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42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拆除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角模板元件的拆除模板装置,该角模板元件在两侧上能与分别另一个模板元件相连接,其中,在角模板元件中支承了能垂直地运动的拉杆,该拉杆能通过多个铰链杠杆这样与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相联接,使得这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能通过拉杆的垂直运动而相对于角模板元件运动。
背景技术
这种拆除模板装置已由现有技术已知并且特别被使用在井道模板中,例如,该井道模板可以用于以混凝土制造电梯井道。这种井道模板由外井道模板和内井道模板构成,这两个井道模板在其间形成了一个填充了混凝土的容积。外井道模板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向外进行运动而从硬化的混凝土上脱离,而内井道模板从硬化的混凝土上的脱落更为复杂。 在此情况下,内井道模板的不同部段由此必须同时或相继地彼此向内运动,从而使得内井道模板的周长变小并且由此能实现其与硬化的混凝土上的脱离。随后可以借助起重机悬挂装置从完全固化的、上方敞开的井道中拉出该以此方式脱离的内井道模板。如上面已经描述地,存在一种带有角模板元件的内井道模板,在其中,能垂直运动的拉杆操作着铰链杠杆,该铰链杠杆被用于使内井道模板的各个部段向内运动。这种拆除模板装置的缺陷在于这样的事实,即仅仅可以通过转轴的旋转运动而触发拉杆的垂直运动,其中,用于转轴的作用点通常处在角模板元件的上端部区域中。这以经济上不利的方式导致了,即必须暂时提供、安装和拆卸作为单独部件的转轴。此外不利的是,即装配和操作该转轴的人员必须首先攀爬到内井道模板上,这一方面又导致了高昂的费用并且另一方面导致存在坠落的危险。特别是存在以下缺陷,即,当多个、例如三个上下相叠地布置的井道模板彼此相联接时,由于在此情况下只能在最上面的模板的上端部区域上操作转轴,所以这自然额外提高了费用和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这样改进一种拆除模板装置,使得该拆除模板装置可以费用尽可能低地并且尽可能无危险地从硬化的混凝土上脱离。通过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拆除模板装置实现该目的。特别可这样实现该目的,即,拉杆为了触发拉杆的垂直运动而具有能与拉杆一同垂直地和线性地运动的、用于杠杆的作用面;和/或能与拉杆一同垂直地和线性地运动的、用于牵引链的联接区域。根据本发明,拉杆以及与其相连接的铰链杠杆的运动也就不再需要通过出于此目的而设置在拉杆上的转轴的旋转运动来实现。更确切地说,根据本发明能这样使拉杆垂直地、仅仅线性地,优选地向上进行运动,即,借助杠杆使固定设置在拉杆上的作用面在垂直的方向上线性地运动,或借助牵引链使固定地装配在拉杆上的联接区域在垂直的方向上线性地运动。也就是说通过从一开始便为拉杆构造有所述的作用面和/或所述的联接区域来省去在现有技术中必须设置在角模板元件的上端部区域上的转轴。由于施加在根据本发明的拉杆上的操作力已经通过作用面或联接面线性地作用在拉杆最终应该沿其运动的方向上,所以根据本发明由此也不再需要将转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拉杆的线性运动。另外,根据本发明也不必如迄今根据现有技术在使用转轴的情况中那样将作用面或联接区域设置在角模板元件的上端部区域中。而可以也将作用面和/或联接区域设置在拉杆的其它位于下方的区域上。特别可以将作用面设置在向下非常远的位置上,使得处在地面上的人员可以舒适地操作装配在作用面上的杠杆。相应地可以将联接区域布置在拉杆的这样的高度上,使得处在地面上的人员同样可以舒适地将牵引链或起重机悬挂装置悬挂在联接区域上。由此,无论是对于这种悬挂行为,还是对于杠杆的操作而言都不再需要攀爬到内井道模板上,从而完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迄今为止一直存在的坠落的危险。此外,由于省去了攀登装置和不再需要装配转轴,由此减少了费用支出,从而实现了显著的经济优势。常用的内井道模板具有四个角模板元件,根据本发明这些角模板元件可以分别被构造有用于位于其各自的拉杆的区域中的牵引链的联接区域。这四个拉杆的联接区域在此原则上分别处在相同的高度上。由于所有四个这种联接区域均设置在内井道模板的所有四个角部区域中的相同高度上,并且所有联接区域与内井道模板的中点或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彼此是等大的,所以可以以优选的方式使用带有四个彼此等长的链条部段的起重机的标准悬挂装置来抬起被拆除模板的内井道模板,这实现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与此相反地,在由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内井道模板中并不是这样,这是因为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与角部区域间隔地装配起重机悬挂装置。