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剑杆纺织机用新型退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483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剑杆纺织机用新型退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作业中,为了改善纺织物特性,提高纺织物美观性,往往需要通过退解装置对纺织原料的丝线进行退解作业并将丝线传输至纺织设备中,当前的退解装置虽然可以有效的满足生产的需要,但在使用中发现,丝线在退解装置输送到纺织设备之间的距离中,丝线张力稳定性差,易导致丝线断裂和弯曲绞合现象,同时,由于当前的丝线在退解是的退解方向均是沿着线筒径线方向开展的,因此需要后期对丝线进行多次换向作业,从而一方面增加了纺织设备及退解设备的结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丝线传输作业效率下降,丝线与设备间的摩擦损耗增加,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退解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剑杆纺织机用新型退解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廉,在不对纺织设备结构进行调整的前提下,可有效的提高位于退解装置和纺织设备之间丝线传输过程张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丝线退解作业的效率,避免丝线传输过程中发生翻转现象和与退解设备间的摩擦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剑杆纺织机用新型退解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定位轴、定位压帽、导线环及导向杆,定位压帽共两个,以定位轴对称分布在定位轴两端位置,且定位轴与定位压帽间同轴分布,定位压帽与承载底座间通过棘轮机构铰接,且承载底座与定位轴平行分布,定位压帽上设定位轴孔,并通过定位轴孔与定位轴相互连接,且定位轴两端均位于定位压帽外,导向杆末端设定位孔,并通过定位孔与定位轴位于定位压帽外侧部分连接,导向杆轴线与定位压帽表面平行分布并沿定位压帽半径方向分布,导向杆长度为定位压帽半径的1.1—2倍,导线环通过连杆与导向杆前端连接,且连杆与导向杆呈0°—120°夹角,连杆长度为定位压帽厚度的1.5—5倍,且连杆长度不大于定位轴长度的1/2,导线环轴线与定位轴轴线呈0°—12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底座为板状结构,其后表面设转台机构,且所述的转台机构轴线与承载底座相互垂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压帽为横截面为“凵”型“H”型的圆盘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导向杆和导线环间均通过棘轮机构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环轴线与定位轴轴线间夹角大于0°时,则导线环轴线与定位轴轴线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为至少两级伸缩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与定位轴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廉,在不对纺织设备结构进行调整的前提下,可有效的提高位于退解装置和纺织设备之间丝线传输过程张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丝线退解作业的效率,避免丝线传输过程中发生翻转现象和与退解设备间的摩擦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剑杆纺织机用新型退解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定位轴2、定位压帽3、导线环4及导向杆5,定位压帽3共两个,以定位轴2对称分布在定位轴2两端位置,且定位轴2与定位压帽3间同轴分布,定位压帽3与承载底座1间通过棘轮机构铰接,且承载底座1与定位轴2平行分布,定位压帽3上设定位轴孔6,并通过定位轴孔6与定位轴2相互连接,且定位轴2两端均位于定位压帽3外,导向杆4末端设定位孔7,并通过定位孔7与定位轴2位于定位压帽3外侧部分连接,导向杆5轴线与定位压帽3表面平行分布并沿定位压帽3半径方向分布,导向杆5长度为定位压帽3半径的1.1—2倍,导线环4通过连杆8与导向杆5前端连接,且连杆8与导向杆5呈0°—120°夹角,连杆8长度为定位压帽3厚度的1.5—5倍,且连杆8长度不大于定位轴2长度的1/2,导线环4轴线与定位轴2轴线呈0°—120°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底座1为板状结构,其后表面设转台机构10,且所述的转台机构10轴线与承载底座1相互垂直分布,所述定位压帽3为横截面为“凵”型“H”型的圆盘结构,所述连杆8与导向杆5和导线环5间均通过棘轮机构铰接。

此外,所述导线环4轴线与定位轴2轴线间夹角大于0°时,则导线环4轴线与定位轴2轴线相交,所述导向杆5为至少两级伸缩杆结构,所述导向杆5与定位轴2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定位压帽3两端处的导向杆5间呈0°—180°夹角。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轴线将定位压帽与承载底座连接,然后将定位轴与承载丝线的线筒连接后再与定位压帽连接,然后将丝线线头从线筒上退解下来,并将线头通过导线环后与纺织设备连接,即可完成设备的安装作业。

在进行丝线退解作业时,有导向杆和导线环对丝线的退解作业方向调整,实现丝线沿线筒轴线方向退解,从而达到简化设备结构和降低丝线摩擦损耗的目的,同时通过导向杆的长度、导线环轴线与定位轴轴线夹角,实现对丝线退解张力调节和恒定的需要。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廉,在不对纺织设备结构进行调整的前提下,可有效的提高位于退解装置和纺织设备之间丝线传输过程张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丝线退解作业的效率,避免丝线传输过程中发生翻转现象和与退解设备间的摩擦损耗。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