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2.45GHz电磁波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4613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屏蔽2.45GHz电磁波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电磁波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屏蔽2.45GHz电 磁波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随着现代社会众多电器设备的普及应用,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以 及对附近电子仪器造成的干扰等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在电磁波频谱的ISM (工 业、科学和医学)使用频带,2.45GHz是一个特殊的频段,它在全球范围内无须 特许、向公众自由开放,因而是使用率最高的电磁波频段之一,同时也是最为 繁忙的使用频段。由于常见的微波炉等家用电器、无绳电话、汽车开门器、蓝 牙技术等都集中应用于该频段,因此,不可预测的电磁波干扰问题就成为实际 应用中最大的困扰。另外,长期接触2.45GHz微波将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 此结论早已经被医学实验所证实。利用电磁屏蔽材料对电磁波辐射的反射、吸收和衰减作用,使得2.45GHz 频段电磁辐射场源所产生的电磁能流不进入被屏蔽区域,这是阻断电磁波辐射 以降低其对人体危害、消除电磁干扰的有效措施。金属薄膜等良导体是常用的 电磁屏蔽材料,但可见光无法透过,因而大多应用于不需要透明视窗的场合。 而既能满足屏蔽2.45GHz频段电磁波,又能实现对可见光高透过的透明电磁屏 蔽材料,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现有的针对2.45GHz频段的电磁屏蔽透明材料大多采用金属箔、 穿孔金属箔、金属网、金属纤维和经过电镀处理的有机、无机纤维等,其中以 金属网屏蔽最有代表性。金属丝网结构虽有足够的屏蔽效能,但其体积大、重 量大、透明度差且存在绕射光栅等问题,而金属材质本身还存在易于氧化、长 时间使用下网格点处高频接触容易断开等严重影响产品寿命的问题。此外,也 有采用金属氧化物导电膜(如氧化铟锡ITO等)作为透明电磁屏蔽材料,其 透光度虽好,但对30MHz以上高频波段的电磁波屏蔽效能较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在2.45GHz频段具有高电磁波屏蔽效果(>30dB), 同时对可见光有高透过率(>70%)的特种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屏蔽2.45GHz电磁波的玻璃,在白玻衬底上自下而上依次沉积有 第一硫化锌薄膜层、金属银薄膜层和第二硫化锌薄膜层。为了使光、电、磁性能控制在最佳状态,以实现综合功能的匹配,通常控制第一、第二硫化锌薄膜层的厚度分别为30-60nm,金属银薄膜层的厚度为 10-23nm。屏蔽2.45GHz电磁波玻璃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是电子束蒸发原位多层膜沉积 法,具体步骤如下1) 以白玻玻璃作为镀膜衬底,清洗后放入电子束蒸发工作室,工作室抽真空, 通入Ar气体,用离子轰击再次清洁衬底表面;2) 加热衬底温度至10(TC,用电子束蒸发在衬底上蒸镀硫化锌薄膜,控制工 作室真空度1.6-2.5X10—3pa,束流10 40mA,沉积速率3 9埃/秒;3) 关闭工作室加热装置,待冷却至室温后,用电子束蒸发蒸镀金属银薄膜, 控制工作室真空度3-9.2xl(T4Pa,束流80 500mA,沉积速率2 3埃/秒;4) 将上述镀膜玻璃再次加热至10(TC,用电子束蒸发在金属银薄膜层表面蒸 镀硫化锌薄膜,控制工作室真空度1.6-2.5Xl(^Pa,束流10 40mA,沉积速率3 9埃/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玻璃对2.45GHz频段电磁波屏蔽效果>30犯,同时对可见光透过率 >70%,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磁波频谱的ISM (工业、科学和医学)使用频带 中使用率最高的2.45GHz频段,尤其是该频段的透明视窗领域,如家用电器中 的微波炉门等。传统2.45GHz频段电磁波屏蔽玻璃多采用玻璃夹层金属丝网结构,其重量 大而透明度差。本发明中的第一硫化锌薄膜层、金属银薄膜层和第二硫化锌薄 膜层依次沉积在单片玻璃上,外观轻巧漂亮、透明度高。


