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机的压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9872发布日期:2018-09-04 20:4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针织机的压圈装置,属于针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针织机械上,针床上设置有多个织针,在起底编织时,因为所织的线圈下部无拉力,线圈浮在两针床针齿上面,为了使挂在织针上的网眼不随着织针做上升运动,往往针织机械上设置有按压网眼或编织物的装置,针织机械线圈张紧装置就是所述装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沉降片往下压,另一种是靠压脚往下压;沉降片配置在每一枚针的两边,每编织一行新纱线的同时,沉降片受上一级驱动对每一枚针上面的线圈用压的动作张紧,为下一行的脱圈做准备。沉降片只能控制一枚上面的新线圈和上一行旧线圈;这样如果之前编织的多行旧线圈在未进入下一级牵拉时浮起或特殊花型造成此类现象的发生,导致无法成圈、脱圈、漏针、衣片报废和失去对此类花型编织的能力。而压脚的添加,作用在每一枚针的背面,对压脚范围内的新线圈成圈、脱圈起到了限制作用,也能对每行编织的旧线圈起到张紧和防止上浮的作用。这样装有压脚的设备就能克服传统沉降片机的不足,使花型编制类型更加广泛且花型效果也会明显提升。但是现有的压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组件带动运作,会产生大量的振动,使整个压圈装置不停的振动,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噪音,而且会使压圈装置内部的零件振动发生脱落的现象,影响设备的使用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织机的压圈装置,以改善现有的压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组件带动运作,会产生大量的振动,使整个压圈装置不停的振动,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噪音,而且会使压圈装置内部的零件振动发生脱落的现象,影响设备的使用降低了使用寿命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针织机的压圈装置,其结构包括针织台板、自动防止压圈机构、座椅、伸缩杆、连接杆、滑动丝杆、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有两个以上且顶部分别焊接于自动防止压圈机构底部四角,所述针织台板底部固定焊接于自动防止压圈机构顶端且通过螺栓加固连接,所述自动防止压圈机构前端固定设置有活动装设滑动丝杆且两者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伸缩杆底部固定焊接于连接杆上端前侧,所述座椅底部固定焊接于伸缩杆上端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自动防止压圈机构由电机驱动机构、限位板、活动框架、第一调节机构、弹簧缓冲机构、加固板、齿轮传动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组成,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二调节机构尺寸一致,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二调节机构分别焊接于活动框架内部两端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所述限位板与加固板尺寸一致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所述限位板两端水平延伸至与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二调节机构内侧顶端焊接在一起,所述加固板两端水平延伸至与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二调节机构内侧底部焊接在一起并与活动框架内部底端相焊接,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固定设于活动框架内部顶端,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固定焊接于加固板顶端中部并与电机驱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缓冲机构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焊接于活动框架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第一拉线、第一转轴、竖向支撑架、第一齿轮、第二拉线组成,所述驱动电机竖向焊接于活动框架内部顶端,所述竖向支撑架竖向焊接于活动框架内部顶端,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嵌入于竖向支撑架下端表面,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嵌套于第一转轴外表面且两者之间轴心共线,所述第一拉线分别活动连接于驱动电机与第一齿轮外表面,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二拉线活动连接于齿轮传动机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由螺栓、落料管、圆柱、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支撑板、配合板、转动板、固定凹板、固定环、连接杆、转动球、固定套环组成,所述支撑板竖向焊接于活动框架内部左侧,所述配合板固定焊接于支撑板右侧中部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凹板横向焊接于配合板右侧,所述第二连接轴竖向贯穿于转动板与固定凹板下端,所述转动板横向焊接于固定凹板的凹槽内且两者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竖向焊接于转动板右侧且两者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轴后端固定嵌入于转动板中部表面,所述固定环固定嵌套于第一连接轴外表面且两者之间轴心共线,所述圆柱固定焊接于连接杆右侧,所述转动球固定嵌入于圆柱内部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环固