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护成本低的烧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3369发布日期:2019-10-23 01:2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维护成本低的烧毛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维护成本低的烧毛机。



背景技术:

烧毛是指将纱线或织物迅速通过火焰或在炽热的金属表面擦过,烧去表面茸毛的工艺过程。纤维经纺织加工会在纱线和织物表面产生很多茸毛,影响染整的工艺效果。根据产品的要求,有的纱线(如绢丝)和大部分织物要经过烧毛工序,使表面光洁平整、织纹清晰。由于烧毛工序的需要,烧毛机内通常处于高温状态,烧毛机内的部件在长期的高温环境下容易受损出现故障,对烧毛机内部部件进行维护时需要耗费大量成本,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维护成本低的烧毛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维护成本低的烧毛机,包括处理腔、设于所述处理腔顶部的第一设备腔及设于所述处理腔底部的第二设备腔,所述处理腔一侧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处理腔另一侧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处理腔内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送布轴,所述处理腔内还设有与所述安装板相配合的弧形铜板,所述处理腔内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处理腔底部的输气管和设于所述处理腔顶部的集气管,所述输气管内设有第一送气组件,所述第一送气组件与所述输气管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气管上设有固定环;通过第一送气组件与输气管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将第一送气组件从输气管内取出,从而方便的对第一送气组件进行维修更换;通过固定环增加对第一送气组件的固定效果,使第一送气组件能够稳定在安装在输气管内,提升设备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送气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输气管内的第三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的安装轴、设于所述安装轴上的旋转扇叶、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板内的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的盖板;盖板与第三安装板可拆卸连接,通过盖板与第三安装板的相互配合对驱动电机起固定作用,使驱动电机稳定的安装在第三安装板上,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安装板侧壁上设有多条第一滑条,所述输气管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条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固定环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条;通过第一滑条和滑槽的相互配合,便于将第三安装板顺着滑槽从输气管内取出,从而方便对第一送气组件进行维护更换,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透孔,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透孔相配合的第二透孔;所述盖板上还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一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滑条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增加盖板与第三安装板的连接效果,使盖板能够更加稳定的安装在第三安装板上,对驱动电机起良好的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安装轴内,所述转轴上设有支撑板,所述转轴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面设有多个滚珠;通过支撑板和固定块的配合作用,对安装起固定作用,将安装轴稳定的固定在转轴上;在滚珠的作用下减小固定块与安装轴的摩擦力,避免安装轴在转动时对固定块造成较大的震动,提升固定块的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一设备腔内设有第一冷却池,所述第二设备腔内设有第二冷却池,所述第一冷却池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冷却池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外侧;储液腔内装有冷却液,连接轴将来自布料上的热量传递给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壁受热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对连接轴起到冷却作用,从而对送布轴起到降温作用,避免送布轴上的温度过高配合弧形铜板使布料达到着火点而引发安全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输气管底部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的第二冷却池相通;所述集气管顶部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冷却池相通;通过输气管内的第一送气组件的作用,将第二冷却池内的冷却液通过连接管输送至输气管内,使输气管将冷却液喷洒在输气管上方的布料上,在冷却液和气流的作用下使布料快速冷却,通过集气管对输气管喷出的气流和液滴起收集作用,使冷却组件形成的气流呈竖直状态,避免冷却组件对弧形铜板造成影响;通过冷却组件在布料的一面进行烧毛处理后对布料进行快速降温,使布料表面温度快速下降,便于对布料的另一面进行烧毛处理,增加设备的安全性,确保布料在烧毛的过程中不易达到着火点。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第一送气组件与输气管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将第一送气组件从输气管内取出,从而方便的对第一送气组件进行维修更换;通过固定环增加对第一送气组件的固定效果,使第一送气组件能够稳定在安装在输气管内,提升设备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安装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输气管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送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送气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冷却池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0所示,一种维护成本低的烧毛机,包括处理腔1、设于所述处理腔1顶部的第一设备腔2及设于所述处理腔1底部的第二设备腔3,所述处理腔1一侧侧壁上设有进料口11,所述处理腔1另一侧侧壁上设有出料口12;所述处理腔1内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送布轴133,所述处理腔1内还设有与所述安装板相配合的弧形铜板,弧形铜板内设有空腔,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安装板15,所述第一安装板13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5分别设于所述处理腔1的顶面与底面上;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分别设有两根第一送布轴,第一送布轴设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底面;所述弧形铜板包括第一弧形铜板14和第二弧形铜板16,所述第一弧形铜板14和所述第二弧形铜板16分别设于所述处理腔1的顶面和底面上,第一弧形铜板底部设有第一燃烧室33,第二弧形铜板底部设有第二燃烧室23,第一燃烧室设于第二设备腔内,第二燃烧室设于第一设备腔内,所述处理腔1内壁上设有隔板17,隔板为四组,其中两组隔板设于处理腔顶面,另外两组隔板设于处理腔底面,隔板为隔热材料制成,隔热板表面涂抹有绝热涂层,增加对隔板的保护作用,所述隔板17间设有冷却组件,冷却组件设于相邻的两块隔板之间,隔板对冷却组件起保护作用,避免冷却组件的周边温度过高对部件造成损坏。

