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159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印染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印染业,各类平幅织物进行染色、印花、涂层、定型以及其它整理工艺时,均是在高温的工况条件下进行,而在织物平幅堆叠或成卷状堆放前,织物均需充分冷却以免染料、助剂等在高温状态下与空气接触产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因而冷却装置是纺织印染业大量使用的重要的通用装置。

目前大量使用的均是以冷却水为介质的冷水辊冷却法,即在中空的大直径辊体装入自来水或地下水,高温织物绕覆在辊体外表面,冷却水通过辊体金属导热与高温织物进行热量交换,由于连续运行的高温织物与冷水辊辊体表面发生接触换热后,大量的热能蓄积在辊体金属内未能及时与辊体内腔的冷却水换热而被导走,致使辊体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使得冷却效果不断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印染冷却装置,能够高效快速的布料进行冷却降温,提升了对布料降温的效率和效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印染加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印染冷却装置,包括底座、侧板、第一冷却辊、第一安装槽、第二冷却辊、第二安装槽、第三冷却辊、弹簧、出风喷嘴、进气管、水箱和吹风机,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设有两个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侧板,所述侧板之间可转动设有垂直于侧板的第一冷却辊,所述侧板的相对侧且位于第一冷却辊的转轴与侧板的连接部的正上方对应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自上而下可转动设有两个与第一冷却辊相平行的第二冷却辊且下侧的第二冷却辊与第一冷却辊相切,所述侧板的相对侧且位于第一冷却辊的转轴与侧板的连接部的正下方对应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可转动设有与第一冷却辊互相平行且相切的第三冷却辊,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下端与第三冷却辊的转轴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所述侧板的相对侧且位于第一冷却辊的后侧固定设有多个出风喷嘴,所述出风喷嘴通过进气管与吹风机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穿设于水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和第三冷却辊的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冷却辊、第二冷却辊和第三冷却辊的侧部的边缘均设有与空腔相连通且带有阀门的进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数量均为2个。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冷却辊的转轴与第一安装槽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冷却辊的转轴与第二安装槽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下端与第二安装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第三冷却辊的转轴的下侧部相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喷嘴的水平高度与第一冷却辊和第二冷却辊的接触部的水平高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与水箱的连接部为封闭式设计,所述进气管位于水箱内侧的部分为螺旋状设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侧板之间可转动设有垂直于侧板的第一冷却辊,在侧板的相对侧且位于第一冷却辊的转轴与侧板的连接部的正上方对应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安装槽,在第一安装槽内自上而下可转动设有两个与第一冷却辊相平行的第二冷却辊且下侧的第二冷却辊与第一冷却辊相切,在侧板的相对侧且位于第一冷却辊的转轴与侧板的连接部的正下方对应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安装槽,在第二安装槽内可转动设有与第一冷却辊互相平行且相切的第三冷却辊,在第二安装槽的下端与第三冷却辊的转轴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在侧板的相对侧且位于第一冷却辊的后侧固定设有多个出风喷嘴,出风喷嘴通过进气管与吹风机相连通,进气管穿设于水箱内,当需要对布料进行冷却降温时,可以先启动吹风机,然后将布料的端部从第一冷却辊和下侧的第二冷却辊的接触部的前侧伸入至第一冷却辊和下侧的第二冷却辊之间,布料向后移动带动第一冷却辊和下侧的第二冷却辊转动,第一冷却辊和下侧的第二冷却辊内的冷水通过金属导热与布料