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的轻质模块式类水泥板/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12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建筑的轻质模块式类水泥板/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结构建筑材料,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形如板/瓦的轻质结构构件,尤其适用于房屋建筑的外墙或立面区域,以及楼板材料、地板材料和屋顶材料,它包含一种增强筋格栅式的集成支撑结构,该结构减少了总重量和厚度,同时获得高抗弯韧性、耐久性和模块化性能。
背景技术
目前,有多种类型的材料用于房屋建设。最常用的材料有石材、木材、砖、混凝土、金属以及石膏和其它材料。许多建筑材料可单独购买并在建筑工地组装,例如石材、木材、砖等,同时其它材料在生产工厂中由预制件来组装,然后大多是以各类板的形式作为组件被运至建筑工地。
由钢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预制板广泛用于大范围的住宅和房屋建设。具有绝缘及其它表面层的板材用于建设完整的住宅,包括房顶、天花板、地板以及用于厨房、浴室、淋浴间、走廊和其它需要防水和防冲击地点的瓷砖、薄砖、薄石材、合成或天然灰泥的支撑板。对于墙壁系统,建立墙壁托梁结构(柱),并且可将预制板连接到托梁。对于地板材料和屋顶材料,组装横梁的托梁结构,并且可将预制板连接到托梁。对于楼板材料应用,可提供具有支撑结构的预制水泥板以减少需支撑楼板材料的横梁数量。然而,水泥板可能极其沉重。
许多预制板还结合预应力和钢筋增强的水泥/混凝土产品以增进高抗拉伸强度和高抗弯曲强度。例如,如题为“增强混凝土组件的结构及增强方法”的美国专利第6,330,776号中Jinno等人所描述的,诸如增强纤维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可加入基于水泥的产品表面以增强弯曲韧性。例如,如William H.Porter的题为“金属增强的石膏、混凝土或水泥结构绝缘板”的美国专利第5,842,314号中公开的,如题为“用于2X粘结建筑的结构绝缘板”的美国专利第6,269,608号所公开的,如题为“具有塑料灌注的纸质面板的增强结构绝缘板”的美国专利第6,408,594号所公开的,如Meier等人的题为“增强钢条的固定”的美国专利第5,937,606号所公开的,以及如Billings等人的题为“模制建筑板和建设方法”的美国专利第6,230,409号所公开的,内部增强金属条或交叉棒也可用于提高弯曲韧性。
虽然弯曲韧性可通过嵌入预制板中的增强金属条或交叉棒来提高,但是具有足够韧性和高弯曲强度的预制板的总重量始终还是一个挑战。这是因为将结构框架(金属条或交叉棒)嵌入水泥可能导致使用与所需水泥相比更多水泥的、沉而厚的建筑。结果,许多板材还需较厚的板以用于承担高载荷的应用。另外,用于预制板的材料在许多方面还不令人满意,这些方面包括它们较高的成本、沉重的重量、结构不足以及缺乏对环境因素的抵抗。
因此,存在对一种新结构建筑构件的需求,需求一种具有高韧性、高抗弯曲强度而不增加总重量的轻质预制板/瓦,用于诸如地板材料、屋顶材料、楼板材料、桥面以及墙壁系统的建筑应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的模块式类水泥(cementitious)板/瓦,将其设计为降低总重量和厚度,同时获得高弯曲韧性、耐久性以及模块化性能。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由类水泥材料制成的板和一个增强筋格栅的类水泥板,该增强筋格栅置于板的下方以将施加在板上的应力和载荷传递到下方的格栅上。
类水泥板由纤维增强的水泥、混凝土或石膏制成。或者,类水泥板可由夹在纤维增强的水泥、混凝土或石膏层中间的总体平坦的石膏芯形成。增强筋格栅由电镀钢(或任何适合类型的防腐蚀、韧性结构材料)金属片经冲压或模锻制成帽形截面的单件,该增强筋格栅具有多个置于类水泥板上的增强筋以加强类水泥板的韧性和抗弯曲强度。增强筋格栅可以在壁厚、高度和样式方面具有多种尺寸,这取决于技术要求和具体的应用。当类水泥材料浇铸成板形以固化时,增强筋格栅可通过将其上表面(法兰)嵌入形成类水泥板的类水泥材料而连接到类水泥板。或者,增强筋格栅可通过固定件或粘结剂连接到类水泥板。当增强筋格栅通过形成板的类水泥材料的固化而连接时,可能需要在加强筋格栅的法兰上穿孔以加强增强筋格栅和板之间的结合。可选地,可将额外的多孔金属网片点焊或以其它方式连接到增强筋格栅的法兰,以加强增强筋格栅与形成板的类水泥材料之间的结合。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类水泥板,它具有由类水泥材料制成的板、形成于板下方的增强筋系统、以及附于类水泥材料上以提供装饰和耐久性能的上精整层,该增强筋系统提高板的弯曲韧性并且提供用于将板连接到建筑结构的机构;其中,类水泥材料、增强筋系统和上精整层相互整体结合以形成用于模块式建筑的单件。