有利的是在每个拉杆上既设置有用于杠杆的作用面,又设置有用于牵引链的联接区域。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相对较大的杠杆力来使得内井道模板脱离固化的壁,在各种情况下该杠杆力均足够克服在固化之后存在于固化的壁和内井道模板的模板外壳之间的高附着力。在该脱离工序之后,随后可以借助起重机悬挂装置实现内井道模板的各个元件的向内运动,该起重机悬挂装置被装配在拉杆的联接区域上。所述的杠杆对于该进一步的运动而目不再是必需的。由此可以单独借助所述的杠杆,在不使用起重机的情况下实现内井道模板与固化的壁的分离,其中,在完全实现了脱离工艺之后,可以使内井道模板的元件进一步向内运动并且借助起重机可以将以这种方式使其周长变小的内井道模板抬起。用于杠杆的作用面以有利的方式设置在用于牵引链的联接区域的下面。可以通过将作用面大概设置在杠杆使用人员的膝盖高度上来实现杠杆的特别良好的操纵性,并且通过使联接面大概处在牵引链操纵人员的胸部高度上来舒适地将牵引链悬挂在联接区域中。优选地,用于杠杆的作用面与角模板元件的下端部之间的间隔小于Im和/或用于牵引链的联接区域与角模板元件的下端部之间的间隔小于2m、特别是大约I. 5m。根据本发明的角模板元件和两个其它的、与该角模板元件相连接的模板元件能这样彼此相联接,即,利用拉杆的垂直运动,首先能触发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的相对于各自的模板外壳倾斜定向的并且基本上水平地定向的运动,并且随后能触发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各自的模板外壳定向的、在角模板元件和这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在此,优选地以所述的杠杆来实现第一个相对于各自的模板外壳的倾斜定向的运动,而以所述的牵引链来实现所有其它的运动。可以通过相对较小的冲程来实现该相对于模板外壳倾斜定向的运动并且仅仅使模板外壳脱离固化的壁。在该短距离的、倾斜定向的运动之后,与固化的壁相脱离的模板外壳与该壁之间具有约为5至10mm,特别约为7mm的间距。通过较大的冲程来实现与模板外壳平行定向的运动,并且使得根据本发明的拆除模板装置的各个元件基本上垂直地运动离开固化的壁。在这个运动之后,在模板外壳和固化的壁之间的间距可以是例如大约2. 5至4cm,特别约为3. 5cm。由此有利的是模板外壳仅通过相对于固化的壁倾斜地进行短程运动,并且然后与固化的壁相垂直地运动来实现以下目的,即,在拆除模板工序中将钉入到模板外壳中的钉子基本上呈直线地从该模板外壳中拉出,由此使得该拆除模板工艺仅仅细微地损伤该模板外壳。当在现有技术中经常出现的完全倾斜地将钉子拉出或在模板外壳沿着固化的壁运动的情况下,在脱离工序开始时会对模板外壳产生明显较大的损伤。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导向滑槽来限定在角模板元件和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之间的所描述的相对运动,该导向滑槽优选地具有两个基本上彼此成角度地延伸的滑槽部段。在此,特别是平行于模板外壳延伸的滑槽部段比相对于模板外壳倾斜地延伸的滑槽部段长。该较短的滑槽部段由此负责所述的相对于模板外壳倾斜定向的运动,与此相反地,该较长的滑槽部段则控制着模板元件基本上垂直于模板外壳定向的运动。在


的范围内还将详细地阐述所述的导向滑槽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角模板元件可以具有一个基础区域和两个能相对于基础区域运动的联接板条,这些联接板条能分别与另一个模板元件刚性联接。在此,基础区域的面向两个联接板条的边棱区域分别具有沿着基础区域的高度延伸的金属的角形型材,该角形型材在角形侧边之间具有用于联接板条之一的分别一个区域的容纳区域以及与该联接板条相联接的另一个模板元件的边缘区域。在这种角形型材的角形侧边形成了角模板元件的模板外壳的区域的同时,其它角形侧边被用于将角形型材刚性地固定在角模板元件的基础区域上。在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之一相对于模板外壳倾斜定向地进行脱离固化的壁的运动的范畴中,对应于该模板元件的联接板条必须与各自的模板元件一同仅根据一定距离地运动离开固化的壁,该运动距离与形成模板外壳部段的那个角形侧边的厚度相应。然后,该联接板条可以与各自的模板元件的部段一同随后运动到位于两个角形侧边之间的容纳区域中,其中,可以平行于其它的模板元件的模板外壳来实现该运动。