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碱减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3397发布日期:2018-12-18 21:5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碱减量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料碱减量机。



背景技术:

涤纶或含涤纶织物通过碱减量加工可以提高织物的柔软性和悬垂感,显著提高织物的品质,故而碱减量加工已被广泛应用。织物通过碱减量处理后,涤纶纤维表面产生了腐蚀剥皮,直径变细,手感变柔软,并且减量后导致原经纬纱之间的间隙变大,故而纱线活络度增加,悬垂性明显提高。如果碱减量处理碱浓度偏高,处理的织物发硬,无法达到柔软的纺真丝效果,如果碱减量处理碱浓度偏低,处理的织物的悬垂性差、强度低无法达到纺真丝的要求,因此在碱减量时碱浓度是否均匀对织物影响很大。

在现有技术中,碱减量装置通常利用导向辊使织物在浸渍槽内浸没传输,这样浸渍槽内的碱浓度与碱减量效果易出现不均匀。同时,碱减量处理过程中,要求织物浸泡在碱液中,增大了碱减量处理的耗水量,碱液也存在回收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碱减量机,具有碱浓度均匀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布料碱减量机,包括碱液槽和碱液桶,所述碱液槽的两侧分别设置进布导布辊和出布导布辊,所述碱液桶上设有进液管和回收液管,所述进液管与碱液槽设置出布导布辊一侧的侧壁连通,所述回收液管与碱液槽设置进布导布辊一侧的侧壁连通,所述进液管上设有进液泵,所述碱液槽内与回收液管连接部位设置回收液滤网。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碱液在进液泵的作用下,从碱液桶中沿进液管进入碱液槽中,对布料进行碱减量处理后经回收液管回到碱液桶中,回收液滤网对处理布料后的碱液进行过滤。由于进液管的位置与出布导布辊位于同一侧,回收液管的位置与进布导布辊位于同一侧,故碱液的流动方向与布料的运行方向相反,碱液与布料做相向运动。这种碱液与布料相向运动的碱液循环方式可以使碱液浓度更加均匀,也使布料与碱液的混合更加充分,有利于碱减量处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进一步,所述进液管设置在碱液槽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回收液管设置在碱液槽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进液管和回收液管分别设置在碱液槽侧壁靠近底部和顶部的位置,增加了碱液循环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差,增加了碱液的流动,有利于碱液的混合,使碱液浓度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碱液桶上配套设有碱液储蓄桶和水储蓄桶,所述碱液储蓄桶与水储蓄桶上分别设置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上设置阀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碱液储蓄桶和水储蓄桶可以通过加液管分别向碱液桶中添加碱液和水,以调整碱液的浓度,操作简单、方便,使循环中的碱液浓度保持稳定。

进一步,所述碱液桶内设置酸碱浓度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酸碱浓度计可以检测碱液桶中的碱液浓度,根据酸碱浓度计显示检测结果调整碱液浓度可以达到更精准的控制。

进一步,所述碱液槽配套设有水洗箱,所述出布导布辊设置在碱液槽与水洗箱之间,所述水洗箱内设置多个导向辊,所述导向辊分别在水洗箱底部和水洗箱顶部交替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从碱液槽中离开后经出布导布辊进入水洗箱中,布料沿多个导向辊传输,用清水洗去布料上残留的碱液和腐蚀的杂质。因为碱液槽中离开的布料上还残留有碱液,如果不及时清洗,残留碱液会进一步腐蚀布料,会导致碱减量处理过度。

进一步,所述水洗箱内设置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位于水洗箱的顶部,所述喷水管上均匀设置多个喷水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喷水头对沿相邻导向辊连线传输的布料进行清洗,在喷水的冲击作用下,布料上残留的碱液可以更快实现与布料的分离,水洗效果比浸泡水洗更佳。

进一步,喷水头朝向相邻导向辊的连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喷水头喷出的水流朝向相邻导向辊之间传输的布料,有利于增强水流对布料的冲击清洗效果,进而有利于彻底清除布料上残留的碱液。

进一步,所述水洗箱内设置收集滤盒,所述收集滤盒的位置与喷水管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所述收集滤盒的侧壁与相邻导向辊的连线平行。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滤盒与喷水管位于相同的两个设置在水洗箱顶部的导向辊之间,收集滤盒位于喷水管下方的导向辊上,收集滤盒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边相邻导向辊的连线平行,即收集滤盒的两个侧壁分别与导向辊两侧的布料贴合。这样喷水头喷出的水流冲击在布料上,冲下的水液会先落入收集滤盒内,收集滤盒会收集水液中掺杂的杂质,方便水洗箱中的清理工作。