图1是本发明的屏蔽2.45GHz电磁波玻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的屏蔽2.45GHz电磁波的玻璃是在白玻衬底1上自下而上 依次沉积有第一硫化锌薄膜层2、金属银薄膜层3和第二硫化锌薄膜层4。 实施例11)采用3mm白玻玻璃作为镀膜衬底,先用专用的玻璃清洗液浸泡清洗,再置 于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振荡清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最后用清洁的热空 气吹干,放入电子束蒸发工作室,在10-spa本底真空下,通入Ar气体,用离子轰 击再次清洁衬底表面,离子轰击电压1.4kV,轰击电流90mA,轰击时间为10min。2) 加热衬底温度至10(TC,用电子束蒸发在衬底上蒸镀硫化锌薄膜,控制工 作室真空度1.6Xl(^Pa,束流10mA,沉积速率9埃/秒3) 关闭工作室加热装置,待冷却至室温后,用电子朿蒸发蒸镀金属银薄膜, 控制工作室真空度9.2xl(T4Pa,束流500mA,沉积速率3埃/秒;4) 将上述镀膜玻璃再次加热至10(TC,用电子束蒸发在金属银薄膜层表面蒸 镀硫化锌薄膜,控制工作室真空度2.5Xl(^Pa,束流40mA,沉积速率9埃/秒;本例制得的镀膜玻璃,其两层硫化锌薄膜的厚度分别为40nm,金属银薄膜 厚度18nm。测试性能如下:方块电阻30/口,可见光透过率79%, 2.45GHz电磁波 屏蔽效率31dB。实施例21) 采用3mm白玻玻璃作为镀膜衬底,先用专用的玻璃清洗液浸泡清洗,再置 于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振荡清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最后用清洁的热空 气吹干,放入电子束蒸发工作室,在10'spa本底真空下,通入Ar气体,用离子轰 击再次清洁衬底表面,离子轰击电压2.5kV,轰击电流180mA,轰击时间为16min。2) 加热衬底温度至10(TC,用电子束蒸发在衬底上蒸镀硫化锌薄膜,控制工 作室真空度2.5X10-Spa,束流40mA,沉积速率9埃/秒;3) 关闭工作室加热装置,待冷却至室温后,用电子束蒸发蒸镀金属银薄膜, 控制工作室真空度6xlO'4Pa,束流200mA,沉积速率2.4埃/秒;4) 将上述镀膜玻璃再次加热至10(TC,用电子束蒸发在金属银薄膜层表面蒸 镀硫化锌薄膜,控制工作室真空度2.0X10^Pa,束流20mA,沉积速率3埃/秒;本例制得的镀膜玻璃,其第一硫化锌薄膜厚度50nm,银薄膜厚度21nm, 第二硫化锌薄膜厚度59nm。测试性能如下:方块电阻2.4Q/口,可见光透过率71X, 2.45GHz电磁波屏蔽效率37dB。实施例31) 采用3mm白玻玻璃作为镀膜衬底,先用专用的玻璃清洗液浸泡清洗,再置 于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振荡清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最后用清洁的热空 气吹干,放入电子束蒸发工作室,在10'spa本底真空下,通入Ar气体,用离子轰 击再次清洁衬底表面,离子轰击电压2.0kV,轰击电流120mA,轰击时间为13min。2) 加热衬底温度至10(TC,用电子束蒸发在衬底上蒸镀硫化锌薄膜,控制工 作室真空度2.0X10,a,束流20mA,沉积速率6埃/秒;3) 关闭工作室加热装置,待冷却至室温后,用电子束蒸发蒸镀金属银薄膜, 控制工作室真空度3.0xlO_4Pa,束流80mA,沉积速率2.0埃/秒;4)将上述镀膜玻璃再次加热至10(TC,用电子束蒸发在金属银薄膜层表面蒸 镀硫化锌薄膜,控制工作室真空度2.4Xl(^Pa,束流30mA,沉积速率5埃/秒;本例制得的镀膜玻璃,其第一硫化锌薄膜厚度58nm,银薄膜厚度21nm, 第二硫化锌薄膜厚度58nm。测试性能如下:方块电阻2^A:,可见光透过率75%, 2.45GHz电磁波屏蔽效率43dB。
权利要求
1. 一种屏蔽2.45GHz电磁波的玻璃,其特征是在白玻衬底(1)上自下而上依次沉积有第一硫化锌薄膜层(2)、金属银薄膜层(3)和第二硫化锌薄膜层(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2.45GHz电磁波的玻璃,其特征是第一、第二 硫化锌薄膜层的厚度分别为30-60nm,金属银薄膜层的厚度为10-23n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2.45GHz电磁波玻璃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 以白玻玻璃作为镀膜衬底,清洗后放入电子束蒸发工作室,工作室抽真空, 通入Ar气体,用离子轰击再次清洁衬底表面;2) 加热衬底温度至10(TC,用电子束蒸发在衬底上蒸镀硫化锌薄膜,控制工 作室真空度1.6-2.5X10,a,束流10 40mA,沉积速率3 9埃/秒;3) 关闭工作室加热装置,待冷却至室温后,用电子束蒸发蒸镀金属银薄膜, 控制工作室真空度3-9.2xl(y4Pa,束流80 500mA,沉积速率2 3埃/秒; 4) 将上述镀膜玻璃再次加热至100'C,用电子束蒸发在金属银薄膜层表面蒸 镀硫化锌薄膜,控制工作室真空度1.6-2.5X10-Spa,束流10 40mA,沉积速率3 9埃/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屏蔽2.45GHz电磁波的玻璃,在白玻衬底上自下而上依次沉积有第一硫化锌薄膜层、金属银薄膜层和第二硫化锌薄膜层。采用电子束蒸发原位多层膜沉积法制备。本发明的玻璃对2.45GHz频段电磁波屏蔽效果>30dB,同时对可见光透过率>70%,制品重量轻、结构简单,其综合性能超越常规的金属丝网夹层玻璃。可广泛应用于使用率最高的2.45GHz频段,尤其是该频段的透明视窗领域,如家用电器中的微波炉门等。
文档编号C03C17/36GK101265037SQ20081006090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5日
发明者刘化文, 平柏战, 张溪文, 金朝良 申请人:杭州钱塘江特种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