该角模板元件的具有一个基础区域和两个联接板条的构造方式以有利的方式使得所有能彼此相对运动的部分均处在角模板元件中,从而使得这种角模板元件或其联接板条能够以通用的方式与传统的其它模板元件相连接。由此不需要提供特殊的其它的模板元件,这提高了本发明的经济性。具有金属框架的角模板元件可以具有置于外部的模板表面,该模板表面的至少超过80%的表面部分被木质模板外壳覆盖。这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了,即正如对于例如固定辅助轨道而言所必要的那样,这种方式使得角模板元件的模板表面的大部分表面区域中均能钉入钉子。根据本发明的拉杆可以设计为拉管,其中,两个上下相叠布置的角模板元件的拉管能彼此相连接。因此能够实现将两个或多个根据本发明的拆除模板装置彼此上下叠放并且将其彼此相连接,从而使得这些拆除模板装置最终和一个唯一的拆除模板装置那样表现,该唯一的拆除模板装置随后可以总共没有问题地具有总计大约8m的高度。通过连接这些拉管,可以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的作用面和/或根据本发明的联接区域操纵最下面的角模板元件的拉杆来使得上下叠放的角模板元件的所有彼此相联接的拉杆均进行运动,从而例如可以让两个或三个上下叠放的拆除模板装置同时拆除模板。由于标准起重机悬挂装置由此可以被悬挂在最下面的拉杆上,所以与将标准起重机悬挂装置悬挂在最上面的拉杆上的情况相比,以有利的方式实现所需的更低的起重机高度。本发明不仅包括上面所阐述的拆除模板装置,而且还包括整套的在其中设置有四个角模板元件的内井道模板,其中,在两个相邻的角模板元件之间分别布置有至少另一个模板元件。在根据本发明的方式中,所有角模板元件和其它的模板元件均彼此相连接,特别是四个角模板元件的每个均分别具有带有作用面和/或联接区域的拉杆。如果不能完全根据本发明地实现内井道模板,那么仅仅置入一个单独的根据本发明的角模板元件并且在内井道模板的剩余的角部上使用固定的或传统的角模板元件也足够了。在此情况下,在操作根据本发明的角模板元件的拉杆之后,各个模板元件随后逐个地拆除模板。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了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借助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图中示出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井道模板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图I的井道模板的角部区域的细节图;图3a至d示出了根据图I和图2的内井道模板的角模板元件在拆除模板工艺中的四个不同位置;图4a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拆除模板装置在接通状态下的内侧面上的视图;图4b示出了根据图4a的角模板元件的顶面的俯视图;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拆除模板装置在断开状态下的内侧面上的视图;图5b示出了根据图5a的角模板元件的顶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井道模板10的俯视图,该井道模板由内井道模板12以及外井道模板14构成。内井道模板12和外井道模板14借助多个模板锚栓16彼此相连。井道模板10具有基本上呈矩形的外形,其中,内井道模板12和外井道模板14分别由多个角模板元件和多个其它的、沿着平面延伸的模板元件组成。在本发明的范畴中至关重要的内井道模板12由总共四个角模板元件18构成,在这些角模板元件两侧上分别邻接有其它的、沿着平面延伸的模板元件20。彼此相邻接的模板元件18,20借助适合的联接装置22彼此相连。内井道模板12和外井道模板14在其间构造出了空腔24,该空腔被用于容纳液态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硬化之后,通过拆除联接装置22和脱开外井道模板14的各个模板元件而将外井道模板14从硬化的混凝土上拆卸下来。内井道模板12的拆卸和脱离则是本发明的主题并且随后对其进行阐述。图2示出了根据图I的井道模板10的左下方的角部区域的细节图。位于该角部区域中的内井道模板12由角模板元件18构成,该角模板元件在其两个彼此背离的角部区域中分别与另一个模板元件20相连接。角模板元件18具有两个彼此垂直地延伸的模板表面26,这些模板表面分别继续延伸成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20的模板表面28。模板元件18在其两个侧边彼此邻接的那个区域中具有拉杆30,该拉杆在垂直于图2的图平面的垂直方向上基本上以角模板元件18的整个高度延伸穿过该角模板元件。在此,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拉杆30具有还将进行阐述的用于杠杆的作用面并且具有用于牵引链的联接区域32。根据本发明,带有两个其它模板元件20的角模板元件18不是刚性的,而是以运动的方式连接,下面将借助图3至图5来阐述该连接方式。
