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995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对配设在水槽内的旋转滚筒进行旋转驱动来清洗被投入到旋转滚筒内的洗涤物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使用图9和图10对以往提出的洗衣机进行说明。图9是以往的洗衣机的纵剖视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图9所示,前方具有衣物投入口125的旋转滚筒105和收容旋转滚筒105的水槽103以从水平方向朝上方倾斜角度θ的方式被配设在洗衣机壳体102内。水槽103随着洗涤和脱水运转中的旋转滚筒105的旋转而上下左右摇动。因此,水槽103以摇动自如的方式被防振支承在洗衣机壳体102内。洗衣机壳体102与水槽103在壳体开口部107与水槽开口部114之间利用防振橡胶112进行连结。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覆盖壳体开口部107的门体108构成为在关门时与防振橡胶112抵接来将水槽103内部封闭。

另外,在洗衣机运转时旋转滚筒105进行旋转,特别是在脱水运转时旋转滚筒105进行高速旋转。因此,在衣物投入口125与水槽开口部114之间设置有环状的间隙。在洗衣机运转中,作为洗涤物113的衣物在旋转滚筒105的内部运动,由此存在衣物进入该间隙而卡入衣物的情况。如果衣物被卡入,则存在由于水槽103与衣物之间的摩擦热而损坏水槽103或衣物的情况。

为了防止该情况,在旋转滚筒105的与衣物投入口125相向的水槽开口部114的前端部设置有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环状覆盖构件111。这样,利用金属材料覆盖水槽开口部114,因此被卡入间隙的衣物不会与水槽103、防振橡胶112等树脂材料摩擦。因而,能够防止衣物破损。另外,能够防止水槽103、防振橡胶112的磨损、损坏。另外,由于金属的导热率高,因此由于与衣物的摩擦而产生的摩擦热的扩散快,能够防止衣物由于热而熔化或破损。

另外,图10是以往的其它洗衣机的主要部分纵剖视示意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如图10所示,在外箱201内配设有圆筒的旋转滚筒型洗涤槽202,在洗涤槽202的前表面设置有衣物的取出放入口。构成为在形成于取出放入口的前方的外箱201的开口部周缘设置有环状的密合构件203,用开闭门204封塞密合构件203的前方的开口。而且,在取出放入口的下侧且开闭门204的内侧,以朝向洗涤槽202的内部向下方倾斜的方式突出设置有衣物返还板206。衣物返还板206利用舌片状的主体206a和安装于开闭门204的安装片206b形成为大致倒V字形。

在洗涤时对洗涤槽202内的衣物施加旋转力,从而衣物要从洗涤槽202的开口缘向开闭门204的方向飞出。于是,衣物撞击衣物返还板206的主体206a,因离心力而沿着主体206a的倾斜面进行上升移动。当洗涤槽还继续进行旋转时,衣物被推回到洗涤槽202的内部。由此,在运转中衣物不会被夹在开闭门204与洗涤槽202之间,不存在清洗、漂洗、脱水不充分的情况。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的洗衣机在设置于水槽开口部的覆盖构件与旋转滚筒的开口部之间依然存在间隙。因此,有可能无法完全防止衣物进入间隙。而且,如果在衣物进入间隙的状态下仍继续进行运转,则衣物进一步被卡入而妨碍旋转滚筒的旋转。由此,洗衣机壳体有可能大幅地振动或者异常运转以至于强制结束。另外,存在以下问题:衣物由于离心力而被卡入到间隙的进深方向,由此衣物无法取出,或者由于与水槽侧面之间的摩擦而损坏衣物。

另外,关于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以往的洗衣机,虽然内部装设有旋转滚筒的水槽自身摇动,但设置于外箱的开闭门、衣物返还板不会像水槽那样进行摇动。因此,需要在水槽与衣物返还板之间设置大的间隙。因而,有可能无法可靠地防止衣物的飞出或被卡在水槽与衣物返还板之间之类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54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0274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抑制已经进入水槽开口部与旋转滚筒开口部之间的间隙的衣物的卡入。而且,即使发生衣物进入上述间隙也立即推出衣物,由此防止衣物的损坏。并且,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洗衣机:通过防止由于被卡入的衣物导致旋转滚筒的旋转不稳定,能够防止洗涤运转时的异常的振动,从而实现稳定地运转。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洗衣机具备:壳体;旋转滚筒,其具有从壳体的前方朝向后方而处于水平或向下方倾斜的旋转中心轴,并在前方具备旋转滚筒开口部;以及水槽,其以使旋转滚筒向两个方向旋转自如的方式收容该旋转滚筒,并在沿旋转中心轴而与旋转滚筒开口部相向的位置处具备水槽开口部。还具备:控制部,其执行包括清洗工序、漂洗工序以及脱水工序的洗涤运转;间隙开口部,其由旋转滚筒开口部的前端与水槽开口部的后端之间的间隙构成,以遍及整周的方式形成;以及引导体,其将因旋转滚筒的旋转而在间隙开口部的周围移动的衣物向后方引导。引导体具有向旋转滚筒的后方突出的凸形状,以位于间隙开口部的内周侧的方式被配设于水槽开口部。引导体至少在与因旋转滚筒的旋转而移动的衣物的圆周方向的运动相向的一侧具有沿圆周方向倾斜的引导面。