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布料的温度被降低,然后布料从出风喷嘴的前方经过,吹风机吹出的风经过进气管输送给吹风喷嘴,由于水箱内的冷水对进气管中的气流进行了热交换,使得进入出风喷嘴内的气流温度降低,吹风喷嘴将冷风吹到布料上再次给布料降温,由于第二冷却辊为两个,第一冷却辊的下侧设有第三冷却辊,下侧的第二冷却辊在转动时带动上侧的第二冷却辊转动,使得上侧的第二冷却辊的外表面能够与下侧的第二冷却辊的外表面进行热交换,使得下侧的第二冷却辊的外表面温度较低,第三冷却辊的外表面能够与第一冷却辊的外表面进行热交换,使得第一冷却辊的外表面的温度较低,使得第一冷却辊和下侧的第二冷却辊能够更长时间保持低温状态,提升了对布料的冷却效率和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高效快速的布料进行冷却降温,提升了对布料降温的效率和效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印染加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印染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侧板、3-第一冷却辊、4-第一安装槽、5-第二冷却辊、6-第二安装槽、7-第三冷却辊、8-弹簧、9-出风喷嘴、10-进气管、11-水箱、12-吹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印染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侧板2、第一冷却辊3、第一安装槽4、第二冷却辊5、第二安装槽6、第三冷却辊7、弹簧8、出风喷嘴9、进气管10、水箱11和吹风机12,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设有两个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侧板2,所述侧板2之间可转动设有垂直于侧板2的第一冷却辊3,所述侧板2的相对侧且位于第一冷却辊3的转轴与侧板2的连接部的正上方对应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安装槽4,所述第一安装槽4内自上而下可转动设有两个与第一冷却辊3相平行的第二冷却辊5且下侧的第二冷却辊5与第一冷却辊3相切,所述侧板2的相对侧且位于第一冷却辊3的转轴与侧板2的连接部的正下方对应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安装槽6,所述第二安装槽6内可转动设有与第一冷却辊3互相平行且相切的第三冷却辊7,所述第二安装槽6的下端与第三冷却辊7的转轴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8,所述侧板2的相对侧且位于第一冷却辊3的后侧固定设有多个出风喷嘴9,所述出风喷嘴9通过进气管10与吹风机12相连通,所述进气管10穿设于水箱11内,所述第一冷却辊3、第二冷却辊5和第三冷却辊7的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冷却辊3、第二冷却辊5和第三冷却辊7的侧部的边缘均设有与空腔相连通且带有阀门的进水管,所述第一安装槽4和第二安装槽6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第二冷却辊5的转轴与第一安装槽4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冷却辊7的转轴与第二安装槽6滑动配合,所述弹簧8的下端与第二安装槽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上端与第三冷却辊7的转轴的下侧部相抵接,所述出风喷嘴9的水平高度与第一冷却辊3和第二冷却辊5的接触部的水平高度相同,所述进气管10与水箱11的连接部为封闭式设计,所述进气管10位于水箱11内侧的部分为螺旋状设计。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印染冷却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对布料进行冷却降温时,可以先启动吹风机12,然后将布料的端部从第一冷却辊3和下侧的第二冷却辊5的接触部的前侧伸入至第一冷却辊3和下侧的第二冷却辊5之间,布料向后移动带动第一冷却辊3和下侧的第二冷却辊5转动,第一冷却辊3和下侧的第二冷却辊5内的冷水通过金属导热与布料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布料的温度被降低,然后布料从出风喷嘴9的前方经过,吹风机12吹出的风经过进气管10输送给吹风喷嘴9,由于水箱11内的冷水对进气管10中的气流进行了热交换,使得进入出风喷嘴9内的气流温度降低,吹风喷嘴9将冷风吹到布料上再次给布料降温,由于第二冷却辊5为两个,第一冷却辊3的下侧设有第三冷却辊7,下侧的第二冷却辊5在转动时带动上侧的第二冷却辊5转动,使得上侧的第二冷却辊5的外表面能够与下侧的第二冷却辊5的外表面进行热交换,使得下侧的第二冷却辊5的外表面温度较低,第三冷却辊7的外表面能够与第一冷却辊3的外表面进行热交换,使得第一冷却辊3的外表面的温度较低,使得第一冷却辊3和下侧的第二冷却辊5能够更长时间保持低温状态,提升了对布料的冷却效率和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高效快速的布料进行冷却降温,提升了对布料降温的效率和效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印染加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