图3a至d示出了下面还将进行描述的元件的俯视图,角模板元件18通过这些元件与两个其它模板元件20相连接,其中,这些元件沿着角模板元件18的高度分布并且其它的模板元件20处也设有该元件。在图4a中,示出了四个高度区域Ii1至h4,在这些高度区域中分别存在有图3a中所示的元件。图3a示出了在其接通位置中的角模板元件18和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20,同时在这个位置中内井道模板12具有其最大周长并且固定在硬化的混凝土 34上。角模板元件18具有一个基础区域19和两个能相对于它运动的联接板条21。这两个联接板条21分别通过联接装置22与另ー个模板元件20刚性连接。基础区域19在其面向联接板条21的端部区域中分别具有金属的角形型材36,38,该角形型材的角形侧边36形成了角模板兀件18的模板外壳的一部分。另ー个角形侧边38垂直于模板外壳延伸并且被用于将角形型材36,38固定在角模板元件18的基础区域19上。两个联接板条21在其各个面向角形侧边36的端部区域中分别构造有金属斜面40,该金属斜面与角形型材36,38一祥也沿着模板元件18,20的整个高度延伸。此时,斜面40在图3a所示的接通位置中延伸直至到达硬化的混凝土 34为止并且由此在该位置中直接与角形侧边36相邻接。角模板元件18在其大部分的模板表面26上被能钉入钉子的(特别是由木料或塑料制成的)模板外壳42覆盖。由于只有由角形侧边36和联接板条21形成的模板表面以及金属的角部保护型材44不能钉入钉子,因此在角模板元件18的模板表面26的极大部分中可以钉入钉子,从而例如固定辅助轨道。在水平方向上,导向板46分别在基础区域19的拉杆30的方向上从与其它模板元件20相连的联接板条21中延伸出来。在此,导向板46在拉杆30的区域中分别具有长孔48,拉杆30穿过该长孔延伸。这样构造长孔48,即,这些长孔能够使得导向板46相对于拉杆30水平地,在图平面中相对地运动,并且由此也使得联接板条21相对于基础区域19水平地,在图平面中相对地运动。另外,图3a中所示的两个导向板46中的每个均具有导向滑槽,该导向滑槽由各两个滑槽部段50,52构成。这两个滑槽部段50,52彼此成角度地延伸,其中,在两个滑槽部段50,52之间的角度约为45°。较长的滑槽部段50平行于与联接板条21相连接的其它的模板元件20的模板外壳28延伸,在该联接板条的导向板46中构造有滑槽50,52。较短的滑槽部段52则以较长的滑槽部段50的面向拉杆30的端部为出发点倾斜地远离模板外壳28延伸。在导向滑槽50,52中容纳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导向螺栓54,该导向螺栓在其一侧与角模板元件18的基础区域19固定连接。在还将以图4和图5进行阐述的连接方式中通过拉杆30在基础区域19和联接板条21或与该联接板条相连接的其它模板元件20之间触发相对运动时,其它模板元件20将向角模板元件18的基础区域19运动,其中,在此由导向滑槽50,52以及导向螺栓54来控制其它模板元件的运动。在上述运动开始时,两个其它模板元件20与联接板条21 —起在图3a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上运动,其中,导向滑槽50,52这样相对于导向螺栓54运动,使得导向螺栓54被放置在这样ー个区域中,在该区域中较短的滑槽部段52与较长的滑槽部段50邻接。图3b示出了这个位置。在从图3a所示的位置运动到图3b所示的位置中的过程中,联接板条21的斜面40沿着角形侧边36的端面滑动。通过上述在联接板条21或其它模板元件20 (—方面)和角模板元件18的基础区域19 (另一方面)之间的相对运动,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20的模板表面28在克服了现有的附着力的情况下便从硬化的混凝土 34上脱落下来,从而在硬化的混凝土 34和模板表面28之间产生了一个小的间距。该间距至少与角形侧边36的厚度等大。假设该エ序同时地或相继地在所有四个角部上发生,那么在几个角模板元件处,模板表面26也将与硬化的混凝土 34相脱离。当拉杆30继续运动时,其它的模板元件20在图3b和图3c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 上进ー步彼此靠近。正如图3c和图3d中所示的那样,在此通过较长的滑槽部段50和导向螺栓54控制该运动。在运动结束时,导向螺栓54处在较长的滑槽部段50的背离基础区域19的端部上。在图3c和图3d所不的运动中,基础区域19的两个侧边以及两个分别对应于这两个侧边的其它的模板元件20在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平面中彼此靠近,这意味着正如从图3a所示的位置运动到图3b所示的位置中那样,在该运动中不再出现倾斜运动。在图3c和图3d所示的运动中,其它模板元件20的分别面向角模板元件18的端部区域与其联接板条21 —起分别运动到在两个角形侧边36,38之间形成的容纳腔中。