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深色涤纶交织面料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6799发布日期:2018-12-19 05:3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深色涤纶交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属于涤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工艺中特深色涤纶交织面料的生产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

1、多台织机织造的原坯布幅宽不一致,存在2cm~5cm的差距。在卷染机经退浆、染色后幅宽差距会增大到3cm~10cm,出现深浅边、边皱、折痕。

2、染涤纶纤维时,由于染料用量较大,易产生焦油沾、色沾、浮色过大等问题,目前的工艺对此类问题均为临时性解决,容易出现反复。

3、涤纶、棉或粘胶采用两浴法分别染色,在面对后处理的效果是否达到可以进入烘干工序的要求时,目前检测工艺只能下机后按照烘干机吸水(含水率75-85%)-裁样-卷至a型架-待测指标的工艺流程进行,此类检测方法一般需3-5小时才能出结果,不仅效率低下,还会由于吸水过程带来能源消耗的增加,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4、面料经柔软、预缩整理后,后整理的工艺易造成色牢度、缩水率不合格,造成面料无法回修,形成等级品或库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幅宽稳定、色牢高、经纬向缩水率小的特深色涤纶交织面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特深色涤纶交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

1)涤/棉交织坯布采用批条预下水幅宽检测,根据织机的编号进行配缸,同一台织机生产的配成一缸;对超过2台织机以上的,采用批条下水幅宽检测,控制坯布的幅宽差≤2cm;

2)前处理及染色工艺如下:

2.1干布上机,加软化水950~1050l,38℃~42℃运行3道,放掉;

2.2退浆氧漂,加软化水780l~820l,加助剂,升温工艺:48℃~52℃运行1道;58℃~62℃运行1道;68℃~72℃运行1道;78℃~82℃运行2道;88℃~92℃运行1道;103℃~107℃运行1道;111℃~113℃运行1道;122℃~124℃运行3道;降温排液;其中,各助剂的使用浓度为:液碱27g/l~33g/l,双氧水8g/l~12g/l,稳定剂0.8g/l~1.2g/l,除油剂2.7g/l~3.3g/l,净洗剂2.7g/l~3.3g/l;

2.3水洗:97℃~99℃水洗2道,78℃~82℃水洗2道,48℃~52℃水洗1道,水洗下卷,检验毛效值达到10cm/30分的为半成品布;

3)半成品布进行高温拉幅,温度183℃~188℃,车速43~46米/分;

4)高温拉幅后的半成品布上卷染机水洗、染色得到染色布,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检测;

5)染色布烘干,烘干温度131℃~134℃,车速33~36米/分,烘干布打卷至a型架上,打卷过程对染色布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6)定型机柔软整理,整理温度175℃~177℃,车速41~44米/分,对柔软剂沾污情况检验;然后加大蒸汽给湿10%,降低涤纶分子之间的内应力,进布采用上超喂5%~12%,降低织物径向张力,车速25~28米/分;

7)整形拉幅:温度122℃~125℃,车速45~47米/分,裁样测试水洗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经纬向缩水率,合格后即完成。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的小样处置方法具体如下:裁10cm*10cm尺寸样布,裁好的样布放入烧杯中,加入0.5g/l的净洗剂,0.4g/l的除油剂,200ml的水,加温至95℃,皂洗5分钟;然后换水50℃水洗5分钟。将样布用熨斗中温熨至9成干,再放入小样定型机,按照温度150℃,时间35s整理。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的染色为涤纶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机染色,染色后进行还原清洗;棉纤维采用常温双变频电脑卷染机染色,染色完毕,经热水洗,皂洗,酸洗,凉水洗。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外观质量检验的标准为:车速35米/分,人与布面的距离为50cm~90cm,眼与布面角度为平行或小于40°。

优选的,步骤2.2中各助剂的使用浓度为:液碱29g/l~31g/l,双氧水9g/l~11g/l,稳定剂0.9g/l~1.0g/l,除油剂2.9g/l~3.1g/l,净洗剂2.9g/l~3.1g/l。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高温拉幅的温度为184℃~186℃,车速44~45米/分。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烘干温度为131℃~132℃,所述的车速34~35米/分。

