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车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44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载车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的汽车载车盘,该载车盘既可适用于横移式载车 盘,又可适用于升降式载车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停车库的载车盘结构多数为框架结构,该框架一般由左边梁、右边梁 以及设置在左边梁和右边梁之间的横档组成,并且框架结构在左边梁和右边梁之间还铺设 有横向设置的整体式车位板,车辆即停放在车位板上。但是,现有载车板结构的缺点是停 放车辆的车位板是跨设在左边梁、右边梁之间,车位板的跨度较大,因此需要用到的材料较 厚,一般均采用2mm厚的钢板制作,耗材多、成本高。为了解决车位板过厚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专利号为ZL200720018846. 3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用于立体停车设备的下载车板》则公开了这样一种载车板结构,该载车 板其包括平台以及设置在平台两侧的边纵梁,平台的前端安装有从动轮,后端安装有主动 轮,平台由多根平行排列的横梁构成,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平台两侧的边纵梁固定连接,横梁 与边纵梁垂直。本专利以市场上常见、易购的“C”形的型钢为主要原料,虽然能有大幅度降 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同时也减轻了重量、提高了承载能力。上述专利由于车位板(由多根 平行排列的横梁组成)采用了 C形型钢为原料,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减轻车位板的重量,但 是,车位板仍是采用整体式结构,即每根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平台两侧的边纵梁固定连接,车 位板跨度仍然较大,为了保证承载重量,车位板不可能做的太薄,而且,车位板上没有设置 导向梁,当停放的车辆驶进立体车库的车位时,车辆很容易偏离中间直线方向,造成车辆在 载车盘上斜置停放的状态,当车辆驶离载车盘时就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显著 节省原材料且重量更轻的载车盘,该载车盘还能对驶入车位的车辆起到有效地引导作用, 保证车辆处于正确的停放方位。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载车盘,包括有底框,该底 框由相互平行设置的左边梁、右边梁以及设置在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之间的横梁组成,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沿所述底框纵向设置的辅助架,该辅助架位于所述底框的中央位置且 分别平行于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所述辅助架和所述左边梁之间铺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车 位板,所述辅助架和所述右边梁之间铺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车位板,并且,所述第一车位板 的一端和所述左边梁垂直固定,该第一车位板的另一端和所述辅助架相对于所述左边梁一 侧设置的侧边垂直固定,所述第二车位板的一端和所述右边梁垂直固定,该第二车位板的 另一端和所述辅助架相对于所述右边梁一侧设置的侧边垂直固定。为了提高辅助架的强度和刚性,辅助架优选地采用框架式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 辅助架包括有沿纵向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引导梁,两个所述引导梁的前端之间通过
3横向设置的前横档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引导梁的后端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后横档固定连 接,并且,两个所述引导梁的中部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设置的中间横档相连。为了确保辅助架能够更好地和底框配合安装,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横梁包括有 前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的正面形成一斜坡且该前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 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的前端,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的后 端,所述中横梁设置在所述底框的中部并分别和所述左边梁、右边梁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 所述引导梁在对应所述中横梁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大小与该中横梁的宽度相适配的凹槽,所 述中横梁卡设在所述凹槽内。于是,辅助架在引导梁上开出的凹槽能够和底框的中横梁相 卡配,使得辅助架的底面能够和底框的底面相平齐,使得辅助架和底框的结合更为紧密,两 者之间的定位安装更为方便可靠。为了避免车辆的轮胎内侧在驶入车位时和辅助架的棱边发生刮擦,所述前横档和 所述引导梁在垂直相交的边角顶部形成有第一斜面,每一所述第一斜面上固定套设有内防 损封头。内防损封头可以采用塑料注塑成型,直接套在第一斜面上,拆卸和安装方便,有效 地起到保护车辆轮胎的目的。