在此,其它模板元件20的模板表面28沿着角形侧边36的内侧面滑动。由于在图I所示的内井道模板12的所有四个角部区域中同时进行着结合图3a至图3d来描述的运动,所以全部的角部元件18以及其它模板元件20 (分别在较长的滑槽部段50的控制下)同时向内运动,从而使得内井道模板12的外圆周整体变小。由此确保了,即无论是其它的模板元件20还是全部的角模板元件18均从硬化的混凝土 34上脱离下来。与此相应地,图3d不仅示出了在其它模板元件20的模板表面28和硬化的混凝土 34之间的间距,而且还示出了在角模板元件18的模板外壳26和硬化的混凝土 34之间的间距。图4a示出了根据图I至图3的角模板元件18的内侧视图,该角模板元件在两侧上均以所描述的方式与其它的模板元件20相联接。图4b示出了该装置的俯视图,但该图中并不存在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20。根据图4a和图4b,角模板元件18和其它的模板元件20处在其接通状态下,该状态与图3a所示的位置相应。从图4a中可以看出,拉杆30通过总共8个铰链杠杆56与联接板条21的固定板58相连接,其中,联接板条21在其一侧上与其它的模板元件20刚性联接。铰链杠杆56在此既铰接地支承在拉杆30上又铰接地支承在固定板58上。在拉杆30的上端部上设有突起31,拉杆30通过该突起与另ー个可以放置在该角模板元件18上的角模板元件的拉杆的下端部相联接。在高度h2的范围内,拉杆具有联接区域32,在该联接区域中可悬挂有牵引链或起重机悬挂装置。在高度h3的略微靠下的位置上,在套筒60中引导拉杆30,该套筒具有总共4个空隙62,在这些空隙中分别可以引入一个未示出的杠杆。拉杆自身在套筒60的区域中同样具有空隙64,该空隙形成了用于杠杆的作用面并且在图4a中大部分都被套筒60遮盖。可以如此确定套筒60的大小,即,使得在其空隙62和拉杆30中的空隙64之间存在足够大的间距,由此,穿过空隙62插入到空隙64中的杠杆能够通过向下按压该杠杆而将拉杆30垂直地向上抬起。在实践中,通常多次进行这种抬起运动,其中,在此分别使用了套筒60的不同的空隙62。特别是借助杠杆一直抬起拉杆30直至到达图3d所示的位置为止。图5a和图5b与图4a和图4b相应,其中,根据图5a和图5b已经到达了图3d所示的断开位置。从图5a中可以看出,铰链杠杆56通过向上进行运动而同时向上拉动拉杆30,并且此时在拉杆的方向上拉动了两个联接板条21及其所属的其它的模板元件20,从而使得铰链杠杆56最終处在图5所示的倾斜位置上。根据图5a,空隙64则处在套筒60的两个上方空隙62之间的区域中,与此相反地,根据图4a该空隙仍处在套筒60的两个下方空隙62的区域中。在图3d,图5a和图5b中所示的位置中,所有的模板元件18,20均与硬化的混凝 土脱离开,从而能够将起重机悬挂装置固定在联接区域32上。当在根据图I的内井道模板12的所有四个角部区域上都实现了这种固定之后,也可以从硬化的混凝土井道中将内井道模板向上拉出。由于例如可以使用宽度非常小的其它的模板元件20,所以根据本发明也可以实现非常小的内井道模板。其它模板元件20的最小宽度的尺寸仅仅必须能够允许联接装置22固定在其上。可替换地也可能的是,例如借助定向锁直接将两个根据本发明的角模板元件18彼此固定在一起,在该角模板元件18之间不存在另ー个模板元件20。为此随后将两个角模板元件18的两个联接板条21直接彼此相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随后产生更小的内井道模板。參考标号表10井道模板12内井道模板14外井道模板16模板锚栓18角模板元件19基础区域20其它模板元件21联接板条22联接装置24 空腔26模板表面28模板表面30 拉杆31 突起32联接区域34硬化的混凝土36角形侧边
38角形侧边40倾斜面42模板外壳44角部保护型材46导向板48长孔50较长的滑槽部段52较短的滑槽部段 54导向螺栓56铰链杠杆58固定板60套筒62空隙64空隙
权利要求
1.ー种具有角模板元件(18)的拆除模板装置,所述角模板元件在两侧上能与分别另一个模板元件(20)相连接,其中,在所述角模板元件(18)中支承了能垂直地运动的拉杆(30),所述拉杆能通过多个铰链杠杆(56)这样与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20)相联接,使得所述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20)能通过所述拉杆(30)的垂直运动而相对于所述角模板元件(18)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0)为了触发所述拉杆的垂直运动而具有能与所述拉杆(30) —同垂直地和线性地运动的、用于杠杆的作用面(64);和/或能与所述拉杆(30) —同垂直地和线性地运动的、用于牵引链的联接区域(3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拆除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杠杆的所述作用面(64)布置在用于所述牵引链的所述联接区域(32)的下面,和/或用于所述杠杆的所述作用面(64)与所述角模板元件(18)的下端部之间的间隔小于lm。