通过参照以下附图,以下段落将仅以示例的形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
附图简要说明显然,当阅读组成本发明公开内容一部分的附图时,通过以下示例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虽然以下描述和展示的公开内容目的在于公开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案,但应明确理解的是,这样做仅用于展示和示例,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仅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制。以下是附图的简要说明,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例模块式类水泥板/瓦;图2A-2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案的示例模块式类水泥板/瓦;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例增强筋系统;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连接到增强筋格栅法兰上的多孔金属网片的示例增强筋格栅;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类水泥板和增强筋格栅的示例模块式类水泥板的侧视图;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使用固定件将增强筋格栅连接到类水泥板的示例方法;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使用粘结剂将增强筋格栅连接到水泥板的示例方法;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将穿孔用于加强与类水泥板结合的示例增强筋格栅;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将提升组件用于增强与类水泥板结合的示例增强筋格栅;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组装的示例模块式类水泥板,它包含类水泥板、增强筋格栅和装饰材料的最终涂层;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易于组装的示例增强筋格栅;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模块式类水泥板的示例装配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案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案应用在置于类水泥板下方(底部)的所有类型的支撑结构,以吸收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弯曲以及扭转载荷的高值应力,该实施方案还可应用于各类水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纤维增强水泥、非增强水泥、混凝土、以多种其它材料增强的水泥、由飞尘、炉渣或矿泥制成的水泥。然而,为了简化起见,虽然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但是讨论将主要关注模块式类水泥板或瓦,其具有类水泥板和被设计用于吸收和传递施加于类水泥板上的应力和载荷的一体增强筋格栅。该类水泥板/瓦可设计用作瓦、薄砖、薄石料、合成或天然灰泥、涂料、外部绝缘和精整系统或可施用于混凝土的其它精整系统的支撑板。该类水泥板/瓦还可提供广泛多种的尺寸(大小/比例)并且可具有多种应用,例如外部楼板材料、桥楼板材料、地板材料、外部或内部墙板和立面、屋顶材料或其它传统和新颖的建筑应用。这里用到的术语“类水泥”(cementitious)应被理解为指代包含水泥或其它火山灰材料或从其中衍生出的任何材料、物质或组合物。
参照附图并且具体参照图1,其中展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用于建筑的示例模块式类水泥板或瓦。如图1所示,类水泥板100包含两个主要构件类水泥板110以及与类水泥板110成一整体以形成一单件的增强系统120,所述单件可用于模块式房屋或建筑。增强系统120可结合于类水泥板110的下方(底部)以为类水泥板100提供高弯曲韧性,并且提供将这些板连接或附着到建筑结构的机构。更具体地说,增强系统120设计为吸收并传递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施加于类水泥板110上的弯曲以及扭转载荷的高值应力,这使得类水泥板110不须厚或沉重以承受应力载荷。结果,类水泥板100的总重量和厚度可显著降低,同时韧性和弯曲强度能可观的优化。