为了保持辅助架的清洁,防止停在上一层载车盘上的车辆通过辅助架的空隙而将 车辆底盘上的机油或灰尘滴入到停在下一层载车盘上的车辆上,所述的辅助架上还铺设有 遮油板,所述的遮油板上具有多个沿纵向开设且间隔布置的梯形槽。梯形槽具有积聚和导 向的作用,能够更加方便遮油板的清洁。考虑到对车辆轮胎的外侧的保护,作为优选,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的前端分别成 型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上固定套设有外防损封头。相对于内防损封头 而言,外防损封头能够避免车辆的轮胎外侧在驶入车位时和底框的左边梁或右边梁的棱边 发生刮擦。为了平衡载车盘在车辆重力作用下的变形量,防止底框变形,所述底框的两侧分 别设置有第一张紧机构,每一所述的第一张紧机构包括有位于所述左边梁或右边梁的外侧 且沿纵向设置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支承于固定连接在所述左边梁或右边梁的外侧 两端的支撑件中,并且,所述拉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且分别连接有限位在对应所述支撑件 中的张紧螺母。通过调节张紧螺母,可以将拉杆拉紧,从而使的拉杆作用在底框的边梁上产 生一定的变形量,该边梁的变形量正好和载车盘受到车辆重力作用的变形量相平衡,使得 载车盘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处于平稳状态,保证载车盘整体的几何精度与形位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载车盘在车辆运行中的平稳性,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底框的底 部还具有第二张紧机构,所述第二张紧机构设置在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前横梁之间,该第二 张紧机构包括有两根相互倾斜设置的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并且,所述第一斜拉杆和 第二斜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母,其中,所述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的一端分别 固定于所述前横梁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斜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边梁上,所述 第二斜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右边梁上。可以通过施加于拉杆上的调节螺母的扭矩 来调整拉杆的拉力,从而调节载车盘前部的变形量,确保载车盘前部的局部刚度与形位精 度,防止车辆在驶入或开出车位时对载车盘前部压力作用而造成载车盘的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载车盘的底框上设置有辅助架,停 放车辆的车位板是跨设在底框的边梁和辅助架之间,跨度较小,需用材料较薄,可以采用
41. 6mm的钢板制作,使得载车盘的重量同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轻四分之一左右,能够显著节 省原材料,大大降低成本;而且,载车盘通过辅助架、车位板和底框连成一个整体,辅助架位 于底框的中央位置,使得载车盘的整体刚度大大增加,提高了承载能力;另外,辅助架还能 够起到导向作用,在车辆驶入车位时,车辆的左右轮胎能够分别沿着辅助架两侧的引导梁 进入车位,避免车辆驶入过程中的方向偏移,保证车辆停放在正确方位,使得车辆在驶离时 更为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正面)。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反面)。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央辅助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所示II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载车盘包括有一 底框1,底框1由相互平行设置的左边梁11、右边梁12以及设置在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 之间的横梁组成,横梁包括有前横梁13、中横梁14和后横梁15,其中,前横梁13的正面倾 斜而形成一斜坡,在车辆驶入载车盘时能够沿着该斜坡驶入和驶出,使得车辆的进出更加 平稳,前横梁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前端,后横梁15的两端分 别固定连接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后端,中横梁14设置在底框1的中部,并且,中横梁14 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中部。在底框1的中央位置还具有一沿底框1的纵向设置的辅助架2,该辅助架2和底框 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辅助架2呈一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包括有沿纵向左右间隔设置 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引导梁21,两个引导梁21的前端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前横档22固定连 接,两个引导梁21的后端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后横档23固定连接;两个引导梁21的之间又通过多个横向设置的中间横档24相连,并且,两个引导梁 21在对应底框1的中横梁14位置还分别开设有大小与该中横梁14的宽度相适配的凹槽 211,中横梁14能够正好卡设在凹槽211内,使得辅助架2的底面能够和底框1的底面相平 齐;在位于辅助架2左侧的引导梁21和底框1的左边梁11之间铺设有横向设置的第 一车位板31,第一车位板31的一端和左边梁11垂直固定,该第一车位板31的另一端和所 述辅助架2相对于该左边梁11 一侧设置的引导梁21垂直固定;在位于辅助架2右侧的引 导梁21和底框1的右边梁12之间铺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车位板32,第二车位板32的一端 和所述右边梁12垂直固定,该第二车位板32的另一端和所述辅助架2相对于该右边梁12 一侧设置的引导梁21垂直固定;于是,用于停放车辆的车位板分成两截并且各自横跨设置 于边梁和与该边梁相对应的引导梁21之间,车辆驶入载车盘后轮胎分别停放于辅助架2两
