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99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体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放汽车设备,特别是一种具有多车位的立体停车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汽车的普及,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传统的停车场只利用了一层平面,停车容量有限;具有多层停车位的立体停车场成为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种出路,然而现有的立体停车场多为利用转盘装置来升降车辆,由于转盘装置的延展长度有限,因此立体停车场的高度受限,从而限制了停车容量;并且在车辆的运送过程中, 需要稳固的传动机构,以保证车辆存取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场,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停车容量受限以及车辆运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立体停车场,其包括一升降机和至少一停车位,所述每一停车位都配设有一承载板;所述每一停车位上都设有第一轨道,都设一靠近所述升降机处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升降机上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第一轨道的俯视投影对齐; 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能与所述第一、第二轨道相配合的滚轮,并设有平行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的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啮合传动齿轮。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停车位的中线处,所述传动齿条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中线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每一停车位上都设有二个位于前后二侧的第一轨道,所述升降机上设有二个位于前后二侧的第二轨道。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停车位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停车位上下间隔布置成一个
多层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停车位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停车位布置成左右间隔的二个由停车位上下间隔布置成的多层结构,所述升降机位于二个多层结构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为电梯。一较佳实施例中,其包括复数个钢结构支架,其拼接形成所述停车位并设有容纳所述升降机的空间。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立体停车场,其包括一升降机和至少一停车位,所述每一停车位都配设有一承载板;所述每一停车位上都设有第一轨道、一控制机构以及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并能拆卸地连接所述承载板;所述升降机上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第一轨道的俯视投影对齐;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能与所述第一、第二轨道相配合的滚轮。
3[0014]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电磁铁和一方向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场,与背景技术中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俯视投影对齐,承载板的底部设有与第一、二轨道相配合的滚轮,因此承载板能快速自如地在升降机和停车位之间来回运动;2.传动齿条设于承载板中线处,电机设于停车位的中线处并连接传动齿轮,传动齿条啮合传动齿轮,驱动电机时,齿轮带动齿条运动,从而驱动承载板以设定的方向运动, 各部件配合紧密巧妙;3.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第一轨道的数量可以为两条,相应地,第二轨道的数量也调整为同第一轨道的数量;4.多个停车位上下间隔形成一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 并且设于升降机的周围,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增加了停车容量;5.升降机为一电梯,因此多层结构的高度不受限制,进一步增加了停车容量,并提高了车辆存取效率;6.立体停车场包括复数个钢结构支架,因此易于安装拆卸,生产成本不高,适于广泛推广应用。7.本立体停车场,也可设为只在停车位上设一控制机构和一伸缩机构,控制机构利用了电磁铁原理,伸缩机构受控制机构的控制而选择拉伸或收缩以驱动承载板运动,不需要在停车位和升降机上分别配设电机,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停车场停放车辆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承载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承载板的底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升降机-100 ;升降机电机-110 ;多层结构-200 ;停车位-210 ;第一轨道_211 ;电机-212 ;承载板-220 ;滚轮-221 ;传动齿条-22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立体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其由钢结构支架构成两个多层结构200,所述的每一多层结构,均具有三层上下间隔的停车位210,其中,每一停车位210上配备有一承载板220 ;—升降机100 设于所述多层结构之间,其为一电梯,其设有一电机110和一第二轨道(图中均未绘示)。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停车位210的结构,请参考
图1中右侧多层结构的第三层,所述每一停车位210,其设有一第一轨道211,所述第一轨道211与所述第二轨道的俯视投影对齐,所述停车位210在靠近所述升降机100的中线处还设有一电机212,所述电机212均连接一传动齿轮(图中未绘示);所述承载板220底部设有一排与所述第一、二轨道相配合的滚轮221,以及一传动齿条222设于其底部的中线处并平行于所述的一排滚轮221、第一轨道211和第二轨道,所
4述传动齿条222啮合所述传动齿轮。若用户需要存放车辆至第三层时,有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驱动所述升降机100升到第三层,启动第三层停车位210的电机212, 由于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电机212并啮合第三层的承载板220上的传动齿条222,因此传动齿条222受到电机212的驱动而运动。由于第一轨道211与第二轨道的俯视投影对齐,因此使承载板220在滚轮221的辅助下,沿着所述第一轨道211滑动到升降机100,通过驱动升降机的电机110定位承载板220于第二轨道上,再关闭电机110和电机212 ;步骤2,当升降机100带着承载板220降落到地面时,用户将车辆开到承载板220 上然后走出车辆,再控制升降机100上升至第三层,接着启动升降机电机110和第三层的电机212,升降机电机110驱动承载板220向第三层的停车位210运动,第三层的电机212驱动传动齿条222运动,使得承载板220沿着第二轨道滑动至第三层停车位210并定位于第一轨道211,关闭电机110和电机212,车辆的存放工作完成。当用户需要取出存放的车辆时,立体停车场的工作原理同上,在此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场,其停车位的第一轨道、升降机的第二轨道的数量也可以设为各两条,其分别设于停车位以及升降机的前后两侧,并且二第一轨道相互平行,二第二轨道也相互平行;相应地,承载板的滚轮也设为两排平行的滚轮;根据使用需求,多层结构并不限于一个或者两个,可以为两个以上,并设于升降机的周围,这样就增加了停车车位。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停车位和升降机上均不再设有电机,而是在每一停车位上设有一控制机构和一伸缩机构(此结构未在说明书附图中表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可通电的电磁铁和一方向控制器,所述伸缩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所述电磁铁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机构的运动,所述方向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伸缩机构的运动方向,即控制器拉伸或缩短;所述承载板与伸缩机构为可拆卸地连接。因此,用户停放车辆过程中,需要驱动承载板运动时,电磁铁通电以驱动伸缩机构,由于所述伸缩机构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所以方向控制器将控制伸缩机构拉伸或缩短以决定所述承载板向停车位运动或者向升降机运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升降机和至少一停车位,所述每一停车位都配设有一承载板;所述每一停车位上都设有第一轨道,都设一靠近所述升降机处的电机, 所述电机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升降机上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第一轨道的俯视投影对齐;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能与所述第一、第二轨道相配合的滚轮,并设有平行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的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啮合传动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停车位的中线处,所述传动齿条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中线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停车位上都设有二个位于前后二侧的第一轨道,所述升降机上设有二个位于前后二侧的第二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位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停车位上下间隔布置成一个多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位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停车位布置成左右间隔的二个由停车位上下间隔布置成的多层结构,所述升降机位于二个多层结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为电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复数个钢结构支架,其拼接形成所述停车位并设有容纳所述升降机的空间。
8.一种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升降机和至少一停车位,所述每一停车位都配设有一承载板;所述每一停车位上都设有第一轨道、一控制机构以及一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并能拆卸地连接所述承载板;所述升降机上设有第二轨道, 所述第二轨道和第一轨道的俯视投影对齐;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能与所述第一、第二轨道相配合的滚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电磁铁和一方向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场,其包括一升降机和至少一停车位,所述每一停车位都配设有一承载板;所述每一停车位上都设有第一轨道,都设一靠近所述升降机处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升降机上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第一轨道的俯视投影对齐;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能与所述第一、第二轨道相配合的滚轮,设有平行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的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啮合传动齿轮。本立体停车场的停车车位容量较大,车辆的存、取方便快捷稳定。
文档编号E04H6/18GK201981820SQ20112004705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4日
发明者陈朝晖 申请人:陈朝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