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洗衣洗鞋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4333发布日期:2018-06-08 22:4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洗衣洗鞋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机,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洗衣洗鞋一体机。



背景技术:

传统洗鞋方式是通过人们一只鞋一只鞋地手动进行刷洗而实现的,比较费时费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市面上近几年推出了一款可实现洗鞋功能的全自动清洗设备,它通过在内桶的波轮轴和内桶内侧加设毛刷,在机器运转时通过毛刷与鞋的摩擦来达到洗鞋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但是现有的洗鞋机大多都是立式结构,不仅占地空间较大,而且鞋子在清洗过程中由于没有固定支架很容易搅成一团,导致清洗不够均匀。此外,由于鞋子与衣物不一样,它本身含有大量的细菌,而现有的洗鞋机都不具备杀菌功能,导致清洗效果不够理想。因此,现有的洗鞋机仍然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洗衣洗鞋一体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洗衣洗鞋一体机,包括壳体,它还包括洗衣室、洗鞋室、烘干室;洗衣室、洗鞋室、烘干室从上向下依次设置于壳体的前部;洗衣室、洗鞋室内分别固定设置有洗衣机外筒、洗鞋机外筒;洗衣机外筒、洗鞋机外筒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外筒旋转相接的洗衣机内筒、洗鞋机内筒;

壳体的后部空腔中对应设置有洗衣机驱动机构、洗鞋机驱动机构;洗衣机驱动机构包括洗衣驱动电机、一号带轮、二号带轮;二号带轮的一端与洗衣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后,再通过皮带与一号带轮相连接;一号带轮的内侧与洗衣机内筒固定连接;

洗鞋机驱动机构包括洗鞋驱动电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洗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二号齿轮、四号带轮依次同轴设置并固定相连;四号带轮通过皮带与三号带轮相连接,三号带轮的前端与洗鞋机内筒固定相连;洗鞋机内筒内固定设置有多根鞋子固定架,多根鞋子固定架沿洗鞋机内筒的后壁呈辐射状分布;

二号齿轮与其斜上端的一号齿轮啮合相接,一号齿轮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六号带轮,六号带轮通过皮带与其上方的五号带轮相连接;五号带轮的前端与水平设置于洗鞋机内筒中部的毛刷固定相连;

烘干室的内部后侧固定设置有烘干器;烘干室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一根或多根紫外灯;烘干室的下部架设有漏水网;

壳体的后侧空腔中还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龙头水管相连接,另一端通向洗涤剂分配盒;洗涤剂分配盒设置于洗衣室的上部;洗涤剂分配盒出水口处的进水管向下发出两条分支,两条分支分别与洗衣室、洗鞋室相连通;

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排水泵与开设于壳体下端的排水孔相连通,另一端向上发出两条分支且各分支分别与洗衣室、洗鞋室下端的出水口相连通。

洗衣室、洗鞋室上端的进水管分支以及排水泵上端的出水管分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分别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进水量、排水量以及洗涤剂分发量的控制;电子控制系统安装于洗涤剂分配盒前侧面上的控制面板上。

洗衣机外筒与壳体之间、洗鞋机外筒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缓震器。

洗衣机内筒、洗鞋机内筒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甩水孔,且洗鞋机内筒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内筒毛层。

排水泵与排水孔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鞋子固定架上设置有毛层。

洗衣驱动电机与二号带轮间设置有一号离合器。

洗鞋驱动电机与二号齿轮间设置有二号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为洗衣机与洗鞋机一体式结构,不仅功能较多,而且上下排布占地空间小,实用性较强,尤其有利于小户型家庭的安装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仅对鞋子的清洗效果好,而且还可以对清洗后的鞋子进行烘干、杀菌,功能全面,使用更加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体机的纵截面视图。

图2为图1中洗鞋机驱动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洗涤剂分配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主视图。

图5为图1的后视图。

图6为毛刷与鞋子固定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洗衣机外筒;2、洗鞋机外筒;3、洗衣机内筒;4、洗鞋机内筒;5、洗衣驱动电机;6、一号带轮;7、二号带轮;8、洗鞋驱动电机;9、一号齿轮;10、二号齿轮;11、三号带轮;12、四号带轮;13、五号带轮;14、六号带轮;15、毛刷;16、鞋子固定架;17、烘干器;18、紫外灯;19、漏水网;20、进水管;21、出水管;22、排水泵;23、排水孔;24、过滤器;25、洗涤剂分配盒;26、缓震器;27、一号离合器;28、二号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6所示的一种全自动洗衣洗鞋一体机包括壳体,它还包括洗衣室、洗鞋室、烘干室;洗衣室、洗鞋室、烘干室从上向下依次设置于壳体的前部;洗衣室、洗鞋室内分别固定设置有洗衣机外筒1、洗鞋机外筒2;洗衣机外筒1、洗鞋机外筒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外筒旋转相接的洗衣机内筒3、洗鞋机内筒4;洗衣室、洗鞋室、烘干室的前侧均设置有带有观察窗的密封盖。

