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纱轮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10347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边斜向往端杆部延伸并交会于一凹部,该端齿部一边为呈平面,另一边为斜向的一斜面部,且该斜面部往该凸齿部的另一边延伸并交会于一齿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送纱杆的凸齿部、该斜面部、该齿凹部及该凹部处是呈弧接面设置,且该第一送纱杆是以陶瓷所制成的陶瓷波浪形齿块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送纱杆的凸齿部与该底凸部往同一侧延伸凸出。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齿凹部的夹角为60?90度,以供一纱线绕设二至三圈。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凸齿部具有一呈弧形的顶端。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齿凹部的夹角较佳为75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送纱杆一侧为一呈平面的背部,该背部两端分别为与该第一轮盘相接的一端齿部及与该第二轮盘相接的一端杆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送纱杆由该背部往另一侧延出一凸齿部,该端齿部一边为呈平面,另一边为斜向的一斜面部,该凸齿部其中一边斜向往该斜面部延伸并交会于一齿凹部,而该凸齿部另一边斜向往该端杆部延伸并交会于一底凹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送纱杆的凸齿部、该斜面部、该齿凹部、该凹部及该端杆部处是呈弧接面设置,且该第二送纱杆是以陶瓷所制成的陶瓷波浪形齿块体。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凸齿部具有一呈弧形的顶端。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送纱杆的凸齿部与该端齿部往同一侧延伸凸出。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送纱杆一侧为一呈平面的背部并往另一侧延出一凸齿部,该第一送纱杆的背部两端分别为与该第一、二轮盘相接,该第二送纱杆一侧为一呈平面的背部并往另一侧延出一凸齿部,该第二送纱杆的背部两端分别为与该第一、二轮盘相接。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送纱杆与该第二送纱杆为相同结构并上下颠倒而交错环设于该第一轮盘与该第二轮盘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送纱杆与该第二送纱杆为相同结构并上下颠倒而交错环设于该第一轮盘与该第二轮盘之间。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9或14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轮盘设有一中央部位的穿孔,该穿孔周边设有多数固定螺孔及多数向下凸伸的定位柱,该第一轮盘底面外环部位设有多数较短的第一顶凹槽及多数较长的第二顶凹槽,该第一顶凹槽及该第二顶凹槽呈交错的环状布设。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9或14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轮盘设有一轮盘体,该轮盘体上设有一径宽较小而凸升的轮座体,该轮座体上方凸伸有一定位轴筒,该定位轴筒具有一轴孔,该轮座体上于该定位轴筒的周边处设有多数定位孔及多数固定螺孔,该轮座体周边设有环状布列而用以设置该送纱杆组的凹槽组,该凹槽组包括有多数交错设置的第一定位凹槽及第二定位凹槽,该第一定位凹槽及该第二定位凹槽分别深入该轮座体,并分别向下延伸于该轮盘体上形成第一底凹槽及第二底凹槽,该第一底凹槽向外环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第二底凹槽向外环方向延伸的长度。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送纱轮组装于一送纱本体,该送纱本体包括有一基座本体,该基座本体上方设有一入纱单元及驱动轮组,该入纱单元上设有多数纱孔,该驱动轮组连动设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传动连结于该送纱轮,该基座本体下方固设有一导纱板,该导纱板上设有多数导纱眼,该多数导纱眼至少包括位于该导纱板两侧且上下成对的第一入纱孔、第二入纱孔及第一出纱孔、第二出纱孔;一导纱单元固设于该导纱板上,该导纱单元一端枢设有一第一导纱臂及第二导纱臂,该第一导纱臂的末端设有一第一导纱眼及第二导纱眼,该第二导纱臂的末端设有一第三导纱眼及第四导纱眼。