图2A-2B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案制成的示例水泥板110。如图2A所示,类水泥板110可通过纤维增强水泥制成的类水泥材料形成,以提供高抗拉伸强度的类水泥板100。类水泥材料还可以是水泥、石膏、珍珠岩及适合催化剂的制剂。石膏优选地是在市场上有售的高密度石膏组合物。珍珠岩可以是在石膏和混凝土中的多孔珍珠聚集体。
或者,如图2B所示,类水泥板110可由夹在纤维增强水泥层114之间的总体平坦的石膏芯112形成。在许多应用中,置于类水泥板110一侧的一层纤维增强水泥层即可足够。如图2A-2B所示的实施方案,类水泥板110可以在大小和壁厚方面具有多种尺寸,这取决于技术要求和具体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使用的类水泥材料可以是光滑的,或者其上也可具有纹理。该类水泥材料还可由混凝土、飞尘或其它耐用外部浇铸材料制成。木质纤维可用于增强水泥、混凝土或石膏,因为其较低成本、轻质、可循环使用及热性能良好。然而,还可用其它增强纤维,例如碳纤维、芳香尼龙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及类似物。所有增强纤维或细丝可以有序或随机的方式置于水泥或石膏中。另外,也可使用其它材料,包括例如非增强水泥、混凝土、由多种其它材料增强的水泥、由飞尘、炉渣或矿泥制成的水泥。
图3A展示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一个示例增强筋系统。如图3A所示,增强系统可以是一个可由机器冲压成形的单件金属制成的增强筋格栅120,然后将其施用于类水泥板110的下方(底部)。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增强筋格栅120可由冲压成基本与水泥板110相同大小的单件电镀钢片310形成。电镀钢片310可包含全部是帽形截面构型的三条沿同一方向的冲压通道312,以及两个沿另一方向的冲压通道314。
然而,增强筋系统并不必须是示于图3A的增强筋格栅120。只要所提供的类水泥板100在不增加板重量和厚度的情况下具有高抗弯曲强度,就可使用其它形式的增强筋机构和空心支撑结构。增强筋格栅120还可由任何诸如不锈钢、钢以及铝或其它抗腐蚀材料的金属片模锻而成,用以加强弯曲韧度并降低类水泥板100的重量,同时提供用于将这些板或瓦连接或附着到建筑结构上的机构。另外,增强筋格栅120不须排列成3×2增强筋构型。其实,当设计最终使用时,任何数量的冲压增强筋都是可接受的。同样地,增强筋格栅120不须使用如图3A所示的帽形截面构型。其实,当设计最终应用时,也可使用任何其它增强筋构型或形状,例如叶片增强筋、J截面、H截面等。增强筋格栅120还可在壁厚、增强筋高度和样式方面具有多种尺寸,这取决于技术要求和具体的应用。
图3B展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例增强筋格栅。如图3B所示,增强筋格栅构型具有额外的点焊或以其它方式附着于其法兰上的多孔金属网320。该多孔金属网320有利地设计成用于水泥嵌入过程,其中,在制造过程期间,可采用将增强筋格栅适当就位的方式来浇铸类水泥板110。多孔金属网320还设计为用于帮助增强筋格栅120附着到类水泥板110上,并且增强类水泥板110。
多孔金属网320可以是诸如轻质铝(Al)的金属片,金属片被切割并拉伸成不同大小、形状和样式,例如方形、锥形、椭圆形、菱形、三角菱形以及交织形。虽然金属片可以是轻质的,但是因桁架模式加强了金属的坚固性,金属片还是坚固的。这些多功能金属片使增强筋120与类水泥板110易于结合,并且可被切割、模锻以及焊接以适应任何具体应用。
图4展示的是示于图1的示例模块式类水泥板100的侧视图。当通过模子将形成类水泥板110的类水泥材料浇铸成板或瓦形,并且尚未固化时,可通过将增强筋格栅120的上表面(法兰)嵌入类水泥材料来将增强筋格栅120连接到类水泥板110。水泥将流过法兰穿孔330A-330N,并且可选地如图3B所示流过多孔金属板320,并且将固化就位。然后,将水泥和增强筋格栅120按压就位,以提高层间结合强度。水泥产品可具有施用于上表面的诸如木纹或其它纹理的装饰性或功能性纹理。
将增强筋120连接到类水泥板110的其它方法可包括当固化水泥时除了采用增强筋120上的穿孔之外还采用凸起,或仅采用凸起的方法。其它可选方案允许独立形成水泥产品,并且通过使用粘结剂或机械固定装置来附着增强筋格栅120。粘结剂可以是氨酯或环氧粘合剂、胶合剂或乳香涂层。也可分别在结构或结构组件中,或在水泥产品中使用其它机械固定装置,例如螺钉、钉子、螺栓、铆钉、柱销、钩环以及类似物。
例如,图5展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利用固定件将增强筋格栅120连接到类水泥板110的示例方法。如图5所示,诸如螺钉或钉子510的机械固定件可用于将增强筋120附着到类水泥板110。如果使用机械固定件,那么类水泥板110可包含较结实和坚硬的表面边缘增强层,以使在无预钻孔和/或无破坏的情况下,将螺钉或钉子穿过类水泥板110的边缘。
