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杯纺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076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杯纺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纺纱方法一转杯纺纱(以前称气流纺纱)的纺纱器,特别是自排风式转杯纺纱器的心脏部分。
目前捷克斯洛伐克的BD200SN型、日本的HSL6TK型以及我国的FA6(1A型和SQ1A型转杯纺纱器,转杯内加捻纱段气圈均没有特殊控制,不能增加弱捻纱段的捻度;排杂区内都有涡流,排杂、补气、吸杂(收集杂质)三者各自变化,相互干扰严重(除HSL6TK型因排杂区较大,相互干扰较小例外)。在相同落棉率条件下,落棉中含杂率低,除杂效率低,纺纱器排杂性能差。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结构独特的转杯纺纱器。
本实用新型特点是,改变转杯内表面和引纺管内表面结构形状,使转杯内加捻纱段气圈得到特殊控制,增加弱捻纱段捻度;又使引纱管内气圈回转轴线与转杯轴线重合,使张力稳定;同时采用能消除涡流的大稳压室(120~160CM3)和增开孔形上补气窗,从排杂出口16到吸杂管9由折线型改为直线型。
本说明书中附


图1为转杯与引纱管结构图,附图2为转杯纺纱器示意图,附图3为排杂区结构图。
附图中1-转杯,2-阻捻头,3-引纱管,4-转杯内加捻纱段气圈,5-弱捻纱段,6-引纱管内气圈,7-排杂区大稳压室,8-刺辊腔,9-吸杂管,10-排杂口,11-上补气窗,12-前补气口,13-转杯内控制纱气圈的凸出结构,14-纱剥离点,15-纱与阻捻头开始接触点,16-排杂出口,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1.在转杯内表面设计结构凸出的形状(见
图1中13),使纱剥离点14到纱与阻捻头开始接触点15之间的加捻纱形成的气圈得到控制,由此使纺纱张力稳定,并增加了弱捻纱段5的捻度。
2.引纱管由等内径圆孔改为变内径锥孔(见
图1中3)并使气圈回转轴线与转杯轴线重合,形成稳定的气圈6,从而稳定纺纱过程及有益于捻度传递。
3.160毫米头距的转杯纺纱器的排杂区中,设消除涡流的大稳压室(见图2中7),并且在上部开有孔形补气窗(见图3中11),以消除原排杂区内的涡流现象,可减少排杂、补气、吸杂三者的相互干扰,同时由于补气,使稳压室静压提高,加强了气流对排杂口纤维的托持作用和排出杂质的收集,在相同落棉率条件下,可提高落棉中的含杂率,提高除杂效率。在160毫米头距上建立大稳压室及补气窗后,纺纱器排杂性能相当于190~200毫米头距的转杯纺纱器,由此能减小机器占地面积和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纺纱方法一转杯纺纱的纺纱器,由转杯、引纱管、排杂区等组成,其特征是在转杯内设计能控制纱气圈的凸出结构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器,其特征是所述引纱管3由等内径圆柱形改为变内径圆锥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纺纱器,其特征是所述排杂区采用容积为120~160CM3的大稳压室7,并增开上补气窗11。
4.如权利要求1或2的纺纱器排杂区,其特征是排杂区内由排杂出口16到吸杂管9由折线形改为直线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杯纺纱器,在转杯内采用了能控制气圈的凸出结构;引纱管内壁设计为圆锥形,以控制气圈回转轴线与转杯轴线重合,使纺纱过程稳定并有益于捻度传递;在纺纱器排杂区增设结构形状能消除涡流的大稳压室和增开孔形上补气窗,从排杂出口到吸杂管由折线形改为直线形,以提高排杂区静压,加强排杂口气流对纤维的托持作用,减少排杂、补气、吸杂三者的相互干扰,提高落棉含杂率和除杂效率。
文档编号D01H7/74GK2041317SQ8821184
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30日
发明者朱文华 申请人: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