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交错震荡式面料上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3357发布日期:2019-10-23 01:2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下交错震荡式面料上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面料上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下交错震荡式面料上浆装置。



背景技术:

上浆处理工艺是纺织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序,也是极为复杂与关键的一道工序。上浆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织造效率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在经纱上施加浆料用来提高其可织性,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未上浆的单纱纤维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

浆纱的主要过程是通过对纱线内外施加浆液来实现浆纱的,浆液是由多种浆料通过一定的配比而成。符合浆料的材料,简单来说应该符合"上得去,织得好,退得下"的原则,上浆用的浆料属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须具有与纤维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团,对纤维应有良好的粘附性,所以又称粘着剂。主浆料的大分子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自粘力,其溶液在干燥后能形成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延伸性能的薄膜。此外,主浆料还应含有一定量的亲水性基团,以便调制成浆液。常用的主浆料有淀粉、动物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及丙烯酸类共聚物、水溶性聚酯等。

传统的上浆方式,是通过外部牵引机构,将面料牵引穿过浆料池,浆料池设置有多组自由转动的布料牵引辊,这种上浆方式由于面料纤维压紧紧密,浆料渗透慢,导致面料内层难以接触附着浆料,浆料只是在面料表层附着,为使得浆料上浆效果提升,只能延长面料在浆料池内的浸泡时间,大大影响了工厂生产的节奏。

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上下交错震荡式面料上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下交错震荡式面料上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交错震荡式面料上浆装置,包括有浆料池,所述浆料池截面为u型,所述浆料池内腔底部左侧设置有主动牵引辊,所述浆料池内腔底部右侧设置有从动牵引辊,所述主动牵引辊外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浆料池进出口处均设置有引导辊,所述主动牵引辊与从动牵引辊之间设置有交错震荡机构,所述浆料池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套座,所述支撑套座上滑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右端固接交错震荡机构驱动端,所述驱动杆顶端左侧设置有双齿条框,所述双齿条框后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底端竖直转动设置有转动曲轴,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平行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转动曲轴通过轴承连接穿过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浆料池左侧上部设置有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左侧驱动杆端铰接转动曲轴上部,所述活塞机构右侧输出端连接有喷料机构,所述活塞机构右侧输入端连接有l型管,所述l型管底端连接浆料池左侧壁下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固接于浆料池外壁,所述壳体内腔上下侧分别设置由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贯穿浆料池前壁连接主动牵引辊,所述上转轴左端贯穿壳体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上分别套接有上齿轮和下齿轮,所述上齿轮和下齿轮位于壳体内侧,且上齿轮和下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交错震荡机构包括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固接于浆料池内腔底壁,所述浆料池内腔设置有波浪板,所述波浪板底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浆料池底壁开设有与连接板抵接配合的滑槽,所述连接板底端贯穿滑槽固接驱动杆,所述密封框顶端设置有升降辊,所述升降辊底端活动贯穿密封框顶壁抵接波浪板顶端波浪面,所述升降辊上方对应设置有弹性伸缩辊。

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辊包括有无底套体,所述无底套体内腔滑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与无底套体内腔顶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伸缩杆底端转动设置有上辊柱。

优选的,所述升降辊包括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密封框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升降板顶端设置有辊座,所述辊座上连接有下辊柱。

优选的,所述升降辊有三组,且相邻两组升降辊之间间距等于波浪板波距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双齿条框包括有回型框,所述回型框内侧上下壁上设置有齿条。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和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接与转动曲轴底端,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中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驱动轴右端设置有不规则齿轮,所述不规则齿轮与双齿条框啮合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中部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锥齿轮。

优选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左端开口,所述活塞缸内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版左侧面中部铰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左端转动连接转动曲轴弯曲段,所述活塞缸右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活塞缸底壁右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出料管和进料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喷料机构包括有三叉管,所述三叉管输入端连接活塞机构输出端,所述三叉管两组输出端均连接有喷料管,两组所述喷料管对称设置于浆料池进布口内壁,所述喷料管上均匀设置有喷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给主动牵引辊设置驱动机构,使得左右两组牵引辊速度不一致,从而使得浆料池内面料发生抖动现象,加快了面料的上浆效率。

2、本发明通过设置交错震荡机构,进一步加强了面料在浆料池中的抖动效果,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上浆效果。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双齿条框,能够利用旋转的电机实现波浪板的往复运动,无需配备价格更贵的往复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机构配合转动曲轴,同时能够对活塞机构进行驱动,提高了电机的利用率,减少了设备生产成本。

4、本发明通过喷料机构和活塞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主动喷射浆料至面料上,使得上浆效率更高,且活塞机构能够抽取浆料池底部拐角处的沉积浆料,避免浆料沉积过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a;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b;