定焊接于转动球右侧,所述落料管竖向嵌入于固定套环内部且通过螺栓加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缓冲机构由连接杆、滑块、弹簧座、第一弹簧、固定板、吸盘、底板、定位滑板、第二弹簧、内筒、连接板组成,所述吸盘设有两个且顶端固定焊接于底板底部两端,所述定位滑板设有两个且分别竖向焊接于底板上端两侧,所述固定板分别焊接于定位滑板左右两端并与底板相焊接,所述弹簧座设有两个以上且水平焊接于定位滑板左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两个弹簧座之间,所述滑块设有两个,所述滑块分别设于定位滑板左右两端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设有两个且分别焊接于两个滑块外侧,所述连接板两端水平延伸至与连接杆焊接在一起,所述内筒固定焊接于连接板下端并设于两个定位滑板内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设于内筒内部且两者之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由螺丝、螺钉、活动板、齿条、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组成,所述齿条底部固定焊接于加固板上端中部,所述活动板位于齿条上端且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所述螺钉后端固定嵌入于活动板前端右侧且两者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嵌入于活动板前端,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嵌套于第二转轴外表面且两者之间轴心共线,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二拉线活动连接于第二转轴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固定设于活动框架内部左侧且两者之间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杆顶端均与活动框架底部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固定设于滑动丝杆上表面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一种针织机的压圈装置,采用了对称设置的两组齿轮和齿条,转轴的受力更为均衡,使压圈机构的工作更为稳定,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压圈时,首先将限位块调整到所需要的位置,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齿轮在齿条滚动,通过活动板带动压板向固定板方向移动,活动板碰到限位块即停止,压板与固定板挤压,实现压圈。该机构采用对称设置的两组齿轮,第二转轴的受力更为均衡,压圈机构的工作更为稳定,在活动框架内部运作时,活动框架压动连接板,通过内筒通过第二弹簧配合相连,可以使连接板压动内筒,使内筒向下滑动挤压第二弹簧,通过滑块与定位滑板配合相连,可以使滑块在定位滑板在滑动,使连接杆挤压第一弹簧,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可以缓冲活动框架产生的振动,不仅可以减少活动框架的噪音,而且可以防止活动框架内部的元件互相碰撞导致零件脱落的现状,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针织机的压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防止压圈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内部结构详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弹簧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针织台板-1、自动防止压圈机构-2、座椅-3、伸缩杆-4、连接杆-5、滑动丝杆-6、支撑脚-7、电机驱动机构-201、限位板-202、活动框架-203、第一调节机构-204、弹簧缓冲机构-205、加固板-206、齿轮传动机构-207、第二调节机构-208、驱动电机-2011、第一拉线-2012、第一转轴-2013、竖向支撑架-2014、第一齿轮-2015、第二拉线-2016、螺栓-2041、落料管-2042、圆柱-2043、第一连接轴-2044、第二连接轴-2045、支撑板-2046、配合板-2047、转动板-2048、固定凹板-2049、固定环-20410、连接杆-20411、转动球-20412、固定套环-20413、连接杆-2051、滑块-2052、弹簧座-2053、第一弹簧-2054、固定板-2055、吸盘-2056、底板-2057、定位滑板-2058、第二弹簧-2059、内筒-20510、连接板-20511、螺丝-2071、螺钉-2072、活动板-2073、齿条-2074、第二转轴-2075、第二齿轮-207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5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压圈装置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机的压圈装置,其结构包括针织台板1、自动防止压圈机构2、座椅3、伸缩杆4、连接杆5、滑动丝杆6、支撑脚7,所述支撑脚7设有两个以上且顶部分别焊接于自动防止压圈机构2底部四角,所述针织台板1底部固定焊接于自动防止压圈机构2顶端且通过螺栓加固连接,所述自动防止压圈机构2前端固定设置有活动装设滑动丝杆6且两者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伸缩杆4底部固定焊接于连接杆5上端前侧,所述座椅3底部固定焊接于伸缩杆4上端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自动防止压圈机构2由电机驱动机构201、限位板202、活动框架203、第一调节机构204、弹簧缓冲机构205、加固板206、齿轮传动机构207、第二调节机构208组成,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04与第二调节机构208尺寸一致,第一调节机构204与第二调节机构208分别焊接于活动框架203内部两端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所述限位板202与加固板206尺寸一致且两者之间相对应,所述限位板202两端水平延伸至与第一调节机构204与第二调节机构208内侧顶端焊接在一起,所述加固板206两端水平延伸至与第一调节机构204与第二调节机构208内侧底部焊接在一起并与活动框架203内部底端相焊接,所述电机驱动机构201固定设于活动框架203内部顶端,所述齿轮传动机构207固定焊接于加固板206顶端中部并与电机驱动机构201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缓冲机构205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焊接于活动框架203底部。

