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节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6842发布日期:2018-12-19 05:30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节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竹节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竹节面料是指所织出来的面料上面有像竹节一样的纹路,近年来,竹节面料以其特有的风格赢得了客户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色织、毛织的服装及装饰用织物如窗帘、沙发罩、床罩、汽车内饰装饰用织物等,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开发价值。利用竹节纱竹节部分的长短不同、粗细不同、间隔不同、原料不同,使得竹节纱的风格丰富多彩。锦纶单丝与人造棉交织的竹节面料并不常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节面料的生产工艺,能够提供一种锦纶单丝与人造棉交织的竹节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竹节面料的生产工艺,经纱为20d锦纶半光单丝,纬纱为32s人造棉竹节纱;织造时所选用的纬密齿轮为8牙;所选用的筘号为16号筘,每筘齿内穿入4根经纱;

穿综法:后作一,12片综,60根经纱为一循环,具体穿综规律如下:

1》(1-2-3-4),(5-6-7-8);

2》(1-2-3-4),(1-2-3-4);

3》(5-6-7-8),(5-6-7-8);

4》(1-2-3-4),(9-10-11-12);

5》(9-10-11-12),(5-6-7-8);

6》(9-10-11-12),(1-2-3-4);

7》(5-6-7-8),(1-2-3-4);

8》(9-10-11-12);

起综法:前作一,96根为一循环;具体的起综规律如下:

1》4-6-8-12;

2》1-5-7-9;

3》2-6-8-10;

4》3-5-7-11;

5》4-6-8-12;从2》至5》重复2次;

10》1-3-7-8-9;

11》2-4-5-8-10;

12》1-3-5-6-11;

13》2-4-6-7-12;从10》至13》重复4次;

26》1-3-5-9-12;

27》2-4-6-9-10;

28》1-3-7-10-11;

29》2-4-8-11-12;从26》至29》重复4次;

42》1-4-5-9-11;

43》1-2-6-10-12;

44》2-3-7-9-11;

45》3-4-8-10-12;从42》至45》重复6次;

66》1-5-7-9-12;

67》2-6-8-9-10;

68》3-5-7-10-11;

69》4-6-8-11-12;从66》至69》重复4次;

82》1-5-7-9;

83》2-6-8-10;

84》3-5-7-11;

85》4-6-8-12;从82至85》重复3次;

94》1-5-7-9;

95》2-6-8-10;

96》3-5-7-1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人造棉竹节纱中竹节的粗度为基纱的1.4-2.5倍;竹节的长度为5-10mm,竹节间距为30-5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竹节面料生产工艺,采用锦纶半光单丝和人造棉竹节纱作为原料,采用合适的上机经纬密,所织造出的竹节面料能够具有竹节面料的风格,所织造的面料兼顾了人造棉面料的吸湿性和锦纶面料的耐磨性等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所竹节面料的生产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竹节面料的组织结构图;

图2是竹节面料上机图中的穿综图;

图3是竹节面料上机图中的起综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一种竹节面料的生产工艺,经纱为20d锦纶半光单丝,纬纱为32s人造棉竹节纱;织造时所选用的纬密齿轮为8牙;所选用的筘号为16号筘,每筘齿内穿入4根经纱。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组织图采用平纹、一上三下右斜纹和二上二下右斜纹复合组织,使得布面效果具有明显的竹节效果。

人造棉竹节纱中竹节的粗度为基纱的1.4-2.5倍;竹节的长度为5-10mm,竹节间距为30-50mm。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选用竹节的粗度为基纱的2倍,竹节的长度为40mm,竹节间距为50mm。

本实施例穿综法:后作一,12片综,60根经纱为一循环,具体穿综规律如下:

1》(1-2-3-4),(5-6-7-8);

2》(1-2-3-4),(1-2-3-4);

3》(5-6-7-8),(5-6-7-8);

4》(1-2-3-4),(9-10-11-12);

5》(9-10-11-12),(5-6-7-8);

6》(9-10-11-12),(1-2-3-4);

7》(5-6-7-8),(1-2-3-4);

8》(9-10-11-12)。

本实施例中的起综法:前作一,96根为一循环;具体的起综规律如下:

1》4-6-8-12;

2》1-5-7-9;

3》2-6-8-10;

4》3-5-7-11;

5》4-6-8-12;从2》至5》重复2次;

10》1-3-7-8-9;

11》2-4-5-8-10;

12》1-3-5-6-11;

13》2-4-6-7-12;从10》至13》重复4次;

26》1-3-5-9-12;

27》2-4-6-9-10;

28》1-3-7-10-11;

29》2-4-8-11-12;从26》至29》重复4次;

42》1-4-5-9-11;

43》1-2-6-10-12;

44》2-3-7-9-11;

45》3-4-8-10-12;从42》至45》重复6次;

66》1-5-7-9-12;

67》2-6-8-9-10;

68》3-5-7-10-11;

69》4-6-8-11-12;从66》至69》重复4次;

82》1-5-7-9;

83》2-6-8-10;

84》3-5-7-11;

85》4-6-8-12;从82至85》重复3次;

94》1-5-7-9;

95》2-6-8-10;

96》3-5-7-11。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