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新型立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7561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新型立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可重复使用的五金器具,特别涉及一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新型立杆的构造及制造工艺。
使用外径为Φ48毫米钢管作受力杆件的建筑脚手架,在《建筑施工手册》(建筑出版社.1999年第三版)中对扣件式和碗扣式两种作了详细叙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杆件)用扣件连接而成,扣件由扣件座、扣件盖、铆钉(销钉)、T型螺栓及螺母组成,建设部JGJ22-85《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中对扣件的每个零件都有具体的技术要求,其中扣件座和扣件盖的材质为可锻铸铁,无焊接性。每吨钢管需配180个(约0.2吨)的直角扣件、对接扣件和旋转扣件,前者占80%、后两种各占10%左右。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具有工作可靠、装拆方便和适用性强等优点,是目前我国使用最为普遍的脚手架。但它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杆件每个节点(一组扣件)两套螺栓均是人工操作,其扭紧力距不易掌握,连接强度不能保证,架设速度太慢;二,扣件管理困难,装拆丢失和民工偷盗,造成损耗严重而使施工成本增加;三,立杆高度与脚手架高度很难统一,每次都要切断顶部的钢管,费工时又费材料。因此,八十年代出现了碗扣式钢管脚手架,还检索到专利号为98204980.3轮扣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和轮扣式脚手架分别用横插头和碗扣(或轮扣)取代扣件,承载力大,刚性好,还避免了立杆顶部切断钢管的现象。但其致命的弱点是需用五、六种规格的专用横杆,专用横杆的价格高出钢管30~40%,而横杆在整个脚手架中占钢管总量的60%以上,这就使施工企业一次性投资和施工成本增加而难于广泛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尊重施工企业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传统习惯,提供一种减少扣件弊端而不需专用横杆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新型立杆。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新型立杆仍采用Φ48毫米钢管制造,规格为1.2米、1.8米和2.4米三种,其下端焊一节下套管(Φ57×3无缝钢管或Φ60×4.5焊接钢管),采用承插方法取代对接扣件而能按使用要求将立杆接长。在立杆主体相距0.6米(或1.2米)处成90度方向各焊一个铸钢材质扣件座,同立杆形成一个整体而使螺栓数量减少一半,配装JGJ22-85标准中的扣件盖、铆钉、T型螺栓及螺母各一件,用于锁紧普通Φ48毫米钢管横杆,实现直角扣件连接任意长度的普通Φ48钢管(横杆)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1、同原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比较,不切断立杆顶部钢管,使90%的扣件不存在损耗,降低施工成本;需人工操作的螺栓数量减少了50%,即施工速度加快了一倍,连接强度不能保证的危险降低了一半。
2、同碗扣式和轮扣式比较,占脚手架60%以上的横杆可以使用普通的Φ48毫米钢管,而不需规格繁多、价格昂贵的专用横杆,使施工企业一次性投资显著减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一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新型立杆的构造总图,I为M 1∶2局部放大图,1-下套管;2-立管;3-扣件座;4-扣件盖;5-铆钉;6-T型螺栓;7-螺母。图中尺寸A=0时为1.2米立杆,A=600时为1.8米立杆,A=1200时为2.4米立杆。图一还标注有下套管和立管两个零件的具体尺寸,以及件号1和件号3与件号2焊接的技术规范。件号4~7采用JGJ22-85《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中的零件。图二是图一中件号3“扣件座”的具体尺寸,供零件制造使用。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新型立杆进行若干改进或变型,这些改进或变型都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新型立杆,其必要的技术特征是采用外径φ48毫米钢管作受力杆件,立杆长度分别是1.2米、1.8米、2.4米,其下端各焊接一只下套管;在立杆本体相距0.6米或1.2米处成90度方向,各焊接一个铸钢材质的扣件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五金器具——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新型立杆的构造及制造工艺。主要特征是:设计的立杆长度分别为1.2米、1.8米、2.4米,其外壁及下端焊接新型扣件座及下套管,替代原钢管脚手架直角扣件和对接扣件,使脚手架的装拆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尤其是避免了扣件的丢失和偷盗。同碗扣式和轮扣式脚手架比较,由于使用普通φ48钢管作横杆,故省掉添置规格繁多的专用横杆,一次性投资减少,施工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E04G1/00GK2477743SQ0120188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9日
发明者魏光华 申请人:贵阳华汕新型脚手架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