所述电机驱动机构201由驱动电机2011、第一拉线2012、第一转轴2013、竖向支撑架2014、第一齿轮2015、第二拉线2016组成,所述驱动电机2011竖向焊接于活动框架203内部顶端,所述竖向支撑架2014竖向焊接于活动框架203内部顶端,所述第一转轴2013固定嵌入于竖向支撑架2014下端表面,所述第一齿轮2015固定嵌套于第一转轴2013外表面且两者之间轴心共线,所述第一拉线2012分别活动连接于驱动电机2011与第一齿轮2015外表面,所述第一转轴2013通过第二拉线2016活动连接于齿轮传动机构207表面。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04由螺栓2041、落料管2042、圆柱2043、第一连接轴2044、第二连接轴2045、支撑板2046、配合板2047、转动板2048、固定凹板2049、固定环20410、连接杆20411、转动球20412、固定套环20413组成,所述支撑板2046竖向焊接于活动框架203内部左侧,所述配合板2047固定焊接于支撑板2046右侧中部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凹板2049横向焊接于配合板2047右侧,所述第二连接轴2045竖向贯穿于转动板2048与固定凹板2049下端,所述转动板2048横向焊接于固定凹板2049的凹槽内且两者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20411竖向焊接于转动板2048右侧且两者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轴2044后端固定嵌入于转动板2048中部表面,所述固定环20410固定嵌套于第一连接轴2044外表面且两者之间轴心共线,所述圆柱2043固定焊接于连接杆20411右侧,所述转动球20412固定嵌入于圆柱2043内部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环20413固定焊接于转动球20412右侧,所述落料管2042竖向嵌入于固定套环20413内部且通过螺栓2041加固连接。

所述弹簧缓冲机构205由连接杆2051、滑块2052、弹簧座2053、第一弹簧2054、固定板2055、吸盘2056、底板2057、定位滑板2058、第二弹簧2059、内筒20510、连接板20511组成,所述吸盘2056设有两个且顶端固定焊接于底板2057底部两端,所述定位滑板2058设有两个且分别竖向焊接于底板2057上端两侧,所述固定板2055分别焊接于定位滑板2058左右两端并与底板2057相焊接,所述弹簧座2053设有两个以上且水平焊接于定位滑板2058左侧,所述第一弹簧2054固定连接于两个弹簧座2053之间,所述滑块2052设有两个,所述滑块2052分别设于定位滑板2058左右两端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051设有两个且分别焊接于两个滑块2052外侧,所述连接板20511两端水平延伸至与连接杆2051焊接在一起,所述内筒20510固定焊接于连接板20511下端并设于两个定位滑板2058内侧,所述第二弹簧2059固定设于内筒20510内部且两者之间相连接。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207由螺丝2071、螺钉2072、活动板2073、齿条2074、第二转轴2075、第二齿轮2076组成,所述齿条2074底部固定焊接于加固板206上端中部,所述活动板2073位于齿条2074上端且通过螺丝2071螺纹连接,所述螺钉2072后端固定嵌入于活动板2073前端右侧且两者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075固定嵌入于活动板2073前端,所述第二齿轮2076固定嵌套于第二转轴2075外表面且两者之间轴心共线,所述第二齿轮2076与齿条2074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2013通过第二拉线2016活动连接于第二转轴2075表面。

所述支撑板2046固定设于活动框架203内部左侧且两者之间焊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20511与连接杆2051顶端均与活动框架203底部焊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5固定设于滑动丝杆6上表面且两者相配合活动连接。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对称设置的两组齿轮和齿条,转轴的受力更为均衡,使压圈机构的工作更为稳定,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压圈时,首先将限位块调整到所需要的位置,第二转轴2075带动第二齿轮2076在齿条2074滚动,通过活动板2073带动压板向固定板方向移动,活动板2073碰到限位块即停止,压板与固定板挤压,实现压圈。该机构采用对称设置的两组齿轮,第二转轴2075的受力更为均衡,压圈机构的工作更为稳定。

具体的,在活动框架203内部运作时,活动框架203压动连接板20511,通过内筒20510通过第二弹簧2059配合相连,可以使连接板20511压动内筒20510,使内筒20510向下滑动挤压第二弹簧2059,通过滑块2052与定位滑板2058配合相连,可以使滑块2052在定位滑板2085在滑动,使连接杆2051挤压第一弹簧2054,通过第二弹簧2059和第一弹簧2054可以缓冲活动框架203产生的振动,不仅可以减少活动框架203的噪音,而且可以防止活动框架203内部的元件互相碰撞导致零件脱落的现状,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圆柱2043与转动球20412配合相连,可以使转动球20412在圆柱2043内转动,通过松动第二连接轴2045可以使转动板2048在固定凹板2049内转动,可以使连接杆20411可以转动板2048在固定凹板2049内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松动第一连接轴2044可以使连接杆20411在固定环20410内转动,可以使连接杆20411在固定环20410内转动,可以使落料管2042跟随针筒进行转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