图6展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利用粘结剂将增强筋格栅120连接到类水泥板110的示例方法。如图6所示,诸如氨酯或环氧粘合剂、胶合剂或乳香涂层的粘结剂可用于将增强筋120连接到类水泥板110。如果使用粘结剂,可将增强筋格栅120与类水泥板110按压就位直至其固化以提高层间结合强度。
图7展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增强筋格栅120,其中穿孔330A-330N用于加强与类水泥板110的结合。如图7所示,增强筋格栅120的边缘贯穿有开口(孔)。结果,当通过类水泥材料的固化将类水泥板110连接到增强筋格栅120时,增强筋格栅120和类水泥板110之间的层间结合可显著提高。
图8展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示例增强筋格栅120,其中诸如凸起的增高组件用于加强与类水泥板的结合。如图8所示,增高凸起810以有序或随机的方式置于增强筋格栅120的法兰(上表面)上。除增强筋120的法兰上的穿孔330A-330N之外,还使用这些凸起810,以便具体而言在固化期间当水泥流过穿孔330A-330N时保证与类水泥板110的结合。
图9展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示例模块式类水泥板100。如图9所示,模块式类水泥板100包含三个主要构件类水泥板110、连接到类水泥板110的增强筋格栅120和施用于类水泥板110上表面的上精整层130。所有三个主要构件相互成整体结合以形成单独构件,可用于模块式房屋或建筑,包括内部地板材料、外部楼板材料以及墙壁系统。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可施用于类水泥材料的上精整层130是简单喷涂的聚合物或其它类水泥层,其设计为以整体体现板/瓦的诸如装饰和耐久性能的功能。例如,上精整层130可以是因装饰性原因而染色的环氧基粘合剂层,在环氧基粘合剂层之上具有薄混凝土密封剂涂层。这里使用的环氧基粘合剂可提供极高的抗磨损性能;并且水泥密封剂可为环氧基粘合剂层提供防水保护。
上精整层130可通过广泛的多种方式进行调整和精整,从而给予最终建筑不同的特性。此外,所用材料可具有极高的防环境因素、防火、防水性并且甚至可能是水密的。例如,可使用防水混合物喷涂类水泥板110并按需要固化。可由包括多组聚合物的组合物获得防水涂层。可用于此目的的聚合物包括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丙烯酸树脂(AR),以及其它具有防水性能的聚合物。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醇酸树脂、环氧树脂(EP)、硅树脂在内的、并未在此讨论的其它实施例也可在本发明的架构中使用。
为了便于装配,类水泥板100可具有多种构型,包括将其连接到其它类水泥板的装置。例如,图10展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易于装配的示例增强筋格栅。如图10所示,将类水泥板连接到一起的优选附着装置是一个舌键和沟槽互锁连接系统。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舌键1010可形成于通道340的一侧,例如,每个类水泥板100的左侧,与此同时,沟槽(未示出)可形成于通道340的另一侧,例如,每个类水泥板100的右侧。这样,当类水泥板以边对边的排列方式排列时,一个类水泥板的舌键将伸入另一个类水泥板的沟槽中以提供舌键和沟槽的互锁连接。
示例增强筋格栅120还可包括在通道340另一侧的选定开口1020,例如,在类水泥板100的右侧。如图11所示,这些开口1020用于使诸如螺钉或钉子的固定件将类水泥板(例如100A)固定或固着到框架托梁1110上。当类水泥板100A固着到框架托梁1110上时,从另一类水泥板100B的增强筋格栅120的通道340伸出的舌键1010可以插入被固定的类水泥板100A的沟槽1130中。建立舌键和沟槽的互锁连接后,固定件1120可用于将第二个类水泥板100B固定到另一个框架托梁1110上。
其它类型的连接也可用于将模块式类水泥板相互连接。例如,也可使用焊接在类水泥板侧面的配合铰链桶,使得当以边对边的方式放置板时,对齐铰链桶并且将铰链柱销插入以将各板锁到一起。铰链桶的设置可使各板快速连接,尤其当板用于临时或半临时建筑时。如需要,可将防水乳香或其它此类材料注入以铰链互连的板的任何剩余空间内。
如参考图1和图9所讨论的那样,在没有增加板重量和厚度的情况下,纤维增强水泥或石膏为类水泥板100提供了高抗拉伸强度,并且增强筋格栅120为类水泥板100提供了高抗弯曲强度。示于图3的示例增强筋格栅120为类水泥板提供了与无增强筋增强的板的强度相比,至少2或3倍(200%或300%)的韧性和弯曲强度的提高。