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一纱线穿设该入纱单元、该导纱板的该多数导纱眼、该第一导纱臂的该第一导纱眼及该第二导纱眼、该第二导纱臂的该第三导纱眼及该第四导纱眼,当该送纱轮不进行送纱线时,藉该第一导纱臂、该第二导纱臂的导弓丨,使该纱线不与该送纱轮接触且呈围设于该送纱轮的外部。21.一种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送纱轮包括: 一第一轮盘; 一第二轮盘,该第二轮盘与该第一轮盘相固结; 一送纱杆组,设置于该第一轮盘与该第二轮盘之间,该送纱杆组包括有多数第一送纱杆及多数第二送纱杆,该第一送纱杆及该第二送纱杆分别具有一端窄部及端宽部。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送纱杆一侧为呈平面的背部,该端宽部由背部往另一侧延伸出而形同略呈一半齿形的构成,该端宽部一边为呈平面,另一边为斜向的斜面部,该斜面部与该端窄部的向下延伸交会形成一凹部。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送纱杆与该第二送纱杆为相同结构并上下颠倒而交错环设于该第一轮盘与该第二轮盘之间。24.一种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送纱轮包括: 一第一轮盘,该第一轮盘底面凸设有一轮座体,该轮座体的周边环设有凸出的多数第一边肋; 一第二轮盘,设有一轮盘体,该轮盘体上凸设有一轮座体,该轮座体的周边环设有凸出的多数第二边肋; 一送纱杆组,固设于该第一轮盘与该第二轮盘之间,该送纱杆组包括有多数第一送纱杆及多数第二送纱杆,该第一送纱杆呈一对应设于该第一边肋上的弧弯状罩板,第二送纱杆呈一对应设于该第二边肋上的弧弯状罩板。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送纱杆及第二送纱杆为相同构件并呈相互交错的反向设置于该第一、二边肋上。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轮盘设有一中央部位的穿孔,该穿孔周边设有多数固定螺孔及多数向下凸伸的定位柱,该轮座体呈内缩的椎状圆柱而具有一底环接面及顶侧环接面,该第一边肋与该顶侧环接面间设有插缝。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轮座体呈内缩的椎状圆柱而具有一顶环接面及底侧环接面,该第二边肋与该底侧环接面间设有插缝,该轮座体中央部位的上方凸伸有一定位轴柱,该定位轴柱具有一槽孔,该轮座体上于该定位轴柱的周边处设有多数定位孔及固定螺孔。28.一种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送纱轮包括: 一第一轮盘,该第一轮盘底面凸设有一轮座体,该轮座体的周边环设有内凹的多数第一凹肋; 一第二轮盘,设有一轮盘体,该轮盘体上凸设有一轮座体,该轮座体的周边环设有内凹的多数第二凹肋; 一送纱杆组,固设于该第一轮盘与该第二轮盘之间,该送纱杆组包括有多数第一送纱杆及多数第二送纱杆,该第一送纱杆呈一对应设于该第一凹肋上的柱状体,第二送纱杆呈一对应设于该第二凹肋上的柱状体。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送纱杆及第二送纱杆为相同构件并呈相互交错的反向设置于该第一、二凹肋上。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轮盘设有一中央部位的穿孔,该穿孔周边设有多数固定螺孔及多数向下凸伸的定位柱,该轮座体呈内缩的椎状圆柱而具有一底环接面及顶侧环接面,该第一凹肋在该顶侧环接面上形成有多数插槽,并在各该插槽之间设有一接槽。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轮座体呈内缩的椎状圆柱而具有一顶环接面及底侧环接面,该第二凹肋在该底侧环接面上形成有多数插槽,并在各该插槽之间设有一接槽,该轮座体中央部位的上方凸伸有一定位轴柱,该定位轴柱具有一槽孔,该轮座体上于该定位轴柱的周边处设有多数定位孔及固定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送纱轮,该送纱轮进一步包括有:一第一轮盘;一第二轮盘,该第二轮盘与该第一轮盘相固结;一送纱杆组,设置于该第一轮盘与该第二轮盘之间,该送纱杆组包括有多数第一送纱杆及多数第二送纱杆,该第一送纱杆及该第二送纱杆分别呈一波浪形齿块体,该第一送纱杆及该第二送纱杆分别具有一凸齿部;藉此,能使送纱轮具有陶瓷送纱杆所自然造成送纱摩擦作用力,而得以免除轮胶圈的设置,同时,利用波浪形构造块体相互错开所组成的陶瓷送纱轮,使送纱效果达到积极的顺畅性、制作便利性且又不易出现故障。
【IPC分类】D04B15/38
【公开号】CN205258776
【申请号】CN201521131123
【发明人】陈伯霖
【申请人】陈伯霖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公告号】CN105734816A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