由此,当旋转滚筒转动时,在间隙开口部的附近移动的衣物被引导体平稳地向旋转滚筒的后方引导。因而,衣物远离间隙开口部而被抑制进入间隙开口部。其结果是,衣物不会与水槽开口部持续摩擦,因此能够防止衣物的损坏。并且,能够防止因被卡入的衣物产生的旋转滚筒的不稳定的旋转,因此能够减轻洗涤运转时的壳体的振动来实现稳定的运转。

本发明所涉及的洗衣机能够防止因衣物卡入间隙开口部导致的衣物的损坏,并且能够减轻因被卡入的衣物产生的洗涤运转时的壳体的振动,从而实现稳定的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的纵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水槽的前表面内侧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水槽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4是图2的4-4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或图4的5-5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2的6-6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2或图6的7-7剖面示意图。

图8是从旋转滚筒的内侧看本实施方式的引导体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9是以往的洗衣机的纵剖视图。

图10是以往的其它洗衣机的主要部分纵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的纵剖视示意图。以下,用图1所示的方向来定义前后方向。如图1所示,在壳体2的前表面设置有用于取出和放入作为洗涤物的衣物5的投入口2a。另外,在壳体2的前表面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投入口2a的门3。水槽1配设在洗衣机的壳体2的内部。水槽1被多个悬挂机构6弹性地支承。

旋转滚筒4设置在水槽1内,用于收容衣物5。旋转滚筒4构成为有底圆筒状,并在前表面侧具有用于取出和放入衣物5的旋转滚筒开口部4a。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直径一般比旋转滚筒4的直径小,因此旋转滚筒4具有环状的旋转滚筒前表面部4c,该旋转滚筒前表面部4c具备旋转滚筒4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半径差的宽度的尺寸。在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相向的底面设置有旋转轴11,旋转滚筒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该旋转轴11支承。另外,在侧面的圆筒状的周壁8上设置有多个小的通孔8a,在周壁8的内表面配设有用于有效地举起衣物5的搅拌突起体9。旋转滚筒4和旋转轴11以旋转中心轴12相对于水平向前上方抬高角度θ(例如20°)的方式倾斜地配置。

驱动旋转滚筒4的电动机10设置在水槽1的下部外侧。在安装于电动机10的驱动皮带轮10a与安装于旋转轴11的从动皮带轮10b之间架设皮带10c来构成皮带驱动机构。电动机10被控制部14控制旋转方向和转速,以使旋转滚筒4向两个方向旋转。控制部14除了控制电动机10以外还控制未图示的供排水装置等,从而执行清洗工序、漂洗工序、脱水工序等一系列的洗涤运转。

水槽1在沿着旋转中心轴12而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相向的位置处具有水槽开口部1a。壳体2和水槽开口部1a利用波纹管形状的柔软的密封件13密封来构成投入口2a。门3在关闭时紧密贴合于密封件13来确保水密性,以避免在洗涤运转中漏出洗涤水。

在旋转滚筒4与水槽1之间设置有空间,使得作为旋转体的旋转滚筒4不会与内部装设有旋转滚筒4且不旋转的水槽1接触。特别是在前表面侧将由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4b之间的间隙形成的间隙开口部7以遍及整周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在水槽开口部1a的上部还设置有使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向前方侧凹陷而形成的扩展部1c。即,扩展部1c利用环状的间隙开口部7的圆周方向的上部的一部分来扩展间隙的宽度。