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的整理温度175℃~176℃,车速42~43米/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一缸布需要多台织机生产的多匹坯布,因此采用批条预下水幅宽检测后,对幅宽差距超出2cm的坯布经过配缸-缝头-前处理后,再通过烘干-预拉幅的工艺,将半成品的幅宽控制到完全一致,预拉幅后半成品幅宽差距在1cm以下,面料绸面平整,卷布整齐,无折皱、握边问题。由于对布头、幅宽的检测控制,经前处理长时间的的运行后,布面、匹与匹的接头出现纬斜的情况几乎没有。从而保证了半成品布顺利进入下道工序。

2、染色后的染色布由于能够快速检测其牢度,避免了由于牢度不合格导致的染色布下机后重新上机带来的能源消耗及质量问题。通过外观检测,布面无焦油沾、色沾、皱柳、摩伤;经内在质量指标检测,水洗色牢度达到4级,干、湿摩擦牢度均达到4级,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由于特深色染料用量一般都在5%以上,甚至达到8%以上,因此在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同时,染色完后的检测就至关重要,涤纶染完后的检测,可检测附着在涤纶表面的浮色是否去除干净,能够保证涤纶纤维的各项牢度,亦保证了沾染在棉纤维表面的分散染料能够充分去除,为活性染料与棉纤维的充分结合提供必要的条件。

3、染色后的布采用132℃左右温度烘干,使面料经过接触式的辊筒达到了水分子的蒸发,使染料与纤维进行了初步的结合。涤纶和棉都染完后的检测可有效避免不合格品经烘干后对烘干设备的沾污,以及再重新回卷染机返修造成的能源浪费、色光变暗、沾污等诸多问题。如果烘干温度高于132℃,部分染料会由于“急干”而产生“泳移”现象,与原未清除净的浮色共同积聚在纤维表面,极难去除,造成返修难度加大及风险。烘干后的检测做到了外观质量达标,内在质量的检测数值对后续整型拉幅的工艺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纬向纤维密度的数值由于不同卷染机的差异因此对每缸布的工艺影响也是至关重要。

4、定型机柔软整理后的检测可确保面料在经过第一遍柔软拉幅和第二遍整形拉幅后由于柔软剂破乳、漂油,定型机油沾,定型机针板脱针、残边造成的质量问题。布面手感柔软、滑爽、蓬松,光泽柔和,颜色饱满,色泽鲜艳。制得的特深色涤纶交织面料幅宽稳定、色牢高、经纬向缩水率小。各项物理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

实施例中所用的液碱为淄博大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除油剂、稳定剂为济南显扬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除油剂lr、稳定剂wd,净洗剂为淄博哈根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皂洗剂630。醋酸为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和剂nac。水洗牢度测试仪y571c、汗渍色牢度仪yg631、摩擦色牢度仪y571b、缩水率试验机yg701e均为宁波纺织仪器厂生产。

实施例1

选用面料为涤棉交织大提花面料,组织规格:100d低弹丝*32s棉173*60f=285cmo.w.f=6%深红色

1)对织造厂生产的涤/棉交织坯布采用批条预下水幅宽检测,一般同一台织机生产的布下机幅宽会保持一致,根据织机的编号进行配缸,同一台织机生产的配成一缸,对超过2台织机以上的,采用批条下水幅宽检测,控制坯布的幅宽差不超过2cm;

2)缝头工序接头时对坯布进行检测,对幅宽超出2cm的坯布重新调换,对裁剪不齐的必须裁剪整齐,做到接头必须做到平直、无皱、无纬斜;

3)卷染工上布前对引头布进行检查,确保无纬斜、无残缺、强力无下降,上布后布边一侧整齐,不能参差不齐,绸面平整无折皱;

4)前处理及染色工艺如下:

①干布上机,加软化水1000l,40℃运行3道,放掉;