进一步,所述水洗箱上设置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水储蓄桶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回水泵,所述水洗箱上与回水管连接的部位设置回水滤网。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洗箱内的水洗去了布料上残留的碱液,故水洗箱内的水液中含有碱成分,将水洗箱内的水液过滤、回收,可以加强对碱的回收利用,也有利于减少碱减量处理后的废水造成的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碱减量处理的碱液设置为与布料传输方向相反的循环,有利于增大碱液浓度的均匀程度,便于控制碱减量处理的效果。碱液与布料相向运动的过程中,有助于实现布料与碱液的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碱减量处理效率。同时,在碱液槽后设置水洗箱可以快速清洗掉布料表面残留的碱液和腐蚀的杂质,有利于更好的控制碱减量处理效果,将水洗箱中的水液作为配置碱液用水,即将水洗箱中的水液回收到水储蓄桶中,有利于降低碱减量处理的耗水量,加强对碱的回收利用,减少废水带来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碱液槽和碱液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洗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洗箱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碱液槽;2、碱液桶;3、进布导布辊;4、出布导布辊;5、进液管;6、回收液管;7、进液泵;8、回收液滤网;9、碱液储蓄桶;10、水储蓄桶;11、加液管;12、阀门;13、酸碱浓度计;14、水洗箱;15、导向辊;16、喷水管;17、喷水头;18、回水管;19、回水泵;20、收集滤盒;21、回水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中的上、下、左、右等限定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一种布料碱减量机,包括碱液槽1和碱液桶2,碱液槽1的两侧分别设置进布导布辊3和出布导布辊4,如图1所示,进布导布辊3位于碱液槽1的左侧,出布导布辊4位于碱液槽1的右侧。碱液桶2上设有进液管5和回收液管6,进液管5与碱液槽1设置出布导布辊4一侧的侧壁连通,回收液管6与碱液槽1设置进布导布辊3一侧的侧壁连通,即进液管5与碱液槽1的右侧壁连通,回收液管6与碱液槽1的左侧壁连通。进液管5设置在碱液槽1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回收液管6设置在碱液槽1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进液管5上设有进液泵7,进液泵7为碱液从碱液桶2中进入碱液槽1内提供动力,碱液槽1内与回收液管6连接部位设置回收液滤网8,回收液滤网8对处理布料后的碱液进行过滤,避免碱液中的杂质重新进入碱液循环。

如图1所示,碱液桶2上配套设有碱液储蓄桶9和水储蓄桶10,碱液储蓄桶9与水储蓄桶10上分别设置加液管11,加液管11上设置阀门12,碱液储蓄桶9和水储蓄桶10通过加液管11分别向碱液桶2中添加碱液和水。碱液桶2内还设置有酸碱浓度计13,结合酸碱浓度计13显示检测结果精确调整碱液浓度。

如图2和图4所示,碱液槽1配套设有水洗箱14,出布导布辊4设置在碱液槽1与水洗箱14之间,水洗箱14内设置多个导向辊15,导向辊15分别在水洗箱14底部和水洗箱14顶部交替设置。水洗箱14内设置喷水管16,喷水管16与自来水源连接,喷水管16位于水洗箱14的顶部,喷水管16上均匀设置多个喷水头17,喷水头17朝向相邻导向辊15的连线,即喷水头17朝向传输中的布料。相邻导向辊15之间的连线构成W形的布料传输轨道,布料在传输过程中被喷水头17喷下的水洗去残留的碱液和杂质,喷水头17朝向传输中的布料,有利于增强清洗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水洗箱14内设置收集滤盒20,收集滤盒20的位置与喷水管16在竖直方向上对应,即收集滤盒20位于喷水管16的下方,收集滤盒20的侧壁与相邻导向辊15连线平行,即收集滤盒20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收集滤盒20的底部设有滤孔。从喷水管16喷下的水流冲击在布料上,并沿布料落入收集滤盒20中,使布料上冲洗下来的杂质留在收集滤盒20中。水洗箱14上设置回水管18,回水管18与水储蓄桶10连通,回水管18上设置回水泵19,水洗箱14上与回水管18连接的部位设置回水滤网21。回水滤网21对水洗箱14中的水液进行二次过滤,减少回收的水液中的杂质成分。水洗箱14中的水经过回水管18进入水储蓄桶10中,减少了耗水量,也加强了对碱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打开碱液储蓄桶9和水储蓄桶10的加液管11上的阀门12,按比例向碱液桶2内添加碱液和水,打开进液管5上的进液泵7,实现碱液在碱液桶2、进液管5、碱液槽1和回收液管6之间的循环,用酸碱浓度计13测量碱液桶2内的碱液浓度,并据此调整碱液和水的添加量,使碱液桶2和碱液槽1中的碱液浓度达到碱减量处理工艺的要求。布料沿进布导布辊3进入碱液槽1内,经过碱减量处理后,经出布导布辊4进入水洗箱14中,喷水头17的喷射作用下,水流对布料进行冲洗,冲洗的水液落入喷水管16下方的收集滤盒20内,收集滤盒20对水液进行初次过滤,过滤后的水液落入水洗箱14中,然后在回水泵19的作用下,经过回水滤网21的二次过滤作用,回到水储蓄桶10中。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