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的染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物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保健意识日益加强。传统化纤面料,由于透气性差,容易储存湿热,促使细菌滋生繁衍,不利于人体健康。人们希望衣物能够具有抗菌功能。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现在出现了不少带有抗菌功能的衣物,能够达到抗菌的目的。但是,由于这些产品是通过粘涂、浸泡药物来获得抗菌效果的,因此,其功能性不能持久,通过几十次水洗,抗菌效果会明显降低,甚至消失。众所周知,镀银纤维中包含的银离子具有良好的杀菌与抑制细菌繁衍的功能,而且日常服用的温和条件下,镀银纤维上的银离子不易流失,具有长久的抗菌功效。但是,常见的尼龙类的混纺面料,其涤纶分子链上因无特定的染色基团,而且极性较小,所以染色较为困难,易染性较差,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且采用现有的染色剂得到的面料在夏天穿着时往往没有冰凉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混纺面料不易上色、易染性差的缺陷及面料手感不冰凉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面料本体,采用天然染料对面料本体进行染色,染色采用浸染方式处理30~60min,所述天然染料为野苋天然染料;具体的染色步骤为:将面料本体放入染色机中进行浸染,所述染色机中还添加有抗菌整理剂,所述抗菌整理剂的用量为面料本体的3~10wt%,所述天然染料的用量为面料本体的15~20%;所述面料本体由尼龙纤维与薄荷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尼龙纤维与薄荷纤维的用量比按重量比算为1:0.3~0.5。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野苋天然染料的制备方法为:取新鲜的野苋洗净、晒干、粉碎至于50~100目,接着加入乙醇回流提取,野苋与乙醇的用量比为1:60~80,将回流提取的液体加热到60~80℃,保温80min~90min,过滤后除去固体物,然后减压蒸馏,浓缩回收乙醇,获得天然染料。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菌整理剂为纳米银离子。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染色机中还添加有十二烷基磺酸钠。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的重量为面料的10~20wt%。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抗菌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以天然染料对面料本体进行染色,天然了然为野苋天然染料,环保无毒,且易着色,面料本体由尼龙纤维与薄荷纤维混纺而成,具有冰爽感,特别适合夏天使用,再者,在染色的过程中添加有抗菌整理剂,使制得的面料具有抗菌效果,另外,在染色过程中还添加有十二烷基磺酸钠,使染料更好的分散在面料本体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采用的试剂和产品也均为可商业获得的。所用试剂的来源、商品名以及有必要列出其组成成分者,均在首次出现时标明。
实施例为:
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面料本体,采用天然染料对面料本体进行染色,染色采用浸染方式处理45min,所述天然染料为野苋天然染料;具体的染色步骤为:将面料本体放入染色机中进行浸染,所述染色机中还添加有纳米银离子抗菌整理剂、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纳米银离子抗菌整理剂的用量为面料本体的5wt%,所述天然染料的用量为面料本体的17%,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的重量为面料的20wt%。;所述面料本体由尼龙纤维与薄荷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尼龙纤维与薄荷纤维的用量比按重量比算为1:0.4。
所述野苋天然染料的制备方法为:取新鲜的野苋洗净、晒干、粉碎至于50目,接着加入乙醇回流提取,野苋与乙醇的用量比为1:70,将回流提取的液体加热到70℃,保温80min,过滤后除去固体物,然后减压蒸馏,浓缩回收乙醇,获得天然染料。
目前公知的面料里面没有用薄荷纤维来制作面料的,植物纤维里面都是什么竹炭纤维、大豆纤维、芦荟纤维的,这些面料并没有抑制螨虫生长的效果,而本发明把薄荷制作成薄荷纤维编织成面料来抑制螨虫繁殖,且具有冰爽感,用其混纺的面料具有凉爽抑制螨虫繁殖的优点。将其与尼龙纤维结合,尼龙纤维的成本较低,来源广泛,采用天然染料结合其他助剂进行处理,使其上色较为容易,且不易褪色。
其中,本发明中,染色浸染处理30~60min,抗菌整理剂的用量为面料本体的3~10wt%,天然染料的用量为面料本体的15~20%,尼龙纤维与薄荷纤维的用量比按重量比算在1:0.3~0.5,十二烷基磺酸钠的重量为面料的10~20wt%,在上述参数范围内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