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3094发布日期:2020-12-29 09:5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加工,特别是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服饰中为了保证使用者的穿着舒适度,会在服饰的拼接位置处(例如裆部、腋下等)采用弹性布料;而一般的弹性布料的原料为弹性较好的纱线并采用线圈式的织造方式来进一步增加布料的弹性;现有的拼接方式是弹性布料对正后直接进行缝纫,缝纫过程中,缝纫针会在弹性布料上来回穿插,导致弹性布料中的纱线和线圈式的结构被破坏;在后续使用者拉动弹性布料时(例如下蹲、抬手等动作),会导致断裂的纱线头被拉动并从线圈内脱出,并无法在自身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纱线头出现错位后会出现脱丝现象。因此,现有的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存在着容易脱丝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不易脱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包括多块弹性布料,每块弹性布料上用于拼接的侧边上均复合有防脱丝层;相邻弹性布料侧边的防脱丝层之间连接有缝合部。

前述的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中,所述防脱丝层为聚氨酯。

前述的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中,所述防脱丝层热熔复合在弹性布料侧边的外侧面上。

前述的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中,所述防脱丝层的宽度为3~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通过在弹性布料上用于拼接的侧边位置处复合一层防脱丝层,再在防脱丝层进行缝合,使得缝合时断裂的纱线和线圈能被防脱丝层固定;弹性布料后续被拉动时,断裂的纱线头不会从线圈内脱出,不易脱丝。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防脱丝层为聚氨酯,热熔复合时能渗透进弹性布料内,且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不过多降低弹性布料的弹性基础上,使得弹性布料内部断裂的纱线头也能较好地被固定,能较好地防止脱丝;防脱丝层复合在弹性布料的外侧面上,不会影响使用者的穿着舒适度;且防脱丝层为透明材质,宽度为3~10mm,也不会影响美观。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防脱丝,还具有舒适度较好和较美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弹性布料,2-防脱丝层,3-缝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多块弹性布料1,每块弹性布料1上用于拼接的侧边上均复合有防脱丝层2;相邻弹性布料1侧边的防脱丝层2之间连接有缝合部3。

所述防脱丝层2为聚氨酯;所述防脱丝层2热熔复合在弹性布料1侧边的外侧面上;所述防脱丝层2的宽度为3~10mm。

工作原理:将聚氨酯设置在弹性布料1上用于拼接侧边的外侧面上,再对聚氨酯进行加热加压,使聚氨酯热熔渗入弹性布料1内对纱线进行固定,并在表面形成防脱丝层2;随后,再将多块弹性布料1对正后进行缝纫形成缝合部3,使得弹性布料1拼接完成;缝合时产生的断裂的纱线头,在后续使用时被聚氨酯固定,不会从线圈内脱出,不易脱丝。



技术特征:

1.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弹性布料(1),每块弹性布料(1)上用于拼接的侧边上均复合有防脱丝层(2);相邻弹性布料(1)侧边的防脱丝层(2)之间连接有缝合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丝层(2)为聚氨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丝层(2)热熔复合在弹性布料(1)侧边的外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丝层(2)的宽度为3~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布料的拼接结构,它包括多块弹性布料(1),每块弹性布料(1)上用于拼接的侧边上均复合有防脱丝层(2);相邻弹性布料(1)侧边的防脱丝层(2)之间连接有缝合部(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性布料上用于拼接的侧边位置处复合一层防脱丝层,再进行缝合,使得缝合时断裂的纱线和线圈能被防脱丝层固定;弹性布料后续被拉动时,断裂的纱线头不会从线圈内脱出,不易脱丝。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防脱丝,还具有舒适度较好和较美观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雷光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义乌市迪源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5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