在对布料进行烧毛处理前,将燃料加入到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内,使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对第一弧形铜板和第二弧形铜板起加热效果,直至第一弧形铜板和第二弧形铜板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将布料从进料口出拉入,使布料与第一送布轴相互配合,布料在第一送布轴的作用下处于张紧状态,在外部动力源的作用下使布料进行传送,布料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进行传递,通过第一安装板第一弧形铜板的相互配合,对布料的底面进行烧毛处理,用第二安装板与第二弧形铜板的相互配合,对布料的顶面进行烧毛处理;布料在快速通过第一弧形铜板后,冷却组件对布料的底面进行冷却处理,使布料底面的温度快速下降,避免布料在进行顶面烧毛处理时达到着火点而发生着火事故;被第一弧形铜板和第二弧形铜板烧毛处理后的布料在动力源的作用下从出料口处排出处理腔,将布料运输到下一个处理环节增加布料生产效率。

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上设有凹槽136,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凹糟136内设有第一固定板132,一个凹槽内设有两组第一固定板,两组第一固定板分别设于凹槽两端;所述第一送布轴133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32上,所述凹糟136内设有可做升降运动的第二送布轴134,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五通孔1321,第一送布轴两端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一端设有第三固定板1331,第一连接杆穿设于第五通孔内,通过第三固定板增加第一送布轴与第一固定板的连接效果,第三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杆通过螺纹相连;第一固定板侧壁固连于凹槽内壁上。

所述凹槽136内设有第二固定板135,所述第一固定板132上设有第三通孔1322,所述第二固定板135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1322相配合的第四通孔1351;第二送布轴两端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相互配合形成新的通孔的截面与第二连接杆相通,第二连接杆设于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形成的新通孔内;所述第三安装板135顶部设有导向杆1352,所述导向杆1352上套设有紧固弹簧1353,所述导向杆1352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352上,所述紧固弹簧1353与所述凹槽136底部相接触;第一安装板的四个角落上分别设有安装孔,导向杆穿设于安装孔内,安装孔截面与导向杆截面相同,安装孔和导向杆配合对第三固定板起导向作用;第三安装板可沿着凹槽内壁做升降运动,第三安装板与凹槽底部留有一定距离,供第三安装板进行移动;将导向杆穿设处第一安装板,使导向杆的顶部置于第一安装板外侧,通过导向杆的顶部对第二送布轴起散热作用,避免送布轴温度过高使布料达到着火点;通过紧固弹簧和导向杆的相互配合作用,使第二固定板可进行上下移动,便于根据布料的厚度对第一送布轴和第二送布轴的间距进行调整,使第一送布轴和第二送布轴适用于多种不同厚度的布料,提升设备的适用范围。