另外,遮蔽面28以与间隙开口部7相向的方式设置在间隙开口部7的外周侧。另外,引导体29设置在水槽开口部1a的下部。后文叙述这些部件的详细内容。

洗衣机还具备干燥装置15,该干燥装置15利用暖风使旋转滚筒4内的衣物5干燥。干燥装置15具有送风路径16、送风机17、热泵装置18等,来构成包括水槽1和旋转滚筒4在内的空气的循环路径。

接着,在图2~图8中详细地说明扩展部1c、遮蔽面28以及引导体29的结构。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水槽的前表面内侧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水槽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在图3中,纸面里侧是洗衣机的前侧,纸面近前侧是洗衣机的后侧。图4是图2的4-4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2或图4的5-5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2的6-6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2或图6的7-7剖面示意图。图8是从旋转滚筒内侧看引导体而得到的立体图。在图8中,纸面里侧是洗衣机的前侧,纸面近前侧是洗衣机的后侧。此外,在图2中记载的箭头α示出了脱水工序中的旋转滚筒4的旋转方向。如果从洗衣机的前侧看则为顺时针旋转。

如图4和图5所示,间隙开口部7由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4b之间的间隙形成。另外,遮蔽面28在水槽1的内侧以与间隙开口部7相向的方式被设置在间隙开口部7的外周侧。遮蔽面28形成为与间隙开口部7的宽度相同或比间隙开口部7的宽度稍宽。遮蔽面28构成为在即使旋转滚筒4由于衣物的分布不均而晃动也不发生干扰的范围内尽可能接近间隙开口部7。

间隙开口部7形成为环状,但如图2或图3所示,在间隙开口部7的整周内,在圆周方向上的区域β的部分的水槽开口部1a处设置有扩展部1c。如图3~图5所示那样使水槽开口部1a向前侧凹陷来形成扩展部1c,该扩展部1c扩展了间隙开口部7和遮蔽面28的宽度。区域β是包括水槽开口部1a的最上部且从水槽1的内侧看前方方向时向右侧偏固定角度(例如30°)的范围。

扩展部1c的前侧倾斜面28a在区域β中被设置在相对于旋转滚筒4的旋转方向为前侧的区域β1中,并向旋转滚筒4的旋转方向的前后方向倾斜。另外,扩展部1c的后侧倾斜面28b被设置在相对于旋转滚筒4的旋转方向为后侧的区域β2中,并在圆周方向上向内周侧倾斜。即,该后侧倾斜面28b是在被扩展部1c扩展的遮蔽面28形成的倾斜部。但是,在被扩展部1c扩展的遮蔽面28中,以不接触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外侧的方式形成有与扩展前的宽度部分相当的倾斜部28c。而且,在被扩展部1c扩展的宽度部分形成的后侧倾斜面28b延长形成至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面28至少在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具有倾斜部28c,该倾斜部28c沿脱水工序中的旋转滚筒4的旋转方向向内周侧倾斜。倾斜部28c包括后侧倾斜面28b。另外,遮蔽面28还具备因扩展部1c而发生变形的倾斜部。

此外,前侧倾斜面28a、后侧倾斜面28b的“前侧”、“后侧”是指相对于被设定为一个方向的脱水工序时的旋转滚筒的旋转方向来说的前侧、后侧。

这样,遮蔽面28的倾斜部28c构成在设置有扩展部1c的圆周方向的区域β2中。另外,包括后侧倾斜面28b的倾斜部28c在区域β中构成在旋转方向的后侧,即使在遮蔽面28的整周中也形成在上部。另外,如图5所示,遮蔽面28也可以构成为越靠近水槽1的前侧越向外侧倾斜。

并且,在间隙开口部7的内周侧(旋转中心轴12侧)设置有引导体29,该引导体29将因旋转滚筒4的旋转而在间隙开口部7的附近移动的衣物5向后方(旋转滚筒4的内部)引导。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引导体29设置在水槽开口部1a的下部,并且如图6和图7所示那样具有向后方突出的凸形。

引导体29至少具有沿圆周方向倾斜到与因旋转滚筒4的旋转而移动的衣物5的运动相向的一侧的引导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滚筒4向两个方向旋转,因此如图6所示,在引导体29的圆周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引导面29a和第二引导面29b。第一引导面29a、第二引导面29b例如是法线方向从旋转滚筒4的旋转中心轴12方向朝向旋转滚筒4的内侧且与旋转滚筒4的旋转方向相向的方向平滑地改变方向的引导面。特别是,第一引导面29a的倾斜形成为比第二引导面29b的倾斜平缓,该第一引导面29a设置在与因在脱水工序中旋转滚筒4的旋转而移动的衣物5的圆周方向的运动相向的一侧(即,脱水工序中的旋转滚筒4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该第二引导面29b设置在脱水工序中的旋转滚筒4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