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拆除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牵引链的所述联接区域(32)与所述角模板元件(18)之间的间隔小于2m、特别是大约I. 5m。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拆除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模板元件(18)和所述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20)能这样彼此相联接,S卩,利用所述拉杆(30)的垂直运动,首先能触发所述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20)的相对于各自的模板外壳(28)倾斜定向的运动,并且随后能触发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各自的模板外壳(28)定向的、在所述角模板元件(18)和所述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20)之间的相对运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拆除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个导向滑槽(50,52)来限定在所述角模板元件(18)和所述两个其它的模板元件(20)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导向滑槽优选地具有两个基本上彼此成角度地延伸的滑槽部段(50,52),其中,特别是平行于所述模板外壳(28)延伸的滑槽部段(50)比相对于所述模板外壳(28)倾斜地延伸的滑槽部段(52)长。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拆除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模板元件(18)具有一个基础区域(19)和两个能相对于所述基础区域运动的联接板条(21),所述联接板条能分别与另一个模板元件(20)刚性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除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区域(19)的面向所述两个联接板条(21)的边棱区域分别具有在所述基础区域(19)的高度上延伸的金属的角形型材(36,38),所述角形型材在所述角形侧边(36,38)之间具有用于所述联接板条(21)之一的分别ー个区域的容纳区域以及与所述联接板条相联接的另ー个模板元件(20)的边缘区域。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拆除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金属框架的所述角模板元件(18)具有置于外部的模板表面(26),所述模板表面的至少超过80%的表面部分被能钉入钉子的 模板外壳(42)覆盖,所述模板外壳特别由木料或塑料制成。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拆除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0)设计为拉管,其中,两个上下相叠布置的角模板元件的所述拉管(30)能彼此相连接。
10.ー种具有至少ー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内井道模板(12),所述装置具有四个角模板元件(18),其中,在两个相邻的角模板元件(18)之间分别布置有至少另ー个模板兀件(20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角模板元件(18)的拆除模板装置,该角模板元件在两侧上能与分别另一个模板元件(20)相连接,其中,在角模板元件中设置有能垂直地运动的、用于使其它的模板元件相对于角模板元件运动的拉杆(30)。该拉杆具有能与其一同运动的、用于杠杆的作用面和/或与其一同运动的、用于牵引链的联接区域(32)。
文档编号E04G11/08GK102667031SQ20108005362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5日
发明者塞尔吉奥·阿尔塔维尼, 贝恩德·伦茨 申请人:派利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