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322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限位装置,同样适用于构筑物,桥梁和其它需隔震的物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限位装置,包括其设置于隔震层中,所述隔震层是指由梁板加活动基础组成的上结构平面和梁板加固定基础组成的下结构平面,以及安装于上、下结构平面构件之间的隔震系统中的装置,其特征是A.所述隔震层的下结构平面向上凸起有下限位块;
B.所述隔震层的上结构平面梁板向下凸出有上限位块;C.所述下限位块的顶面标高高于上限位块的底面标高;D.所述下限位块的侧面与上限位块的侧面之间留有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隔震层上,下结构平面刚度大,传力大的优点,在上,下结构平面之间传递限位力,使隔震层的硬碰撞限位能力增加。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限位装置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1)在所述上限位块侧面和下限位块侧面之间设置垫块即构成锁定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由于垂直于图面方向建筑物也设有限位装置,限制建筑物的位移,所以只要上限位块11的侧面12a和下限位块9的侧面12达到一定的宽度,强地震时就能达到限位的效果,侧面12、12a设弹性垫层可缓冲碰撞力。
另外限位装置经过改进还可具备锁定功能当将低强度高脆性垫块13放入上限位块11的侧面12a与下限位块9的侧面12之间时可构成锁定装置,当发生小于设计烈度地震时垫块13可以保证在风力等水平作用下建筑物不会运动,当发生大于等于设计烈度地震时,垫块13被压碎(垫块抗压能力预先设定),这时允许隔震层上,下结构平面之间相对运动,利用隔震装置进行隔震。
而当正常使用情况下,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出现倾斜时,将垫块13改为高强度砼垫块,防止隔震层上、下结构平面出现相对位移,而导致活动基础与固定基础之间的偏位。
限位装置经过改进还可具备复位功能若强地震后活动基础与固定基础之间存在残余偏位时,可在侧面12a和12之间放入千斤顶进行复位。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限位装置,包括其设置于隔震层中,所述隔震层是指梁板(8)加活动基础(3)组成的上结构平面和梁板(7)加固定基础(2)组成的下结构平面,以及安装于上、下结构平面构件之间的隔震系统中的装置,其特征是A.所述隔震层的下结构平面向上凸起有下限位块(9);B.所述隔震层的上结构平面梁板(8)向下凸出有上限位块(11);C.所述下限位块(9)的侧面(12)与上限位块(11)的侧面(12a)之间留有空间;D.所述下限位块(9)的顶面标高高于上限位块(11)的底面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限位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上限位块(11)的侧面(12a)和下限位块(9)的侧面(12)之间设置垫块(13)即构成锁定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物隔震系统的限位装置,其设置于隔震层中,隔震层是指梁板加活动基础组成的上结构平面和梁板加固定基础组成的下结构平面,以及安装于上、下结构平面构件之间的隔震系统中的装置,隔震层的下结构平面向上凸起有下限位块;隔震层的上结构平面梁板向下凸出有上限位块;下限位块的侧面与上限位块的侧面之间留有空间;下限位块的顶面标高高于上限位块的底面标高。在上限位块的侧面和下限位块的侧面之间设置垫块即构成锁定装置。
文档编号E04B1/98GK2579990SQ02272278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6日
发明者杨洪 申请人:杨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