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输纱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7654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输纱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输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输纱器是针织机上用于牵引纱线的机构,普通的输纱器穿引部孔比较小,纱线不易穿引,而且一次只能带动一根纱线的运动,其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穿纱且工作效率高的针织输纱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及位于机架一侧的驱动机构,及位于机架另一侧的进纱机构,及位于进纱机构下方的第一滚轮,及与第一滚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且位于第一滚轮一侧的第二滚轮,及位于第一滚轮下方的出纱机构,及位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且靠近第一滚轮的穿引部。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穿引部都处于同一水平面。
[0006]优选地,所述进纱机构、出纱机构和穿引部上设置有数目相同的用于穿纱的部件。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穿引部通过螺丝和定位板固定连接在机架一侧。
[0008]本发明的针织输纱装置,纱线通过进纱机构,延第一滚轮向下穿过,并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顺时针绕一圈,再延第一滚轮向下,并穿过出纱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顺时针转动来带动纱线的运动,所述进纱机构、出纱机构和穿引部上设置有数目相同的用于穿纱的部件,每一根纱都有对应的部件进行穿越,其穿纱方便且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0010]图中,I为机架,2为驱动机构,3为进纱机构,4为第一滚轮,5为第二滚轮,6为出纱机构,7为穿引部,8为螺丝,9为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针织输纱装置,包括机架1,及位于机架I 一侧的驱动机构2,及位于机架I另一侧的进纱机构3,及位于进纱机构3下方的第一滚轮4,及与第一滚轮4处于同一水平线且位于第一滚轮4 一侧的第二滚轮5,及位于第一滚轮4下方的出纱机构6,及位于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之间且靠近第一滚轮4的穿引部7。其具有方便穿纱且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0012]其中,所述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和穿引部7都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纱机构3、出纱机构6和穿引部7上设置有数目相同的用于穿纱的部件。所述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和穿引部7通过螺丝8和定位板9固定连接在机架I一侧。
[0013]本发明的针织输纱装置,纱线通过进纱机构,延第一滚轮向下穿过,并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顺时针绕一圈,再延第一滚轮向下,并穿过出纱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顺时针转动来带动纱线的运动,所述进纱机构、出纱机构和穿引部上设置有数目相同的用于穿纱的部件,每一根纱都有对应的部件进行穿越,其穿纱方便且工作效率高。
[0014]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位于机架一侧的驱动机构,及位于机架另一侧的进纱机构,及位于进纱机构下方的第一滚轮,及与第一滚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且位于第一滚轮一侧的第二滚轮,及位于第一滚轮下方的出纱机构,及位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且靠近第一滚轮的穿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穿引部都处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纱机构、出纱机构和穿引部上设置有数目相同的用于穿纱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穿引部通过螺丝和定位板固定连接在机架一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进纱机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出纱机构,穿引部。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穿引部都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纱机构、出纱机构和穿引部上设置有数目相同的用于穿纱的部件。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穿引部通过螺丝和定位板固定连接在机架一侧。纱线通过进纱机构,延第一滚轮向下穿过,并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顺时针绕一圈,再延第一滚轮向下,并穿过出纱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顺时针转动来带动纱线的运动,所述进纱机构、出纱机构和穿引部上设置有数目相同的用于穿纱的部件,每一根纱都有对应的部件进行穿越,其穿纱方便且工作效率高。
【IPC分类】D04B27-10, D04B15-38
【公开号】CN104695124
【申请号】CN201310640665
【发明人】袁国清
【申请人】袁国清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