如上所述,引导体29被设置为位于间隙开口部7的内侧,并形成为越过间隙开口部7而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突出到内侧那样的凸形,例如突出至与同样向旋转滚筒4的内侧突出的门3相同的面(也包括大致相同的面)。

另外,引导体29从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起沿旋转中心轴12朝向水槽1的前方方向具有规定尺寸的空间29c。

并且,引导体29具有肋30,该肋30从第一引导面29a的外周侧的端部附近起形成到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为止。肋30形成到引导体29的凸形的前端附近为止,且形成于该前端附近的肋30的前端突出到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4b相比靠内侧的位置。肋30形成为在沿圆周方向看到该肋30的情况下堵塞设置于引导体29的空间29c。

此外,在水槽开口部1a、引导体29以及肋30中,有时由于脱水工序中的旋转滚筒4的高速旋转导致衣物5高速地摩擦而产生摩擦热。因此,被用作材料的树脂期望为耐热性高的树脂。特别是引导体29向旋转滚筒开口部4a突出,因此存在许多衣物5持续接触的情况,担心由摩擦导致的发热变高,因此更期望使用不锈钢等金属。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洗衣机的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使用者向洗衣机投入衣物5等洗涤物和洗涤剂。控制部14根据由使用者设定的运转模式来依次控制清洗工序、漂洗工序、脱水工序等来执行洗涤运转。此外,有时在脱水工序之后还进行干燥运转。控制部14首先在清洗工序中利用供水装置(未图示)向水槽1内供给与衣物5的量相应的规定量的水。当水积存到某种程度时,控制部14控制电动机10来使旋转滚筒4向正反方向低速(例如50r/min)地旋转。此时,旋转的旋转滚筒4中收容的衣物5沿旋转方向被反复举起并落下。这样,衣物5在含有洗涤剂的洗涤水中被搅拌、清洗。

当清洗工序结束时进行漂洗工序。与清洗工序同样地,控制部14在漂洗工序中进行供水和搅拌,来从衣物5中去除污垢和洗涤剂成分。然后,在脱水工序中,使旋转滚筒4向正方向(例如图2所示的箭头α的方向)高速(例如900r/min)地旋转,利用离心力脱出衣物5中残留的水。此时,旋转的旋转滚筒4中收容的衣物5在低速旋转中与清洗工序同样地沿旋转方向被举起并落下。当转速逐渐上升时,衣物5被举到更高的位置并落下。当转速进一步上升时,由于离心力使衣物5成为贴附于旋转滚筒4的周壁的状态并以与旋转滚筒4相同的速度进行旋转。此外,转速的上升并不限于固定,控制部14一边取得平衡一边巧妙地控制转数,以避免由于在旋转滚筒4的内部分布不均的衣物5而发生大幅振动。

当脱水工序结束时,控制部14结束洗涤运转,并根据设定进行干燥运转。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洗衣机中,被壳体2支承且不旋转的水槽1内装设进行旋转的旋转滚筒4。因此,在水槽1与旋转滚筒4之间设置有间隙。特别是在考虑到旋转滚筒4的振动等的基础上,洗衣机的前表面侧的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4b之间的间隙优选为尽可能小的尺寸。考虑通过缩小由上述间隙形成的间隙开口部7来避免从间隙开口部7落下小物品或者卡入衣物5。

然而,由于衣物5主要是薄布,因此旋转的旋转滚筒4中收容的衣物5往往一边移动一边进入间隙开口部7。特别是在脱水工序中,旋转滚筒4以比其它工序中的速度高的高速进行旋转。因此,对衣物5作用离心力,即使在脱水工序中,特别是在从旋转开始上升起直到成为衣物5贴附于旋转滚筒4的周壁为止的期间,在间隙开口部7的附近移动的衣物5也易于由于离心力而从间隙开口部7进入旋转滚筒4的外侧。当衣物5继续进入时,成为衣物5被卡入间隙开口部7的状态,阻碍旋转滚筒4的旋转而使旋转不稳定。由此,有时水槽1和壳体2大幅地振动,或者衣物5与水槽1摩擦而损坏。