5侧的车位板上,由于每块车位板的跨度较小,在同等承载能力下只需用较薄材料制成,可以 直接采用1. 6mm的钢板制作,使得载车盘的重量大大减轻(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减轻四分之 一),成本显著降低。为了防止停放在载车盘上的车辆所带的油滴或灰尘透过辅助架2的空隙掉落到 载车盘内部,辅助架2上还铺设有遮油板4,遮油板4表面形成凹凸结构,即遮油板4上形成 有多个沿纵向开设且间隔布置的梯形槽41,梯形槽41能起到导向和灰尘积聚的作用,还能 够方便遮油板4的清洁,遮油板4可以为整一块,也可以为几块拼接而成。为了防止车辆在驶入或驶出载车盘时,轮胎的内外侧碰到底框1或辅助架2的侧 棱而被刮擦受损,辅助架2的前横档22和引导梁21在垂直相交的边角顶部各形成有第一 斜面51,每个第一斜面51上固定套设有能与该第一斜面51相适配的塑料内防损封头52, 而底框1在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前端分别成型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二斜面(图中未示), 第二斜面上固定套设有能与第二斜面相适配的塑料外防损封头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车盘结构既可以适用于横移式载车盘,又可适用于升降式 载车盘;特别地,考虑到升降式载车盘在升降运行过程中,因为载荷不均勻和受到重力加速 度的作用容易产生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变形,而边梁的变形又会引起载车盘盘体的整 体变形,为了减少载车盘的变形和扭曲,还可以在升降式载车盘上设置有张紧机构。当升降式载车盘做升降运动时,载车盘容易受到向下的压力,为了防止载车盘受 压变形,在底框1的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机构,该第一张紧机 构能够给载车盘一个预紧力,该预紧力正好和载车盘受压后的压力相平衡,从而防止载车 盘变形;第一张紧机构包括有位于左边梁11或右边梁12的外侧且沿纵向设置的拉杆61, 拉杆61的两端支承在支撑件63中,支撑件63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边梁11或右边梁12的外 侧两端(支撑件63可以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于左边梁11或右边梁12上),并 且,拉杆61的两端具有螺纹且分别连接有可调节的张紧螺母62,张紧螺母62限位于相应的 支撑件63之中,调节张紧螺母62,使得拉杆61两端受力而向上拱起并同时作用于支撑件 63上,进而使得边梁向上拱起,当车辆驶入载车盘时,载车盘收到车辆向下压力后的变形量 能够正好和边梁向上拱起的变形量相平衡,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载车盘的变形。考虑到升降式载车盘上的车辆在进入或驶出载车盘时,载车盘的前部受力变形较 大,为了防止载车盘的局部变形,提高载车盘的刚性,在底框1的底部还具有第二张紧机 构,第二张紧机构设置在由中横梁14、前横梁13、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围成的矩形框架结 构内,该第二张紧机构包括有两根相互倾斜设置的第一斜拉杆71和第二斜拉杆72,其中, 第一斜拉杆71和第二斜拉杆72的一端通过连接片分别固定于前横梁13的中部位置,第一 斜拉杆7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在左边梁11上,第二斜拉杆7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 片固定连接在右边梁12上,而且,第一斜拉杆71和第二斜拉杆72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调 节螺母,通过调节螺母的松紧调整,可以调节第一斜拉杆71和第二斜拉杆72的拉力大小, 使得载车盘的边梁能够产生一定的强制变形,而该强制变形量的大小可以和载车盘受力后 的变形量相平衡,从而可以确保载车盘前部的局部刚度和形位精度,使得载车盘上的车辆 在升降运行过程中处于平稳状态,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本实施例在载车盘的底框1上设置了辅助架2,车位板铺设在辅助架2和底框1的边梁之间,左边梁11、右边梁12、辅助架2、底框1以及遮油板4之间固定组合为一整体, 不仅减小了车位板的跨度,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和重量,还大大提高了载车盘的整体刚 度,辅助架2本身还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车辆在驶入载车盘时,位于两侧的车胎在辅助架2 的引导梁21作用下前进,保证车辆前行的方向,避免车辆停车方向的偏移,也方便了车辆 再次从载车盘中驶出,使得停放车辆更为简单和省时省力。