为了确认整体增强筋系统的总体概念,使用集中载荷(长2″、直径0.25″的柱销)以及分散载荷(10平方英寸的圆板)以弯曲载荷的方式测试市售纤维增强水泥板。以同样的纤维增强水泥板作为板材料制造强化的类水泥板并测试相同的性能。以在两个(2)增强筋之间施加集中载荷,再在一个(1)增强筋中心施加集中载荷的方式来测试强化的类水泥板。
测试结果表明,强化板失效载荷以及弯曲韧性有强烈的提高。应注意到增强筋并未以任何方式优化以提供特定的性能目标,而仅将其装配以确认总体概念。
表#1显示的是在不同系统中集中柱销载荷弯曲结果的比较。在此表中,强度及刚度值被标准化为类水泥板的值,术语“2增强筋”代表集中载荷位于两个(2)增强筋之间,并且术语“1增强筋”代表集中载荷位于一个(1)增强筋的中心。
表#1集中载荷下,市售类水泥板和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强化类水泥板的比较。
表#2表现的是市售类水泥板和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强化类水泥板的分散载荷弯曲结果的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分散表面大于增强筋之间的距离,因此不必要区分“2增强筋”和“1增强筋”。
表#2分散载荷下,市售类水泥板和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强化类水泥板的比较。
该轻质增强筋解决方案的优点归因于轻质增强筋构件的高弯曲强度值,这是由以下事实引起的,根据本发明的全部轻质模块式类水泥板为一个单一实体,因为增强筋格栅坚固地附着于类水泥板上,并且因此所有内部和外部应力以及载荷都从类水泥板传递至增强筋格栅的全部组件上。因而可以将该轻质模块式类水泥板用于墙壁以及地板、楼板材料、墙壁、天花板或屋顶。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式类水泥板是轻的、廉价的、耐用的、可紧凑存放的、坚固的。模块式类水泥板/瓦还可提供在为将电工和其它安装设备嵌入其中的开口。
如前所述,本发明有利地提供一种建造与市售类水泥板/瓦相比具有更高的弯曲韧性以及重量减轻多倍的轻质类水泥板/瓦的方法。此板/瓦多种尺寸的设计可具有许多应用,包括外部楼板材料、桥板材料、地板材料、外部或内部的墙壁板、屋顶材料,或其它传统和新颖的建筑应用。建造的本质是,集成在下方的增强筋格栅支撑水泥表面层(可使用木质纤维或其它材料增强)以降低水泥表面层的总重量和厚度,同时有效的承担施加在其上的应力和载荷。
虽然在此展示并描述了视作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作出多种改变和调整,并且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真实范围的情况下,等同物可替换其中的组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采纳本发明的教导进行所有这样的调整以达到具体情况。因此,本发明不拟限制于所公开的多种示例实施方案,但是本发明包括所有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方案。在权利要求中,装置加功能条款拟涵盖实现所述功能的在此描述的结构,并且不仅是结构等同物,还可以是等同结构。因此,虽然钉子和螺钉可能不是结构等同物,因为钉子使用圆柱体表面将木质零件固定到一起,而螺钉使用的是螺旋表面,但是在固定木质零件的情况下,钉子和螺钉可以是等同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板或瓦,包括类水泥板;以及置于类水泥板下方的增强筋格栅,用以吸收或传递施加于类水泥板上的应力和载荷以及降低板的总重量和厚度,同时提高板的韧性和弯曲强度。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类水泥板由纤维增强的水泥、混凝土或石膏制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类水泥板由混合于类水泥材料中的木质纤维制成。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类水泥板由夹在纤维增强的水泥、混凝土或石膏层之间的总体平坦的石膏芯形成。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增强筋格栅由冲压成帽形截面单件的金属片制成,其具有多个置于类水泥板上的增强筋以加强类水泥板的韧性和弯曲强度。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附着在类水泥板上的精整表面或层以提供装饰及耐久性能。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取决于技术要求和具体的应用,增强筋格栅在壁厚、高度以及样式方面具有多种尺寸。