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结构中抑制衣物5从间隙开口部7进入外侧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遮蔽面28和扩展部1c进行说明。虽然在水槽1与旋转滚筒4之间存在上述那样的间隙,但在间隙开口部7的外周侧遍及整周地设置有用于阻止衣物进入的大致环状的遮蔽面28。衣物5在进入某种程度时到达遮蔽面28。遮蔽面28抑制衣物5进一步进入。由此,防止从间隙开口部7进入的衣物5进一步进入而成为卡入的状态。

并且,该遮蔽面28至少在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形成有在圆周方向上向内周侧倾斜的倾斜部28c。即,倾斜部28c以沿着脱水工序中的旋转滚筒的旋转方向向旋转滚筒4的内周侧倾斜的方式形成于区域β2。由此,倾斜部28c在脱水工序中例如能够如图2和图3所示的虚线箭头Z那样将已经进入间隙开口部7的衣物5向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侧引导并推向旋转滚筒4的内周侧。这样,能够容易地拔出已经进入间隙开口部7的衣物。即,利用遮蔽面28和倾斜部28c来防止衣物5在被卡入间隙开口部7的状态下与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4b持续摩擦,从而防止衣物5的损坏。并且,能够抑制由被卡入的衣物5产生的旋转滚筒4的不稳定的旋转,因此能够减轻洗涤运转时的壳体2的振动来实现稳定的运转。

此外,如图3和图5所示,遮蔽面28也可以具有第二遮蔽面31,由此以从水槽1的前方趋向后方逐渐增大遮蔽面的高度的方式构成为阶梯状。形成有第二遮蔽面31的位置的后方是与衣物5要从旋转滚筒4飞出的前方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能够防止已经进入间隙开口部7的衣物5以原有的势头进一步大幅地进入。即,遮蔽面28构成为阶梯状,由此即使假设在由于壳体2的振动、衣物5之间的摩擦等使衣物5进一步进入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第二遮蔽面31防止衣物5的进入,从而能够防止衣物5一次性地大幅进入。

另外,如图5所示,遮蔽面28越靠近水槽1的前侧越朝向外侧倾斜。由此,进入间隙开口部7后到达遮蔽面28的衣物5由于离心力而承受外周方向的力,从而沿着遮蔽面28的向外侧的倾斜而移动到水槽1的前方方向。因而,已经进入的衣物5由于遮蔽面28而难以进入外周侧。另外,衣物5移动到远离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方向,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拔出衣物5。

另外,倾斜部28c在遮蔽面28的整周中形成在包括有最上部的上部。由此,已经进入间隙开口部7的衣物5在被举到上部时到达倾斜部28c。此时,衣物5在被倾斜部28c推出的同时承受由自重产生的向下的力。因而,由于自重而受到的力的方向也为旋转中心轴12的方向,因此与倾斜部28c构成在其它位置相比,能够更加容易地拔出衣物5。

另外,在环状的间隙开口部7内的区域β中设置有扩展部1c,该扩展部1c是使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向前方侧凹陷而得到的,且比其它部位宽。以这种方式设置扩展部1c来使一部分间隙开口部7变宽,由此缓解已经进入狭窄部分的间隙开口部7的衣物5的卡入状态。此时,能够利用因衣物5的重量或与其它衣物5的缠绕而向旋转滚筒4的内侧牵引的力来容易地拔出已经进入间隙开口部7的衣物5。同时,由于扩展部1c位于包括水槽开口部1a的最上部在内的上部,因此衣物5中也产生由自重导致的向下的力,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拔出衣物5。

这样,遮蔽面28的倾斜部28c通过构成在设置有扩展部1c的圆周方向的区域内,能够更加容易地拔出衣物5。另外,扩展部1c在遮蔽面28的整周中形成在上部,由此在使用者取出和放入衣物5等时不容易碰到手。由此,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手指从间隙开口部7的扩展部1c进入而导致手接触到旋转滚筒4、水槽1的里侧。

设置有扩展部1c的区域β是因在脱水工序中旋转滚筒4的旋转而举起衣物5的一侧,并且是其上部。如上所述,在脱水工序中旋转滚筒4向同一方向高速地旋转的情况下,逐渐加速至目标转速为止,从而转数上升。在该加速中,朝向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对衣物5作用惯性力。并且,向半径方向外侧作用的离心力和由自重产生的向下的力作用于衣物5。在此,从旋转中心轴12看,在衣物5被旋转滚筒4从下方举到上方的区域β侧的水平位置处,作用于衣物5的惯性力的朝向与自重的朝向为同一方向。此时,这些力的朝向与离心力的朝向呈直角,因此与其它位置相比离心力变大,衣物5最易于进入间隙开口部7。

