨酯胶料涂层后经过含防水化合物的水印花浆料印花而成。该感光变色遇水现花防紫外多功能面料对纤维和织物无选择性,感光变色防紫外涂层位于面料中间,牢度高、不易脱落,具有感光变色、遇水现花和防紫外多重功能,且效果明显、持久。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光变色遇水现花防紫外多功能面料,包括基布、涂层和印花层,

所述基布是普通机织面料或普通针织面料,所述涂层为掺杂感光变色粒子和防紫外粒子的聚氨酯胶料涂层,所述印花层为含防水化合物的水印花浆料印花形成的一层透明薄膜,透明薄膜中印花部分具有耐久性防水拒水效果,非印花部分不具有防水拒水效果。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布为普通机织面料或普通针织面料,优选为细旦尼锦纶尼丝纺或细旦尼涤纶涤丝纺,颜色为纯色。

所述的涂层为掺杂感光变色粒子和防紫外粒子的聚氨酯胶料涂层,感光变色粒子为粒径为100-300目的稀土铬酸锶粒子或螺噁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微胶囊粉,防紫外粒子为粒径为100-300目的凹土粒子。

所述印花层为由含防水化合物的水印花浆料印花形成的一层透明薄膜,透明薄膜中印花部分具有耐久性防水拒水效果,非印花部分不具有防水拒水效果,防水化合物优选为含氟防水化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普通机织面料或普通针织面料经过含感光变色粒子和防紫外粒子的聚氨酯胶料涂层整理和含防水化合物的水印花浆料印花整理,从而使面料呈现出感光变色、遇水现花和防紫外多重功能。该面料对纤维和织物无选择性,涂层和印花层不易脱落,感光变色、遇水现花和防紫外效果明显,且持久耐用,可用于休闲服饰、舞台服饰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基布,2是涂层,3是印花层,4是感光变色粒子,5是防紫外粒子,6是印花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感光变色遇水现花防紫外多功能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基布1、涂层2和印花层3,所述基布1为20D380T锦纶尼丝纺机织面料,颜色为白色,所述涂层2为一液型单组分油性聚氨酯树脂胶料,涂层2中掺杂有感光变色粒子4和防紫外粒子5,所述感光变色粒子4为粒径为200目的螺噁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微胶囊粉,所述防紫外粒子5为粒径为200目的凹土粒子,所述印花层3为采用含氟防水化合物水印花浆料印花形成的透明薄膜,透明薄膜中印花部分具有耐久性防水拒水效果,非印花部分不具有防水拒水效果,所述印花层3在遇水后可显示“月牙”形等印花图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外表面采用含氟防水化合物水印花浆料印花,印花部分具有耐久性防水拒水效果,非印花部分不具有防水拒水效果,通过控制印花图案,面料在遇水后可显示不同的图案。本实用新型中间聚氨酯胶料涂层中的感光变色粒子螺噁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微胶囊粉和防紫外粒子凹土使面料具有感光变色和防紫外功能,感光变色粒子和防紫外粒子分布于面料中间涂层中,面料感光变色和防紫外效果持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相关技术人员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