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32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纱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固色之类需要经过蒸汽烘蒸,纱线较细,整捆直接蒸的话内外不均匀,不利于纱线品质的保证,而将纱线散开单根线经过蒸箱的话,充分烘蒸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纱装置,蒸纱效率高。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结构是:一种蒸纱装置,包括蒸箱,所述蒸箱中穿过多条并排设置的皮带,所述皮带的一端设有绕纱结构,另一端设有下纱结构;所述绕纱结构包括一机架,机架顶部均匀排布有导纱管,每个导纱管底部设有一绕纱器,每个绕纱器由一个电机控制,每个绕纱器的底部设有一落纱皮带,落纱皮带位于皮带的上方;所述下纱结构包括墙板,墙板设置在皮带两侧,两墙板之间设有一根连接杆,连接杆上均匀排布有多个三角形的框架。

所述皮带为网格状的皮带。

其有益效果是:成捆的纱线传送至绕纱结构中,绕纱结构将纱线绕成圈状并放置在皮带上,使皮带上均匀铺满成圈的纱线,皮带将纱线传送至蒸箱中烘蒸后,再由皮带传送至下纱装置并在此被重新收线成团,由于纱线被均匀散开,因此充分烘蒸所用的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并且纱线不易打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的一种蒸纱装置,包括一蒸箱1,蒸箱1为左右开放式结构,蒸箱1中穿过多条并排设置的皮带3,皮带3中央位于蒸箱1内,皮带3两端低中间高,皮带3为网格状皮带,这样纱线在皮带3上传送时,上下两面都可以被烘蒸到。皮带3的一端设有绕纱结构,另一端设有下纱结构。所述绕纱结构包括一机架2,机架2的顶部对应着每条皮带3各设有一根导纱管7,纱线从导纱管7进入绕纱结构中,每根导纱管7底部设有一绕纱器9,每个绕纱器9由一电机6控制转动绕纱器9将传送下来的纱线一圈圈绕在绕纱器9周围,并通过绕纱器9上设置的齿轮将成圈状的纱线移送至绕纱器9发下方,绕纱器9下方设有落纱皮带8,落纱皮带8将成圈的纱线传送至底部对应的皮带3上送入蒸箱1烘蒸。被充分烘蒸的纱线被皮带送出蒸箱1后到达下纱结构,所述下纱结构包括两块墙板4,墙板4设置在皮带的两侧,两块墙板4之间设有一根连接杆,连接杆上对应着每条皮带3设有一三角形的框架5,框架5的尖角对着皮带3,当纱线到达框架5后,框架5将纱线抄起,纱线圈存储在框架5上,线端不断被收线装置缠绕,避免收线装置缠绕过快,使皮带上的纱线烘蒸不充分,也避免收线装置缠绕过慢导致纱线全部堆积在皮带3上造成纱线缠结。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