但是,使间隙开口部7变宽的扩展部1c和倾斜部28c构成在上部且衣物5被举起的一侧,由此紧接在衣物5最易于进入的位置之后设置易于拔出衣物5的结构。因而,衣物5即使在已经进入间隙开口部7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进入深处之前被容易地拔出。

接着,对引导体29进行说明。旋转的旋转滚筒4中收容的衣物5一边与旋转滚筒4一起旋转一边移动并被搅拌。构成为在水槽开口部1a的下部位于间隙开口部7的内周侧的引导体29具有向旋转滚筒4的后方引导衣物5的第一引导面29a、第二引导面29b。引导体29如下进行引导:将偏向旋转滚筒4的下部并且从旋转滚筒开口部4a向前方的水槽开口部1a与门3之间飞出并在水槽开口部1a、间隙开口部7的附近移动的衣物5例如像在图6和图7中用虚线箭头Y表示的那样向旋转滚筒4的后方推入。

由此,衣物5远离间隙开口部7而抑制衣物5进入间隙开口部7。因而,衣物5不会进入水槽开口部1a而持续摩擦,因此能够防止衣物5的损坏。并且,当衣物5进入深处而被卡入时会阻碍旋转滚筒4的旋转。这样,能够防止因被卡入的衣物5产生的旋转滚筒4的不稳定的旋转,因此能够减轻洗涤运转时的壳体2的振动来实现稳定的运转。

另外,设置于下部的引导体29构成为以细月牙形的方式遮蔽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下部。旋转滚筒4利用环状的旋转滚筒前表面部4c来抑制从朝向水平或者稍靠上方开口的旋转滚筒开口部4a推出旋转滚筒4中收容的衣物5,该环状的旋转滚筒前表面部4c具备旋转滚筒4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半径差的尺寸。但是,如果衣物5的量多,则有时衣物5会越过旋转滚筒前表面部4c而被推出。特别是在运转停止后使用者取出衣物5时,衣物5偏向旋转滚筒4的下部,因此衣物5有时从旋转滚筒开口部4a溢出。但是,设置在下部的引导体29能够保持要溢出的该衣物5,因此抑制衣物的落下,从而使用者易于取出和放入衣物5。

并且,关于清洗工序、漂洗工序的洗涤水量,通常仅注水至水槽开口部1a的下端。由此,使用者能够在中断洗涤运转后避免洗涤水从水槽开口部1a溢出而打开门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下部设置引导体29,能够将洗涤水量增加与引导体29的高度对应的量,从而能够用更多的洗涤水进行清洗。由此,洗衣机的清洗性能提高。

引导体29具有沿圆周方向倾斜的第一引导面29a和第二引导面29b。普通的洗衣机在进行低速旋转的清洗工序、漂洗工序中使旋转滚筒4向两个方向旋转来提高清洗效果。另外,在进行高速旋转的脱水工序中,旋转滚筒的旋转方向限定为一个方向。设置于引导体29的第一引导面29a和第二引导面29b向旋转滚筒4的后方引导衣物5,因此需要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固定程度的长度。

因此,引导体29具备与旋转滚筒4的两个方向的旋转相对应地分别设置在引导体29的两侧的第一引导面29a和第二引导面29b。第一引导面29a和第二引导面29b以避免在间隙开口部7的附近移动的衣物5进入间隙开口部7的方式向旋转滚筒4的后方、即旋转滚筒4的进深方向平稳地引导该衣物5,并以避免衣物5损坏的方式推入该衣物5。特别是第一引导面29a的倾斜形成为比第二引导面29b的倾斜平缓,该第一引导面29a设置在与因在脱水工序中旋转滚筒4的旋转而移动的衣物5的圆周方向的运动相向的一侧,该第二引导面29b设置在第一引导面29a的相反侧。由此,能够沿第一引导面29a更加平稳地向后方引导衣物5,即使旋转滚筒4的旋转上升也能够无问题地应对。

另外,引导体29形成为使凸形的前端突出至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4b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由此,引导体29能够向旋转滚筒4的更靠里的方向推入衣物5,能够进一步防止衣物5进入间隙开口部7。