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具有以点焊或以其它方式附着在法兰上的多孔金属网片的增强筋格栅,是通过在将类水泥材料浇铸成板形以固化时,将增强筋格栅的上表面嵌入形成类水泥板的类水泥材料中而连接到类水泥板上的。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增强筋格栅通过固定件连接到类水泥板。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增强筋格栅通过粘结剂连接到类水泥板。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增强筋格栅由冲压成帽形截面单件的金属片制成,其具有多个置于类水泥板上的增强筋以加强类水泥板的韧性和弯曲强度,所述增强筋由空心通道分开,每个空心通道都包括连接装置以通过舌键和沟槽的互锁连接附着到另一个类水泥板。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增强筋格栅包括穿孔,当增强筋格栅通过形成并增强类水泥板的类水泥材料的固化而进行连接时,通过点焊或其它方法附着在法兰上的多孔金属网片用于加强增强筋格栅和类水泥板之间的结合。
13.一种建筑用板或瓦,包括由类水泥材料制成的板;形成于板下方的增强筋系统以提高板的弯曲韧性并提供将板附着到建筑结构的机构;以及施用于类水泥板的上精整层,以为板/瓦表面提供装饰和耐久性能;其中类水泥板、增强筋系统和上精整层相互整体结合形成用于模块式建筑的单件。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建筑用板或瓦,其特征在于类水泥材料由纤维增强的水泥、混凝土或石膏构成。
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建筑用板或瓦,其特征在于板可由夹在纤维增强的水泥、混凝土或石膏层之间的总体平坦的石膏芯构成。
16.权利要求13所述的建筑用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增强筋系统是由冲压成帽形截面的金属片制成的增强筋格栅,其具有置于类水泥材料上的多个增强筋以吸收施加在板上的应力和载荷。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筑用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取决于技术要求和具体的应用,增强筋格栅在壁厚、高度和样式方面具有多种尺寸。
18.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筑用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当将类水泥材料浇铸成板形以固化时,增强筋格栅通过将增强筋系统的上表面嵌入类水泥材料而连接到板。
19.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设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增强筋格栅通过固定件连接到板。
20.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设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增强筋格栅通过粘结剂连接到板。
21.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设板或瓦,其特征在于增强筋格栅在其法兰上包含穿孔,当增强筋格栅通过类水泥材料的固化而进行连接时,该穿孔用以加强增强筋格栅和板之间的结合。
22.一种制造类水泥板/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由纤维增强的水泥、混凝土或石膏构成的类水泥材料成形为板;提供由冲压成帽形截面的金属片制成的、位于板下方的增强筋格栅以提高板/瓦的弯曲韧性;以及对类水泥板施加上精整层以提供板/瓦的装饰及耐久性能。
23.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将类水泥材料浇铸成板/瓦形以固化时,将增强筋格栅的上表面嵌入板下方的类水泥材料中。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轻质类水泥板/瓦,与常规建筑板相比,其具有增高的弯曲韧性和较轻的重量。类水泥板由类水泥表面(可由木质纤维或其它材料增强)以及在下方将其支撑以吸收应力和载荷的集成增强筋格栅构成。
文档编号E04F15/08GK1678803SQ03820442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9日
发明者萨安·H·布伊 申请人:萨安·H·布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