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线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3745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断线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线引线装置,特别是一种纺织线的断线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线是纺织行业必备的生产原料。在缝纫机、织袜机等纺织机械上,时常会发生断线的情况。目前在断线的情况下,通常是工人手工重新穿线,由于纺织线的柔韧性好,穿线过程费时费力、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穿线的断线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断线引线装置,包括:断线外壳,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具有出线孔,第二支撑板上具有进线孔,进线孔与出线孔同轴线设置;转动座,转动座通过转轴安装在断线外壳上,转动座包括管路及钩针,管路具有空腔,管路顶部具有出针口,钩针滑动安装在空腔内,沿管路的轴线方向滑动,转动座具有引线工作位,在引线工作位时,转动座翻转后与断线外壳抵靠,管路出针口与出线孔的轴线重合,钩针依次通过出针口、出线孔和进线孔后伸入第二支撑板下部。

发生断线后,将转动座翻折,转动座翻折后与断线外壳抵靠,管路出针口与出线口的轴线重合,钩针通过出针口、出线孔和进线孔后伸入第二支撑板下部,将纺织线钩于钩针顶部,将纺织线依次拉进线孔、出线孔,完成引线过程。引线过程完成后,将转动座复位。

可选的,出针口轴线与转轴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出线口轴线到转轴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翻转后,出针口与出线口重合。

可选的,钩针包括钩针本体,钩针本体顶部弯折形成钩状部,从管路顶部的出针口钩起纺织线。

可选的,管路侧壁具有与空腔连通的滑动槽,钩针远离钩状部的一端具有滑块,滑块与滑动槽滑动配合,且滑块的一端穿出滑动槽。在引线过程中,通过控制滑块的位置,控制钩针在出线孔、进线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完成引线过程。

可选的,还包括喇叭罩,喇叭罩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下,喇叭罩顶部开设有孔,孔与第二支撑板上的进线孔配合。喇叭罩可以限制防止线晃动的幅度。

可选的,还包括瓷碗,瓷碗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进线孔、出线孔同轴设置,在引线工作位时,钩针依次通过出针口、出线孔、通孔和进线孔后伸入第二支撑板下部。

可选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钩针的长度。

可选的,滑块和钩针是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可拆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生断线后,将转动座翻折,转动座翻折后与断线外壳抵靠,管路出针口与出线口的轴线重合,钩针通过出针口、出线孔和进线孔后伸入第二支撑板下部,将纺织线钩于钩针顶部,将纺织线依次拉进线孔、出线孔,完成引线过程。引线过程完成后,将转动座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断线引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断线引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断线引线装置在引线工作位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断线外壳,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出线孔,5、进线孔,6、转动座,7、转轴,8、管路,9、钩针,11、出针口,12、滑动槽,13、滑块,14、喇叭罩,15、孔,16、瓷碗,1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断线引线装置,包括:断线外壳1,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2上具有出线孔4,第二支撑板3上具有进线孔5,进线孔5与出线孔4同轴线设置;转动座6,转动座6通过转轴7安装在断线外壳1上,转动座6包括管路8及钩针9,管路8具有空腔,管路8顶部具有出针口11,钩针9滑动安装在空腔内,沿管路8的轴线方向滑动,转动座6具有引线工作位,在引线工作位时,转动座6翻转后与断线外壳1抵靠,管路8出针口11与出线孔4的轴线重合,钩针9依次通过出针口11、出线孔4和进线孔5后伸入第二支撑板3下部。

发生断线后,将转动座6翻折,转动座6翻折后与断线外壳1抵靠,管路8出针口11与出线口的轴线重合,钩针9通过出针口11、出线孔4和进线孔5后伸入第二支撑板3下部,将纺织线钩于钩针9顶部,将纺织线依次拉进线孔5、出线孔4,完成引线过程。引线过程完成后,将转动座6复位。

于本实施例中,出针口11轴线与转轴7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出线孔4轴线到转轴7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翻转后,出针口11与出线孔4重合。

于本实施例中,钩针9包括钩针本体,钩针本体顶部弯折形成钩状部,从管路8顶部的出针口11钩起纺织线。

于本实施例中,管路8侧壁具有与空腔连通的滑动槽12,钩针9远离钩状部的一端具有滑块13,滑块13与滑动槽12滑动配合。在引线过程中,通过控制滑块13的位置,控制钩针9在出线孔4、进线孔5之间的相对位置,完成引线过程。

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喇叭罩14,喇叭罩14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下,喇叭罩14顶部开设有孔15,孔15与第二支撑板3上的进线孔5配合。喇叭罩14可以限制防止线晃动的幅度。

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瓷碗16,瓷碗16开设有通孔17,通孔17与进线孔5、出线孔4同轴设置,在引线工作位时,钩针9依次通过出针口11、出线孔4、通孔17和进线孔5后伸入第二支撑板3下部。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小于钩针9的长度。

于本实施例中,滑块13和钩针9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可拆卸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