另外,在引导体29中,从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起沿旋转中心轴12朝向水槽1的前方方向构成了空间29c。引导体29被配设为覆盖间隙开口部7。因此,在不存在该空间29c的情况下,滑入到引导体29与旋转滚筒4之间的衣物5易于被引导体29推动而进入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的间隙开口部7。但是,由于存在朝向水槽1的前方方向具有规定的大小的空间29c,因此滑入引导体29与旋转滚筒4之间并到达间隙开口部7的衣物5直接越过间隙开口部7而进入空间29c。由此,能够抑制衣物5进入间隙开口部7。

另外,设置于第一引导面29a的肋30在空间29c的近前举起在间隙开口部7的附近移动的衣物5并向第一引导面29a引导。由此,衣物5能够被可靠地引导到旋转滚筒4的后方,并且能够抑制衣物5滑入引导体29与旋转滚筒4之间本身。

并且,肋30以使前端突出至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4b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方式形成至引导体29的凸形的前端附近。由此,被肋30举起的衣物5能够被更加可靠地引导向第一引导面29a,能够抑制衣物5滑入引导体29与旋转滚筒4之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宽度与间隙开口部7的宽度相同的遮蔽面28仅构成一段的情况,但并不限于该情况。例如,只要空间允许,也可以将遮蔽面28形成为比间隙开口部7的宽度大的宽度。另外,如图5所示,还可以设置第二遮蔽面31。这样,衣物5抵接到第二遮蔽面31而难以进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衣物5的继续进入,还能够更加可靠地利用倾斜部28c推出衣物5。另外,相反地,如果遮蔽面28的宽度比间隙开口部7的宽度窄,则不易与旋转滚筒4接触,因此能够在间隙开口部7的附近设置遮蔽面28。这样,通过在衣物5继续进入之前利用遮蔽面28阻止,来使进入量进一步变小,易于向旋转滚筒4的内侧拔出已经进入的衣物5。

另外,说明了引导体29构成在水槽开口部1a的下部的情况,但并不限于该情况。例如,通过将引导体29构成在上部,使用者在取出和放入衣物5等时不易于碰到手。由此,衣物的取出性提高,并且由于引导体29隐藏在水槽开口部1a的里面不易察觉,因此设计性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备引导体29、遮蔽面28以及扩展部1c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具备引导体29、遮蔽面28以及扩展部1c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构。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具备:壳体2;旋转滚筒4,其具有从壳体2的前方朝向后方而处于水平或向下方倾斜的旋转中心轴12,并在前方具备旋转滚筒开口部4a;以及水槽1,其以使旋转滚筒4向两个方向旋转自如的方式收容该旋转滚筒4,在沿旋转中心轴12而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相向的位置处具备水槽开口部1a。还具备:控制部14,其执行包括清洗工序、漂洗工序以及脱水工序的洗涤运转;间隙开口部7,其由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4b与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之间的间隙构成,以遍及整周的方式形成,;以及引导体,其将因旋转滚筒4的旋转而在间隙开口部7的周围移动的衣物向后方引导。引导体29具有向后方突出的凸形状,以位于间隙开口部7的内周侧的方式被配设于水槽开口部1a。引导体29至少在与因旋转滚筒4的旋转而移动的衣物的圆周方向的运动相向的一侧具有沿圆周方向倾斜的引导面29a、29b。在此,“相向”还包括“大致相向”。

由此,在旋转滚筒转动时,在间隙开口部的附近移动的衣物被引导体平稳地引导向旋转滚筒的后方。因而,衣物远离间隙开口部而被抑制进入间隙开口部,不会与水槽开口部持续摩擦。因此,能够防止衣物的损坏。并且,能够防止因被卡入的衣物产生的旋转滚筒的不稳定的旋转,因此能够减轻洗涤运转时的壳体的振动来实现稳定的运转。

关于第二方式,特别是在第一方式中,引导体29设置在水槽开口部1a的下部。

由此,能够将偏向旋转滚筒的下部且在间隙开口部的附近移动的衣物有效地向后方引导。

另外,旋转滚筒开口部的直径一般比旋转滚筒的直径小,因此旋转滚筒具有环状的旋转滚筒前表面部,该环状的旋转滚筒前表面部具备旋转滚筒与旋转滚筒开口部的半径差的宽度的尺寸。利用该环状的旋转滚筒前表面部来抑制从朝向水平或稍靠上方开口的旋转滚筒开口部推出旋转滚筒中收容的衣物。但是,在衣物的量多的情况下,有时衣物会越过旋转滚筒前表面部而被推出。特别是在运转停止后使用者取出衣物时,衣物偏向旋转滚筒的下部,因此有时衣物从旋转滚筒开口部溢出。但是,设置在下部的引导体能够保持要溢出的该衣物,因此能够抑制衣物的落下,从而使用者易于取出和放入衣物。另外,清洗工序、漂洗工序中的洗涤水的水量被设定至水槽开口部的下端,使得即使在中断运转后打开门也不会从水槽开口部漏出洗涤水。当在下部设置引导体时,能够供给与该引导体的高度量相应的更多的洗涤水来进行清洗,清洗性能提高。