②退浆氧漂:加软化水800l,加助剂,升温工艺:50℃*1道;60℃*1道;70℃*1道;80℃*2道;90℃*1道;105℃*1道;112℃*1道;123℃*3道;降温排液:各助剂的使用浓度为:液碱30g/l,双氧水10g/l,稳定剂1g/l,除油剂3g/l,净洗剂3g/l;

水洗:98℃*2道,80℃*2道,50℃*1道,水洗下卷,待烘干半成品检验;检验标准以外观检验为主,做到无污沾、无折皱、退浆干净;内在标准测毛效值,达到10cm/30分以上;

5)经检测无问题的半成品布进行高温拉幅,温度185℃,车速45米/分;

6)拉幅后的半成品布上卷染机水洗、染色:涤纶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机染色(染色工艺略),染色后进行还原清洗,裁10cm*10cm尺寸布样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检测,具体如下:裁好的样布放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0.5g/l的净洗剂,0.4g/l的除油剂,200ml的水,加温至95℃,皂洗5分钟。然后换水50℃水洗5分钟。将样布用熨斗中温熨至9成干,再放入小样定型机,按照温度150℃,时间35s整理。检测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棉纤维采用常温双变频电脑卷染机染色(染色工艺略),染色完毕,经热水洗,皂洗,酸洗,凉水洗后,裁10cm*10cm尺寸布样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处理后,进行水洗色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项的检测,合格后下货待烘干整理;

7)染色布经多辊筒烘干机烘干,温度132℃,车速35米/分,烘干布打卷至a型架上,打卷过程对染色布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标准要求:车速35米/分,人与布面的距离为50-90cm,眼与布面角度为平行或小于40°;

8)定型机柔软整理:温度176℃,车速42米/分,(柔软工艺略),面料进入风室前对柔软剂沾污情况做好检验,出布落入元宝车,根据烘干后测试缩水率数值,调整预缩机参数,加大给湿,超喂5-12%,车速27米/分,通过织物密度在线检测经纬向密度;

9)整形拉幅:温度123℃,车速46米/分,摆布落入元宝车,按照面料标准检测要求,裁样测试水洗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经纬向缩水率,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10)成品工序以外观质量检验为主,检测合格后盖章进入成品库。

实施例2

选用面料为涤棉交织大提花面料,组织规格:100d低弹丝*32s棉173*60f=285cmo.w.f=6%深红色

1)对织造厂生产的涤/棉交织坯布采用批条预下水幅宽检测,一般同一台织机生产的布下机幅宽会保持一致,根据织机的编号进行配缸,同一台织机生产的配成一缸,对超过2台织机以上的,采用批条下水幅宽检测,控制坯布的幅宽差不超过2cm;

2)缝头工序接头时对坯布进行检测,对幅宽超出2cm的坯布重新调换,对裁剪不齐的必须裁剪整齐,做到接头必须做到平直、无皱、无纬斜;

3)卷染工上布前对引头布进行检查,确保无纬斜、无残缺、强力无下降,上布后布边一侧整齐,不能参差不齐,绸面平整无折皱;

4)前处理及染色工艺如下:

①干布上机,加软化水1000l,40℃运行3道,放掉;

②退浆氧漂:加软化水800l,加助剂,升温工艺:50℃*1道;60℃*1道;70℃*1道;80℃*2道;90℃*1道;105℃*1道;112℃*1道;123℃*3道;降温排液:各助剂的使用浓度为:液碱29g/l,双氧水11g/l,稳定剂0.9g/l,除油剂3.1g/l,净洗剂2.9g/l;

水洗:98℃*2道,80℃*2道,50℃*1道,水洗下卷,待烘干半成品检验;检验标准以外观检验为主,做到无污沾、无折皱、退浆干净;内在标准测毛效值,达到10cm/30分以上;

5)经检测无问题的半成品布进行高温拉幅,温度186℃,车速44米/分;