权利要求一种载车盘,包括有底框(1),该底框(1)由相互平行设置的左边梁(11)、右边梁(12)以及设置在所述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之间的横梁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沿所述底框(1)纵向设置的辅助架(2),该辅助架(2)位于所述底框(1)的中央位置且分别平行于所述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所述辅助架(2)和所述左边梁(11)之间铺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车位板(31),所述辅助架(2)和所述右边梁(12)之间铺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车位板(32),并且,所述第一车位板(31)的一端和所述左边梁(11)垂直固定,该第一车位板(31)的另一端和所述辅助架(2)相对于所述左边梁(11)一侧设置的侧边垂直固定,所述第二车位板(32)的一端和所述右边梁(12)垂直固定,该第二车位板(32)的另一端和所述辅助架(2)相对于所述右边梁(12)一侧设置的侧边垂直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架(2)包括有沿纵向间隔 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引导梁(21),两个所述引导梁(21)的前端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前 横档(2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引导梁(21)的后端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后横档(23)固定连 接,并且,两个所述引导梁(21)的中部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设置的中间横档(2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有前横梁(13)、中横梁 (14)和后横梁(15),所述前横梁(13)的正面形成一斜坡且该前横梁(13)的两端分别固定 连接所述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前端,所述后横梁(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左 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后端,所述中横梁(14)设置在所述底框(1)的中部并分别和 所述左边梁(11)、右边梁(12)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引导梁(21)在对应所述中横梁 (14)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大小与该中横梁(14)的宽度相适配的凹槽(211),所述中横梁(14) 卡设在所述凹槽(2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档(22)和所述引导梁(21)在 垂直相交的边角顶部形成有第一斜面(51),每一所述第一斜面(51)上固定套设有内防损 封头(5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载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架(2)上还 铺设有遮油板(4),所述的遮油板(4)上具有多个沿纵向开设且间隔布置的梯形槽(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边梁(11)和右边梁(12)的前 端分别成型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上固定套设有外防损封头(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 张紧机构,每一所述的第一张紧机构包括有位于所述左边梁(11)或右边梁(12)的外侧且 沿纵向设置的拉杆(61),所述拉杆(61)的两端分别支承于固定连接在所述左边梁(11)或 右边梁(12)的外侧两端的支撑件(63)中,并且,所述拉杆(61)的两端设置有螺纹且分别 连接有限位在对应所述支撑件中的张紧螺母(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底部还具有第二张紧 机构,所述第二张紧机构设置在所述中横梁(14)和所述前横梁(13)之间,该第二张紧机 构包括有两根相互倾斜设置的第一斜拉杆(71)和第二斜拉杆(72),并且,所述第一斜拉杆 (71)和第二斜拉杆(7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母,其中,所述第一斜拉杆(71)和第二 斜拉杆(7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前横梁(13)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斜拉杆(71)的另一 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边梁(11)上,所述第二斜拉杆(7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右边梁 (12)上。
专利摘要一种载车盘,包括由相互平行设置的左边梁、右边梁以及设置在左边梁和右边梁之间的横梁组成的底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辅助架,辅助架位于底框的中央位置且分别平行于左边梁和右边梁,辅助架和左边梁之间铺设有第一车位板,辅助架和右边梁之间铺设有第二车位板,第一车位板的一端和左边梁垂直固定,该第一车位板的另一端和辅助架相对于左边梁一侧设置的侧边垂直固定,第二车位板的一端和右边梁垂直固定,该第二车位板的另一端和辅助架相对于右边梁一侧设置的侧边垂直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载车盘的底框上设置有辅助架,车位板跨度较小,需用材料较薄,显著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还能避免车辆驶入过程中的方向偏移,保证车辆停放在正确方位。
文档编号E04H6/18GK201730369SQ20102025898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9日
发明者朱建华 申请人:朱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