当将布料通入到处理腔内时,将布料放置在第一送布轴和第二送布轴之间,根据布料的厚度对第二送布轴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对第一送布轴和第二送布轴的间距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安装;将布料置于第一送布轴和第二送布轴之间后,在紧固弹簧的压力作用下,使第二送布轴对布料产生压力,增加送布轴对布料的固定效果;在第一送布轴和第二送布轴的相互配合作用下,使布料一直处于张紧状态,确保布料在张紧状态下快速的与弧形铜板相接触,对布料起到较好的烧毛效果,提高布料的成品质量。

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上设有连接轴131,所述处理腔1内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轴131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连接轴可沿着第一通孔内壁进行移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相通,所述第一设备腔2和所述第二设备腔3内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轴131做升降运动的驱动件,第一设备腔内的驱动件可驱动第一安装板做升降运动,第二设备腔内的驱动件可驱动第二安装板做升降运动;通过驱动件对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高度进行调整,对连接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的布料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布料的上下面分别与第一弧形铜板和第二弧形铜板相接触,便于通过第一弧形铜板和第二弧形铜板更好的对布料起烧毛处理,提升布料的烧毛效果。

所述第一设备腔2内设有第一冷却池21,所述第二设备腔3内设有第二冷却池31,所述第一冷却池21内设有第二通孔211,所述连接轴131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11内,所述第一冷却池21内设有储液腔212,所述储液腔212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11外侧;第一冷却池的结构与第二冷却池的结构相通,储液腔内装有冷却液,第二通孔四周设有导热壁,导热壁即为储液腔的一侧侧壁;当布料在处理腔内进行烧毛处理时,弧形铜板上的热量传递给布料,送布轴与布料直接接触使送布轴上的温度升高,送布轴上的热量传递给安装板,通过安装板将热量传递给连接轴,连接轴与第二通孔内壁相接触,使连接轴上的热量传递到第二通孔侧壁上,在冷却液的作用下使连接轴处于低温状态,从而对送布轴起到冷却效果,避免送布轴上温度过高使布料在传输中达到着火点造成安全事故。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处理腔1底部的输气管18和设于所述处理腔1顶部的集气管19,所述输气管18内设有第一送气组件;所述输气管18底部设有第一连接管34,所述第一连接管34与所述的第二冷却池31相通;所述集气管19顶部设有第二连接管24,所述第二连接管24与所述第一冷却池21相通;所述第二连接管24内设有单向阀,所述集气管19内还设有第二送气组件。

所述第一送气组件与所述输气管18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气管18上设有固定环189,固定环对第一送气组件起固定作用,使第一送气组件被稳定的固定在输气管内,当对第一送气组件进行拆出维修时,将固定环从输气管上取下,再将第一送气组件从输气管内取出,降低对设备维护成本。

所述第一送气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输气管18内的第三安装板181、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板181上的安装轴182、设于所述安装轴182上的旋转扇叶183、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板181内的驱动电机184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板181上的盖板185;所述第三安装板181上设有多个第一透孔,第一透孔均匀的设于第三安装板上,第一透孔设于驱动电机外侧,不与驱动电机相接触;,所述盖板18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透孔1811相配合的第二透孔1851;所述盖板185上还设有活动腔1852,所述活动腔1852内设有固定弹簧1853,所述固定弹簧1853一端连接有限位块1854,所述第一滑条187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1854相配合的限位槽1871,限位块可沿着活动腔内壁进行滑动,限位块顶部为圆弧形结构;将盖板装配到第三安装板上时,将限位块与限位槽的位置相对齐,再将盖板盖在第三安装板上,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使限位块插入到限位槽内,与限位槽形成固定配合,提升盖板与第三安装板的固定效果;当将盖板从第三安装板上拆除时,借助一推杆从限位槽的另一端插入,将限位块推入活动腔内,使限位块限位槽脱开配合,便于将盖板从第三安装板上取下。