6)拉幅后的半成品布上卷染机水洗、染色:涤纶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机染色(染色工艺略),染色后进行还原清洗,裁10cm*10cm尺寸布样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检测,具体如下:裁好的样布放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0.5g/l的净洗剂,0.4g/l的除油剂,200ml的水,加温至95℃,皂洗5分钟。然后换水50℃水洗5分钟。将样布用熨斗中温熨至9成干,再放入小样定型机,按照温度150℃,时间35s整理。检测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棉纤维采用常温双变频电脑卷染机染色(染色工艺略),染色完毕,经热水洗,皂洗,酸洗,凉水洗后,裁10cm*10cm尺寸布样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处理后,进行水洗色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项的检测,合格后下货待烘干整理;

7)染色布经多辊筒烘干机烘干,温度132℃,车速34米/分,烘干布打卷至a型架上,打卷过程对染色布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标准要求:车速35米/分,人与布面的距离为50-90cm,眼与布面角度为平行或小于40°;

8)定型机柔软整理:温度176℃,车速42米/分,(柔软工艺略),面料进入风室前对柔软剂沾污情况做好检验,出布落入元宝车,根据烘干后测试缩水率数值,调整预缩机参数,加大给湿,超喂5-12%,车速27米/分,通过织物密度在线检测经纬向密度;

9)整形拉幅:温度123℃,车速46米/分,摆布落入元宝车,按照面料标准检测要求,裁样测试水洗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经纬向缩水率,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10)成品工序以外观质量检验为主,检测合格后盖章进入成品库。

实施例3

选用面料为涤棉交织大提花面料,组织规格:100d低弹丝*32s棉173*60f=285cmo.w.f=6%深红色

1)对织造厂生产的涤/棉交织坯布采用批条预下水幅宽检测,一般同一台织机生产的布下机幅宽会保持一致,根据织机的编号进行配缸,同一台织机生产的配成一缸,对超过2台织机以上的,采用批条下水幅宽检测,控制坯布的幅宽差不超过2cm;

2)缝头工序接头时对坯布进行检测,对幅宽超出2cm的坯布重新调换,对裁剪不齐的必须裁剪整齐,做到接头必须做到平直、无皱、无纬斜;

3)卷染工上布前对引头布进行检查,确保无纬斜、无残缺、强力无下降,上布后布边一侧整齐,不能参差不齐,绸面平整无折皱;

4)前处理及染色工艺如下:

①干布上机,加软化水1000l,40℃运行3道,放掉;

②退浆氧漂:加软化水800l,加助剂,升温工艺:50℃*1道;60℃*1道;70℃*1道;80℃*2道;90℃*1道;105℃*1道;112℃*1道;123℃*3道;降温排液:各助剂的使用浓度为:液碱29g/l~31g/l,双氧水9g/l~11g/l,稳定剂0.9g/l~1.0g/l,除油剂2.9g/l~3.1g/l,净洗剂2.9g/l~3.1g/l;

水洗:98℃*2道,80℃*2道,50℃*1道,水洗下卷,待烘干半成品检验;检验标准以外观检验为主,做到无污沾、无折皱、退浆干净;内在标准测毛效值,达到10cm/30分以上;

5)经检测无问题的半成品布进行高温拉幅,温度184℃,车速45米/分;

6)拉幅后的半成品布上卷染机水洗、染色:涤纶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机染色(染色工艺略),染色后进行还原清洗,裁10cm*10cm尺寸布样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检测,具体如下:裁好的样布放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0.5g/l的净洗剂,0.4g/l的除油剂,200ml的水,加温至95℃,皂洗5分钟。然后换水50℃水洗5分钟。将样布用熨斗中温熨至9成干,再放入小样定型机,按照温度150℃,时间35s整理。检测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棉纤维采用常温双变频电脑卷染机染色(染色工艺略),染色完毕,经热水洗,皂洗,酸洗,凉水洗后,裁10cm*10cm尺寸布样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处理后,进行水洗色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项的检测,合格后下货待烘干整理;