壳体的后部空腔中对应设置有洗衣机驱动机构、洗鞋机驱动机构;洗衣机驱动机构包括洗衣驱动电机5、一号带轮6、二号带轮7;二号带轮7的一端与洗衣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相连后,再通过皮带与一号带轮6相连接;一号带轮6的内侧与洗衣机内筒3固定连接,洗衣驱动电机5启动后首先驱动二号带轮7旋转,二号带轮7再通过皮带驱动一号带轮6旋转,从而带动洗衣机内筒3进行旋转,实现洗衣或脱水过程。此外,洗衣驱动电机5与二号带轮7间设置有一号离合器27,在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下,一号离合器27、洗衣驱动电机5、排水泵22协调作用,实现洗涤与脱水的转换功能。

洗鞋机驱动机构包括洗鞋驱动电机8、一号齿轮9、二号齿轮10;洗鞋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二号齿轮10、四号带轮12依次同轴设置并固定相连;四号带轮12通过皮带与三号带轮11相连接,三号带轮11的前端与洗鞋机内筒4固定相连;洗鞋机内筒4内固定设置有多根鞋子固定架16,多根鞋子固定架16沿洗鞋机内筒4的后壁呈辐射状分布;

二号齿轮10与其斜上端的一号齿轮9啮合相接,一号齿轮9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六号带轮14,六号带轮14通过皮带与其上方的五号带轮13相连接;五号带轮13的前端与水平设置于洗鞋机内筒4中部的毛刷15固定相连。此外,洗鞋驱动电机8与二号齿轮10间设置有二号离合器28,在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下,二号离合器28、洗鞋驱动电机8、排水泵22协调作用,实现洗涤与脱水的转换功能。

洗鞋驱动电机8启动后,首先带动二号齿轮10、四号带轮12同轴转动,三号带轮11在四号带轮12的驱动下进一步带动洗鞋机内筒4与鞋子固定架16朝一侧方向旋转;同时,一号齿轮9在二号齿轮10的啮合作用下反向旋转,并进一步驱动六号带轮14、五号带轮13旋转,使毛刷15产生与洗鞋机内筒4相反的旋转效果;

烘干室的内部后侧固定设置有烘干器17,用于对洗净后的鞋子进行烘干;烘干室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一根或多根紫外灯18,用于对烘干后的鞋子进行紫外杀菌;烘干室的下部架设有漏水网19,便于鞋子上的水通过漏水网19排出;

壳体的后侧空腔中还设置有进水管20与出水管21;进水管20的一端与龙头水管相连接,另一端通向洗涤剂分配盒25;洗涤剂分配盒25设置于洗衣室的上部;洗涤剂分配盒25出水口处的进水管向下发出两条分支,两条分支分别与洗衣室、洗鞋室相连通;

出水管21的一端通过排水泵22与开设于壳体下端的排水孔23相连通,另一端向上发出两条分支且各分支分别与洗衣室、洗鞋室下端的出水口相连通。

洗衣室、洗鞋室上端的进水管分支以及排水泵22上端的出水管分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分别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进水量、排水量以及洗涤剂分发量的控制;电子控制系统安装于洗涤剂分配盒25前侧面上的控制面板上。

洗衣机外筒1与壳体之间、洗鞋机外筒2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缓震器26,用于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缓冲消音,避免造成过大的噪声和损伤。

洗衣机内筒3、洗鞋机内筒4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甩水孔,且洗鞋机内筒4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内筒毛层。

排水泵22与排水孔23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4,用于将洗涤后的脏水过滤后排出。

鞋子固定架16的一端固定在洗鞋机内筒4上,另一端向外侧弯折呈U型,便于单个放置鞋子防止多双鞋子混搅;U型固定架上密布设置有毛层,用于对鞋子内部起清洁作用。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洗涤衣物又可以清洗鞋子,具有一机多用的优点,且洗衣室与洗鞋室上下排布,卧式结构使用更加方便,有利于充分利用小户型中的垂直空间,减少占地面积。此外,洗鞋机内筒以及鞋子固定支架上都设置有毛层,鞋子可在内筒毛层、固定架毛层以及毛刷的作用下清洗干净,洗涤效果更好;并且鞋子在清洗完之后还可以进行烘干以及杀菌处理,使用更加健康,实用性更强。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