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梭织机短毛边纯气动折入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4874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梭织机短毛边纯气动折入边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无梭织机短毛边纯气动折入边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梭织机上的毛边处理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无梭织机短毛边纯气动折入边装置。
【背景技术】
[0003]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片梭织机等无梭织机的开发应用,使纺织工业产量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普及型无梭织机因其价格便宜更是深受中小型纺织企业的青睐,但普及型无梭织机在织造过程中由于引纬机构的结构特点,布边均为毛边,不能像有梭织机一样在引纬过程中形成自然纬纱折入布边,影响了纺织效果的同时还需进行裁剪、折边、缝纫等后处理工序,不但费工费时还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大大加大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为实现织物的光边要求,在有些无梭织机上增加了机械式折入边装置或气动与机械混合式折入边装置,因其机械部分的不稳定导致其只适用于低转速织机,且机构易损坏、入纬率较低和所能实现折入的毛边长度过长等因素极大的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用于无梭织机折入边装置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无梭织机短毛边纯气动折入边装置,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性能价格比高、适用于高速织机、入纬率高、易于在现有无梭织机上进行改造,且能较好实现折入5-8mm的毛边的特点,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织物质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梭织机短毛边纯气动折入边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纯气动折入边装置、右纯气动折入边装置及2个控制箱,且所述的2个控制箱中一个通过管路与左纯气动折入边装置相连,另一个通过管路与右纯气动折入边装置相连,所述的左纯气动折入边装置、右纯气动折入边装置分别安装在无梭织机上靠近织口两侧的机架上;其中所述的左纯气动折入边装置、右纯气动折入边装置上分别开设有I个Y型导纱口、I个上纱端圆形握持通孔、I个下纱端矩形窄长握持通孔、I个纱端斜吹通孔和4个纱端折入通孔。
[0006]所述的Y型导纱口由位于前侧的导纱口开口部分与位于后侧的导纱口窄隙部分组成;所述的导纱口窄隙部分的上壁面开设有I个上纱端圆形握持通孔,所述的导纱口窄隙部分的下壁面开设有I个下纱端矩形窄长握持通孔,且所述的上纱端圆形握持通孔与下纱端矩形窄长握持通孔正对开设;所述的导纱口窄隙部分的末端开设有I个纱端斜吹通孔,且所述的纱端斜吹通孔与下纱端矩形窄长握持通孔相连通;所述的导纱口窄隙部分的上下两侧面上分别对称开设有2个纱端折入通孔,且所述的纱端折入通孔正对无梭织机的织口开设;
所述的每个控制箱内分别安装有通过管道与供气源相连接的一号调压阀、二号调压阀和三号调压阀;所述的一号调压阀通过管道与一号电磁阀相连,所述的一号电磁阀通过管道与上纱端圆形握持通孔相连;所述的二号调压阀通过管道与二号电磁阀相连,所述的二号电磁阀通过管道与纱端斜吹通孔相连;所述的三号调压阀通过管道与三号电磁阀相连,所述的三号电磁阀通过管道与纱端折入通孔相连;所述的2个控制箱上分别安装有用于与无梭织机的边撑刺轴支架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块。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控制箱内的控制阀等部件可以控制各气路中压缩气流的压力大小和上纱端握持孔、纱端斜吹通孔以及四个纱端折入通孔中压缩气流的开与闭的先后顺序,进而可由上纱端握持孔、纱端斜吹通孔以及四个纱端折入通孔所喷射的气流之间的协同作用将纱线端头折入织机织造时的织口,使前一纬纱的两端折入到后一纬纱中,形成和有梭织机一样效果的光边。实际应用上,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性能价格比高、适用于高速织机、入纬率高、易于在现有无梭织机上进行改造,且能较好实现折入
5-8mm的毛边的特点,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织物质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无梭织机短毛边纯气动折入边装置控制箱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用于无梭织机短毛边纯气动折入边装置中左纯气动折入边装置、右纯气动折入边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实施例的一种无梭织机短毛边纯气动折入边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纯气动折入边装置9、右纯气动折入边装置10及2个控制箱1,且所述的2个控制箱I中一个通过管路与左纯气动折入边装置9相连,另一个通过管路与右纯气动折入边装置10相连,所述的左纯气动折入边装置9、右纯气动折入边装置10分别安装在无梭织机上靠近织口两侧的机架上;其中所述的左纯气动折入边装置9、右纯气动折入边装置10上分别开设有I个Y型导纱口 11、1个上纱端圆形握持通孔12、1个下纱端矩形窄长握持通孔13、I个纱端斜吹通孔14和4个纱端折入通孔15。
[0010]所述的Y型导纱口 11由位于前侧的导纱口开口部分16与位于后侧的导纱口窄隙部分17组成;所述的导纱口窄隙部分17的上壁面开设有I个上纱端圆形握持通孔12,所述的导纱口窄隙部分17的下壁面开设有I个下纱端矩形窄长握持通孔13,且所述的上纱端圆形握持通孔12与下纱端矩形窄长握持通孔13正对开设;所述的导纱口窄隙部分17的末端开设有I个纱端斜吹通孔14,且所述的纱端斜吹通孔14与下纱端矩形窄长握持通孔13相连通,并紧挨着下纱端握持孔13 ;所述的导纱口窄隙部分17的上下两侧面上分别对称开设有2个纱端折入通孔15,且所述的纱端折入通孔15正对无梭织机的织口开设;所述的纱端握持孔的喷射气流从上至下贯穿于上纱端圆形握持通孔12、下纱端矩形窄长握持通孔13,并由上纱端圆形握持通孔12喷射出的气流将由剪刀(无梭织机配备的)剪断且位于该部位的纱线端头吹入到下纱端矩形窄长握持通孔13中;所述的纱端斜吹通孔14的气流喷射方向指向Y型导纱口 11前侧的开口方向,纱端斜吹通孔14的喷射气流能在上纱端握持孔12喷射气流后将上述纱线端头吹向Y型导纱口 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