关于第三方式,特别是在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引导体29形成为使凸形状的前端突出至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4b相比靠内侧的位置。

由此,引导体能够将衣物推向旋转滚筒的更靠里的方向,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衣物进入间隙开口部。

关于第四方式,特别是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引导面由与旋转滚筒4的两个方向的旋转相对应地沿圆周方向分别设置在引导体29的两侧的第一引导面29a和第二引导面29b构成。第一引导面29a的倾斜比第二引导面29b的倾斜平缓,该第一引导面29a设置在与因在旋转滚筒4的旋转方向为一个方向的脱水工序中旋转滚筒4的旋转而移动的衣物的圆周方向的运动相向的一侧,该第二引导面29b设置在第一引导面的相反侧。

普通的洗衣机在进行低速旋转的清洗工序、漂洗工序中使旋转滚筒向两个方向旋转来提高清洗效果。另外,在进行高速旋转的脱水工序中,旋转滚筒的旋转方向被限定为一个方向。设置于引导体的引导面用于向旋转滚筒的后方引导衣物,因此需要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固定程度的长度。因此,以与因旋转滚筒的两个方向的旋转而移动的衣物相向的方式设置第一引导面,由此能够将衣物平稳地引导到后方。并且,相对于脱水工序的高速旋转,第一引导面的倾斜形成为比第二引导面的倾斜平缓,由此能够平稳地引导衣物来避免损坏衣物。

关于第五方式,特别是在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引导体29构成为从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起沿旋转中心轴12朝向水槽1的前方方向具有规定尺寸的空间29c。

引导体构成于不旋转的水槽,因此在与旋转的旋转滚筒之间设置有空间。引导体被配设为覆盖间隙开口部,因此滑入到引导体与旋转滚筒之间的衣物在被引导体推出后易于直接进入旋转滚筒开口部的前端的间隙开口部。但是,由于引导体从滚筒开口部的后端起朝向水槽的前方方向具有空间,因此滑入到引导体与旋转滚筒之间的衣物直接越过间隙开口部而进入该空间。由此,能够抑制衣物进入间隙开口部。

关于第六方式,特别是在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引导体29在引导面上具有肋30,肋30从引导面的外周侧的端部附近形成至水槽开口部1a的后端1b。

由此,在间隙开口部的附近移动的衣物被肋举起后被引导到引导面。因而,能够抑制衣物滑入引导体与间隙开口部之间。

关于第七方式,特别是在第六方式中,肋30形成至引导体29的凸形的前端附近,形成于前端附近的肋30的前端突出至与旋转滚筒开口部4a的前端4b相比靠内侧的位置。

由此,被肋举起的衣物能够被更加可靠地引导向引导面。因而,能够抑制衣物滑入引导体与间隙开口部之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所述,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洗衣机,衣物不易进入水槽开口部与旋转滚筒开口部之间的间隙开口部,另外,即使在已经进入的情况下也能够向旋转滚筒的内侧容易地拔出衣物。因而,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洗衣机,还能够应用于使用了旋转滚筒的干燥机等。

附图标记说明

1:水槽;1a:水槽开口部;1b:后端;1c:扩展部;2:壳体;2a:投入口;3:门;4:旋转滚筒;4a:旋转滚筒开口部;4b:前端;4c:旋转滚筒前表面部;5:衣物;6:悬挂机构;7:间隙开口部;8:周壁;8a:通孔;9:搅拌突起体;10:电动机;10a:驱动皮带轮;10b:从动皮带轮;10c:皮带;11:旋转轴;12:旋转中心轴;13:密封件;14:控制部;15:干燥装置;16:送风路径;17:送风机;18:热泵装置;28:遮蔽面;28a:前侧倾斜面;28b:后侧倾斜面;28c:倾斜部;29:引导体;29a:第一引导面;29b:第二引导面;29c:空间;30:肋;31:第二遮蔽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