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合成皮、布、胶带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75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合成皮、布、胶带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用于合成皮、布、胶带制造工序间的除尘装置,它属于织物或类似物的处理范畴。
通常生产制造合成皮、布、胶带、纸张过程中需在工序间进行除尘,它利用粘轮进行粘除灰尘、毛絮、尘埃,来保证产品质量。例如布匹在网板印刷或印染图案前需将布匹上毛絮除掉,否则印出的花纹即会产生疵点。一般是使用张力轮导引,用粘轮粘着除尘。但粘轮使用一段时间后,需用手工操作进行停机,更换和清洗、擦拭、烘干工作。因耐它存在着生产效率低浪费时间并且无法配合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可自动更换粘轮,并可对更换粘轮自动清洗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它制成两侧端为框体中间凹下形式的机架,在机架后外侧顶端装有第一导轮,前外侧装有第二导轮,机架内后侧顶蹦张力传动轴,轴两端固定有牵动块,牵动块一端枢接有张力轮,另一端枢接在机架左下侧上的张力轮作动气缸轴心上。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分别枢接在机架两侧中间位置,它们分别固定有两牵动板,定位板和两定位板上分别枢接一个带摩擦部分的第一粘轮和带摩擦部分的第二粘轮,第二粘轮作动气缸装在机架左侧前方,通过轴心枢接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牵动板的一端,第一粘轮动作气缸装在机架右侧下方,通过轴心枢接在牵动板的一端。在第一粘轮的固定板下端穿接一个清洗轴,它前端为摩擦轮恰好与粘轮摩擦部分接触。两粘轮间下侧装有带喷孔的清洗管道和吹风管道。在粘轮下死点位置有一个带擦拭布的擦拭架,架底部前侧装有一个集水槽。在左侧框架内上部装有鼓风机和马达,下部装有和吹风管道相应的鼓风管路,以及与擦拭架相对应连接固定的擦拭架动作气缸。右框内装有清洗传动马达,它通过皮带传动清洗轮工作。
该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利用它代替人工更换清洗粘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适应和改变了目前使用手工操作占用工作地的缺点和影响生产流水线不能自动化不足之处。


附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左端局部投影视图附图3,本实用新型机架左端部分立体图附图4,本实用新型机架右端部分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它制成两侧端为框体中间为凹下形式的机架1在机架后外侧顶端装有第一导轮21,前外侧装有第二导轮22,机架内后侧顶部装有张力传动轴52,轴两端固定有牵动块54牵动块一端枢接有张力轮51,另一端枢接在机架左下侧上的张力轮作动气缸53,轴心531上。第一传动轴32和第二传动轴42分别枢接在机架两侧中间位置,它们分别固定有牵动板38和48,定位板34和44上分别枢接一个带摩擦轮部分311的第一粘轮31和带摩擦部分411的第二粘轮41。第二粘轮动作气缸33装在机架左侧前方通过心轴331接在第一传动轴32上的牵动板38上一端。第一粘轮动作气缸43装在机架右侧下方,通过轴心431枢接在牵动板48的一端,在第一粘轮31的固定板34下端穿接一个清洗轴92,它的前端动摩擦轮91恰好与粘轮摩擦部分311接触。两粘轮间下侧装有带喷孔621的清洗管道62和吹风管道82。在粘轮下死点位置有一个带擦拭布75的擦拭架71架底部前侧装有一个集水槽9,在左侧框架内上部装有鼓风机81和马达80,下部装有和吹风管道82相应的鼓风管路以及与擦拭架71相对应连接固定的擦拭架动气缸73。右框内装有清洗传动马达93,它通过皮带传动清洗轮91工作,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欲除尘的合成皮、布、胶带、纸等制品由后侧第一导轮21导向机架1内经第一粘轮31上方,张力轮51下方给制品适当张力,配合适合第一粘轮将制品灰尘、毛絮粘除后,再由前侧第二导轮22导出,进入下道工序。经过预定时间后由控制电路按程序启动第二粘轮作动气缸43,它带动牵动板48,使第二粘轮41上移至,制品的下方粘除灰尘、毛絮工作。同时控制第一粘轮作动气缸33缩回,它带动牵动板38,使第一粘轮31移至喷水管道62侧边并由第一粘轮311部位带动清洗传动轮91转动,清洗管道62喷洗第一粘轮31,同时控制电路使擦拭架动作气缸73带动擦拭架71的擦拭布75,接触擦拭第一粘动轮31,控制电路控制鼓风机工作,经鼓风管路吹至第一粘轮达到干燥作用。经过预定时间后程序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粘轮动作气缸33带动第粘轮31向上移动再次粘除制品灰尘毛絮工作,并同时控制第二粘轮动作动气缸41向下移动进行喷洗擦拭、干燥工作。这样重复交替工作达到自动更换、清洗配合生产线自动化生产工作。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合成皮、布、胶带的除尘装置,它由导轮、涨力轮、粘轮、动作气缸和鼓风机等组成,其特征是,两侧端为框体中间凹下的机架(1)机架后外侧顶端装有第一导轮(21),前外侧装有第二导轮(22),机架内后侧顶部装有张力传动轴(52)轴两端固定有牵动块(54)牵动块块一端枢接有接有涨力轮(51),另一端枢接在机架左下侧上的涨力轮作动气缸(53)轴心(531)上,第一传动轴(32)和第二传动轴(-42)分别枢接在机架两侧中间位置,它们分别固定有牵动板(38)和(48)、定位板(34)和(44),定位板(34)和(44)上分别枢接一个带有摩擦部分(311)的第一粘轮(31)和带摩擦部分(411)的第二粘轮(41),第二粘轮作动气缸(33)装在机架左侧前方,通过轴心(331)枢接在第一传动轴(32)上的牵动板(38)一端,第一粘轮作动气缸装在机架右侧下方,通过轴心(431)枢接在牵动板(48)的一端,在第一粘轮(31)的固定板(34)下端穿接一个清洗轴(92),它前端为摩擦轮(91),恰好与粘轮摩擦部分(311)接触,两粘轮间下侧装有带喷孔(621)的清洗管道(62)和吹风管道(82),在粘轮下死点位置有一个带擦拭布(75)的擦拭架(71),架底部前侧装有一个集水槽(9),在左侧框架内上部装有鼓风机(81)和马达(80)下部装有吹风管道(82)相应的鼓风管路以及与擦拭架(71)相对应连接固定的擦拭架作动气缸(73),右框内装有清洗传动马达(93),它通过皮带传动清洗轮(91)工作。
专利摘要用于合成皮、布、胶带的除尘装置,它由装在机架上的导轮、张力轮和在机架两侧的四个动作气缸分别用连动板连动块、枢接带动的两个粘轮和清洗管道、干燥管道。机架两端框内装有鼓风机、气缸和马达以及管路构成。代替手工操作,以适应生产线上自动化生产。
文档编号D06G1/00GK2283668SQ9624451
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6日
发明者李文兴 申请人:李文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