所述第三安装板181侧壁上设有多条第一滑条187,所述输气管18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条187相配合的滑槽188;所述固定环189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188相配合的第二滑条1891;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相加的长度等于滑槽的长度,将第一送气组件装配到输气管内时,使第一滑条对准滑槽进行装配,将第一送气组件沿着滑槽推入到输气管内,直至第一滑条运动到滑槽底部,随后将固定环装入到输气管内,使固定环上的第二滑条嵌入到滑槽内,第二滑条底部与第一滑条顶部相接触,对第一送气组件起固定作用,增加设备的稳定性。

所述驱动电机184输出轴上设有转轴1821,所述转轴1821穿设于所述安装轴182内,所述转轴1821上设有支撑板1822,所述转轴182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块186,所述固定块186底面设有多个滚珠1862;固定块底部设有螺纹孔1861,转轴顶部与螺纹孔相配合,转轴和固定块通过螺纹相互连接;固定块为拱形结构,增加固定块的强度,通过滚珠的作用避免安装轴在随着转轴转动时产生抖动影响安装块与转轴的连接效果,通过滚珠减小安装轴与转轴的摩擦力,使滚珠吸收一部分的震动,确保固定块对安装轴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

所述第一连接管34上设有气泵,所述第一连接管34与所述第二冷却池31相接处设有隔水膜,所述第二冷却池31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器;隔水膜为ptfe膜,对液体具有隔绝效果,可使气体通过;第二送气组件与第一送气组件结构相同,第二送气组件固连于集气管内;第二送气组件内的驱动电机转动方向与第一送气组件内驱动电机转动的方向相反。

当布料在处理腔内进行烧毛处理时,布料首先经过第一弧形铜板对布料底面进行烧毛处理,随后布料快速经过第一弧形铜板到达输气管上方;在超声波雾化器的作用下将第二冷却池内的冷却液进行雾化,使雾化后的冷却液透过隔水膜进入到第一连接管内,气泵往第一连接管内进行吹气,使冷却液雾气随着气流运动到输气管内,在气泵的吹气作用下,使部分的冷却液雾气变为冷却液液滴;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扇叶进行搅拌,旋转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将处于旋转扇叶一侧的气流吹入到旋转扇叶的另一侧;冷却雾气在进入到输气管内后,在旋转扇叶的作用下从输气管内喷出,使冷却液雾气和气流直接喷射到布料上,对布料起到冷却作用;第二送气组件内的旋转扇叶反向转动,使集气管内产生吸力,从输气管内喷出的气体在第二送气组件的作用下被吸入到集气管内,使输气管内喷出的气流和冷却液雾气处于纵向运动的状态,避免从输气管内喷出的气流和冷却液雾气在处理腔内散开对弧形铜板造成影响;进入到集气管内的气流和冷却液雾气在单向阀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一冷却池内,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单向阀使集气管内的气体和冷却液雾气在能够进入到第一冷却池的前提下对第一冷却池起密封作用,避免第一冷却池内的冷却液进入到集气管内对处理腔内的弧形铜板造成影响,增加设备的可靠性;布料在被冷却组件快速冷却后被运输至第二安装板上,使布料顶面与第二弧形铜板相接触,对布料的顶面进行烧毛处理,避免布料在连续的烧毛处理中快速升温而引发安全事故,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所述连接轴131顶部设有限位板1311,所述连接轴1311上套设有调整弹簧1312,所述调整弹簧1312顶部与所述限位板1311相固连;所述驱动件为设于所述第一设备腔2顶部的第一液压缸22,所述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与所述限位板1311相接触;调整弹簧底部与冷却池顶部相接处于,冷却池为调整弹簧提供着力点;当布料与第一送布轴和第二送布轴形成配合后,通过第一液压缸对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布料的上下表面分别与第一弧形铜板和第二弧形铜板的表面相互接触,确保弧形铜板对布料起到烧毛处理作用,将布料表面的茸毛去除,增加布料成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