7)染色布经多辊筒烘干机烘干,温度131℃,车速35米/分,烘干布打卷至a型架上,打卷过程对染色布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标准要求:车速35米/分,人与布面的距离为50-90cm,眼与布面角度为平行或小于40°;

8)定型机柔软整理:温度175℃,车速43米/分,(柔软工艺略),面料进入风室前对柔软剂沾污情况做好检验,出布落入元宝车,根据烘干后测试缩水率数值,调整预缩机参数,加大给湿,超喂5-12%,车速27米/分,通过织物密度在线检测经纬向密度;

9)整形拉幅:温度123℃,车速46米/分,摆布落入元宝车,按照面料标准检测要求,裁样测试水洗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经纬向缩水率,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10)成品工序以外观质量检验为主,检测合格后盖章进入成品库。

实施例4

选用面料为涤棉交织大提花面料,组织规格:100d低弹丝*32s棉173*60f=285cmo.w.f=6%深红色

1)对织造厂生产的涤/棉交织坯布采用批条预下水幅宽检测,一般同一台织机生产的布下机幅宽会保持一致,根据织机的编号进行配缸,同一台织机生产的配成一缸,对超过2台织机以上的,采用批条下水幅宽检测,控制坯布的幅宽差不超过2cm;

2)缝头工序接头时对坯布进行检测,对幅宽超出2cm的坯布重新调换,对裁剪不齐的必须裁剪整齐,做到接头必须做到平直、无皱、无纬斜;

3)卷染工上布前对引头布进行检查,确保无纬斜、无残缺、强力无下降,上布后布边一侧整齐,不能参差不齐,绸面平整无折皱;

4)前处理及染色工艺如下:

①干布上机,加软化950l,42℃运行3道,排掉;

②退浆氧漂:加软化水780l,加助剂,升温工艺:48℃运行1道;62℃运行1道;68℃运行1道;82℃运行2道;88℃运行1道;107℃运行1道;111℃运行1道;124℃运行3道;降温排液:各助剂的使用浓度为:液碱27g/l,双氧水12g/l,稳定剂0.8g/l,除油剂3.3g/l,净洗剂2.7g/lg/l;

水洗:99℃水洗2道,82℃水洗2道,48℃水洗1道,水洗下卷,待烘干半成品检验;检验标准以外观检验为主,做到无污沾、无折皱、退浆干净;内在标准测毛效值,达到10cm/30分以上;

5)经检测无问题的半成品布进行高温拉幅,温度183℃,车速46米/分;

6)拉幅后的半成品布上卷染机水洗、染色:涤纶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机染色(染色工艺略),染色后进行还原清洗,裁10cm*10cm尺寸布样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检测,具体如下:裁好的样布放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0.5g/l的净洗剂,0.4g/l的除油剂,200ml的水,加温至95℃,皂洗5分钟。然后换水50℃水洗5分钟。将样布用熨斗中温熨至9成干,再放入小样定型机,按照温度150℃,时间35s整理。检测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棉纤维采用常温双变频电脑卷染机染色(染色工艺略),染色完毕,经热水洗,皂洗,酸洗,凉水洗后,裁10cm*10cm尺寸布样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处理后,进行水洗色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项的检测,合格后下货待烘干整理;

7)染色布经多辊筒烘干机烘干,温度131℃,车速36米/分,烘干布打卷至a型架上,打卷过程对染色布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标准要求:车速35米/分,人与布面的距离为50-90cm,眼与布面角度为平行或小于40°;

8)定型机柔软整理:温度175℃,车速44米/分,(柔软工艺略),面料进入风室前对柔软剂沾污情况做好检验,出布落入元宝车,根据烘干后测试缩水率数值,调整预缩机参数,加大给湿,超喂5-12%,车速27米/分,通过织物密度在线检测经纬向密度;

9)整形拉幅:温度122℃,车速47米/分,摆布落入元宝车,按照面料标准检测要求,裁样测试水洗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经纬向缩水率,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10)成品工序以外观质量检验为主,检测合格后盖章进入成品库。