图3为本发明第一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交错震荡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弹性伸缩辊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升降辊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双齿条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活塞机构以及喷料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浆料池,2-主动牵引辊,3-从动牵引辊,4-第一驱动机构,5-引导辊,6-交错震荡机构,7-驱动杆,8-支撑套座,9-双齿条框,10-第二驱动机构,11-第一连接板,12-转动曲轴,13-活塞机构,14-喷料机构,15-l型管,16-第二连接板,41-壳体,42-上转轴,43-下转轴,44-上齿轮,45-下齿轮,46-第一电机,61-密封框,62-波浪板,63-滑槽,64-连接板,65-升降辊,66-弹性伸缩辊,661-无底套体,662-伸缩杆,663-复位弹簧,664-上辊柱,651-升降板,652-辊座,653-下辊柱,91-回型框,92-齿条,101-第二电机,102-,驱动轴103-支撑座,104-不规则齿轮,105-第二锥齿轮,106-第一锥齿轮,131-活塞缸,132-活塞板,133-推拉杆,134-出料管,135-进料管,136-单向阀,141-三叉管,142-喷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上下交错震荡式面料上浆装置,包括有浆料池1,浆料池1截面为u型,浆料池1内腔底部左侧设置有主动牵引辊2,浆料池1内腔底部右侧设置有从动牵引辊3,主动牵引辊2外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4,浆料池1进出口处均设置有引导辊5,主动牵引辊2与从动牵引辊3之间设置有交错震荡机构6,浆料池1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套座8,支撑套座8上滑动连接有驱动杆7,驱动杆7右端固接交错震荡机构6驱动端,驱动杆7顶端左侧设置有双齿条框9,双齿条框9后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10,第二驱动机构10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1底端竖直转动设置有转动曲轴12,第一连接板11下方平行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6,转动曲轴12通过轴承连接穿过第二连接板16连接第二驱动机构10,浆料池1左侧上部设置有活塞机构13,活塞机构13左侧驱动杆端铰接转动曲轴12上部,活塞机构13右侧输出端连接有喷料机构14,活塞机构13右侧输入端连接有l型管15,l型管15底端连接浆料池1左侧壁下部。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有壳体41,壳体41固接于浆料池1外壁,壳体41内腔上下侧分别设置由上转轴42和下转轴43,上转轴42和下转轴43贯穿浆料池1前壁连接主动牵引辊2,上转轴42左端贯穿壳体41连接有第一电机46,上转轴42和下转轴43上分别套接有上齿轮44和下齿轮45,上齿轮44和下齿轮45位于壳体41内侧,上齿轮44和下齿轮45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交错震荡机构6包括有密封框61,密封框61固接于浆料池1内腔底壁,浆料池61内腔设置有波浪板62,波浪板62底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64,浆料池1底壁开设有与连接板64抵接配合的滑槽63,连接板64底端贯穿滑槽63固接驱动杆7,密封框61顶端设置有升降辊65,升降辊65底端活动贯穿密封框61顶壁抵接波浪板62顶端波浪面,升降辊65上方对应设置有弹性伸缩辊66。

进一步的,弹性伸缩辊66包括有无底套体661,无底套体661内腔滑动设置有伸缩杆662,伸缩杆662顶端与无底套体661内腔顶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63,伸缩杆662底端转动设置有上辊柱664。

进一步的,升降辊65包括有升降板651,升降板651与密封框61滑动密封连接,升降板651顶端设置有辊座652,辊座652上连接有下辊柱653。

进一步的,升降辊65有三组,相邻两组升降辊65之间间距等于波浪板62波距的一半。

进一步的,双齿条框9包括有回型框91,回型框91内侧上下壁上设置有齿条92。

进一步的,第二驱动机构10包括有第二电机101和第一锥齿轮106,第一锥齿轮106固接与转动曲轴12底端,第二电机101输出端连接驱动轴102,驱动轴102中部设置有支撑座103,驱动轴102右端设置有不规则齿轮104,不规则齿轮104与双齿条框9啮合驱动连接,驱动轴104中部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05,第二锥齿轮105啮合连接第一锥齿轮106。

进一步的,活塞机构13包括有活塞缸131,活塞缸131左端开口,活塞缸131内设置有活塞板132,活塞版132左侧面中部铰接有推拉杆133,推拉杆133左端转动连接转动曲轴12弯曲段,活塞缸13右端设置有出料管134,活塞缸13底壁右侧设置有进料管135,出料管134和进料管135上均设置有单向阀136。

进一步的,喷料机构14包括有三叉管141,三叉管141输入端连接活塞机构13输出端,三叉管141两组输出端均连接有喷料管142,两组喷料管142对称设置于浆料池1进布口内壁,喷料管142上均匀设置有喷嘴。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装置为一种上下交错震荡式面料上浆装置,本装置电器件均通过外部控制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使用原理如下:

使用前,穿接好待上浆面料,面料外侧与外部牵引机构连接;使用时,外部牵引机构带动面料在浆料池1从左侧进入,从浆料池1右侧出去,上浆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4启动,驱动主动牵引辊2上的辊柱主动旋转,相对于从动牵引辊3的自由转动,其具有更快的转速,这就导致处于该部分的面料由于两侧速度不一致而产生振动现象,振动加速了浆料分子的附着浸透速度,加快了上浆效率;

与此同时,第二驱动机构10启动,电机通过不规则齿轮104与双齿条框9的作用,实现驱动杆7的左右往复运动,进而驱动杆7推动波浪板62左右移动,波浪板62左右移动推动其上方的三组升降辊65做交错升降运动,进而使得其上的面料抖动幅度更大更剧烈,进一步加快了上浆效率;

第二驱动机构10启动的同时,通过锥齿轮传动带动转动曲轴12旋转,转动曲轴12旋转带动推杆133推拉活塞板132,进而使得活塞机构13工作,活塞机构工作过程:在活塞板132左移时,由于缸内密封体积变大,产生一定负压,负压使得进料管135上单向阀136打开,使得出料管134上单向阀关闭,活塞板132继续左移,负压持续增大,通过l型管15将浆料池1底部浆料抽送至缸体内部,然后活塞板132右移动,缸内密封体积减小,压力向外推动,使得进料管135上单向阀136关闭,使得出料管134上单向阀开启,进而将缸内浆料推动至喷料机构14,最终浆料喷至面料两面,进一步加快上浆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