实施例5

选用面料为涤棉交织大提花面料,组织规格:100d低弹丝*32s棉173*60f=285cmo.w.f=6%深红色

1)对织造厂生产的涤/棉交织坯布采用批条预下水幅宽检测,一般同一台织机生产的布下机幅宽会保持一致,根据织机的编号进行配缸,同一台织机生产的配成一缸,对超过2台织机以上的,采用批条下水幅宽检测,控制坯布的幅宽差不超过2cm;

2)缝头工序接头时对坯布进行检测,对幅宽超出2cm的坯布重新调换,对裁剪不齐的必须裁剪整齐,做到接头必须做到平直、无皱、无纬斜;

3)卷染工上布前对引头布进行检查,确保无纬斜、无残缺、强力无下降,上布后布边一侧整齐,不能参差不齐,绸面平整无折皱;

4)前处理及染色工艺如下:

①干布上机,加软化水1050l,38℃运行3道,放掉;

②退浆氧漂:加软化水820l,加助剂,升温工艺:52℃运行1道;58℃运行1道;72℃运行1道;78℃运行2道;92℃运行1道;103℃运行1道;113℃运行1道;122℃运行3道;降温排液:各助剂的使用浓度为:液碱33g/l,双氧水8g/l,稳定剂1.2g/l,除油剂2.7g/l,净洗剂3.3g/l;

水洗:97℃水洗2道,82℃水洗2道,48℃水洗1道,水洗下卷,待烘干半成品检验;检验标准以外观检验为主,做到无污沾、无折皱、退浆干净;内在标准测毛效值,达到10cm/30分以上;

5)经检测无问题的半成品布进行高温拉幅,温188℃,车速43米/分;

6)拉幅后的半成品布上卷染机水洗、染色:涤纶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机染色(染色工艺略),染色后进行还原清洗,裁10cm*10cm尺寸布样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检测,具体如下:裁好的样布放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0.5g/l的净洗剂,0.4g/l的除油剂,200ml的水,加温至95℃,皂洗5分钟。然后换水50℃水洗5分钟。将样布用熨斗中温熨至9成干,再放入小样定型机,按照温度150℃,时间35s整理。检测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棉纤维采用常温双变频电脑卷染机染色(染色工艺略),染色完毕,经热水洗,皂洗,酸洗,凉水洗后,裁10cm*10cm尺寸布样进行小样处置方法的处理后,进行水洗色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项的检测,合格后下货待烘干整理;

7)染色布经多辊筒烘干机烘干,温度134℃,车速33米/分,烘干布打卷至a型架上,打卷过程对染色布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标准要求:车速35米/分,人与布面的距离为50-90cm,眼与布面角度为平行或小于40°;

8)定型机柔软整理:温度177℃,车速41米/分,(柔软工艺略),面料进入风室前对柔软剂沾污情况做好检验,出布落入元宝车,根据烘干后测试缩水率数值,调整预缩机参数,加大给湿,超喂5-12%,车速27米/分,通过织物密度在线检测经纬向密度;

9)整形拉幅:温度125℃,车速45米/分,摆布落入元宝车,按照面料标准检测要求,裁样测试水洗牢度、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经纬向缩水率,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10)成品工序以外观质量检验为主,检测合格后盖章进入成品库。

性能测试

耐摩擦牢度参照国家标准gb/t3920~2008进行试验,耐水洗色牢度参照国家标准gb/t5713~1997进行试验,耐汗渍牢度参照国家标准gb/t3922~1995进行试验,耐皂洗牢度参照国家标准gb/t3921~2008进行试验。外观标准参照gb/t18401-2010进行检验。

色牢度测试结果

通过上表可看出,实施例的耐摩擦牢度、耐水洗色牢度、耐汗渍牢度和耐皂洗牢度、经纬向缩水率等指标均达到较好水平,完全达到gb/t18401-2010标准优等品的要求。而未进行指标检测、过程控制的面料则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达标,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质量损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