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宝石管的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187657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蓝宝石管的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晶体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宝石管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蓝宝石晶体具有硬度高、耐磨损、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等特点,且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检测仪器以及各种可视仪表窗口界面。目前蓝宝石管主要采用激光打孔,然后用金刚石单线切割至要求的尺寸。其缺点如下激光打孔会在蓝宝石晶体表面留下损伤层,不利于孔内壁的抛光;金刚石单线切割尺寸定位误差大,蓝宝石管同心度不佳等特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简便、成本低、尺寸误差小的蓝宝石管的成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I)将无可见缺陷的蓝宝石晶体用胶固定在垫板上;(2)将固化好的蓝宝石晶体固定在数控铣床工作台上;(3)启动数控铣床,钻所需蓝宝石管内径一致的孔;

(4)更换与所需蓝宝石管外径相符的金刚石钻管,重新确定数控铣床刀具Z轴零占.(5)在蓝宝石晶体上钻蓝宝石管内径同心的外圆;(6)将加工好的蓝宝石管移至恒温加热平台上,设置加热温度为38(T400°C,加热并保温60分钟以上;(7)取下蓝宝石管,在室温下自然冷却。采用本发明方法,杜绝了金刚石单线切割尺寸定位误差大,蓝宝石管同心度不佳的弊端;同样也避免了激光打孔在蓝宝石晶体表面留下损伤层,不利于孔内壁抛光的缺陷。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上述步骤(I)中,所述的胶为环氧树脂胶,并在室温下固化30分钟以上,确保固定牢靠;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数控铣床的转速为SOOrpm/min、进给速率为6mm/min,在上述步骤(5)中,所述数控统床的转速为400rpm/min、进给速率为3mm/min,这样能保证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将无气泡、裂纹以及无其它明显可见缺陷的蓝宝石晶体用胶固定在垫板上;优选实施例为环氧树脂胶,在室温下固化30分钟以上;将固化好的蓝宝石晶体移到数控铣床工作台上并用夹具固定;启动立式数控铣床,安装与所需蓝宝石管内径相符的金刚石钻管;确定数控纟先床刀具零点;钻蓝宝石管内孔,在转速800rpm/min、进给速率6mm/min条件下,利用数控铣床在蓝宝石晶体上钻蓝宝石管内孔;更换与所需蓝宝石管外径相符的金刚石钻管,重新确定数控统床刀具Z轴零点;钻蓝宝石管外圆,在转速400rpm/min、进给速率3mm/min条件下,利用数控铣床在蓝宝石晶体上钻蓝宝石管外圆;将加工好的蓝宝石晶体移到恒温加热平台上;设置加热温度为38(T40(TC,加热并保温40分钟以上;取下蓝宝石管,在室温下自然冷却。采用本发明技术,具有加工简便、加工成本低、尺寸误差小、内外表面精度高的特点,可以快速加工尺寸范围为外径< 300mm、内径彡25mm、长度< 250mm的蓝宝石管。以上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蓝宝石管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无可见缺陷的蓝宝石晶体用胶固定在垫板上; (2)将固化好的蓝宝石晶体固定在数控铣床工作台上; (3)启动数控铣床,钻所需蓝宝石管内径一致的孔; (4)更换与所需蓝宝石管外径相符的金刚石钻管,重新确定数控铣床刀具Z轴零点; (5)在蓝宝石晶体上钻与蓝宝石管内径同心的外圆; (6)将加工好的蓝宝石管移至恒温加热平台上,设置加热温度为38(T400°C,加热并保温60分钟以上; (7 )取下蓝宝石管,在室温下自然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宝石管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I)中,所述的胶为环氧树脂胶,并在室温下固化30分钟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宝石管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数控统床的转速为800rpm/min、进给速率为6mm/min。
4.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蓝宝石管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数控纟先床的转速为400rpm/min、进给速率为3mm/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宝石管的成型方法,属于晶体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将无可见缺陷的蓝宝石晶体用胶固定在垫板上;将固化好的蓝宝石晶体固定在数控铣床工作台上;启动数控铣床,钻所需蓝宝石管内径一致的孔;更换与所需蓝宝石管外径相符的金刚石钻管,重新确定数控铣床刀具Z轴零点;在蓝宝石晶体上钻蓝宝石管内径同心的外圆;将加工好的蓝宝石管移至恒温加热平台上,设置加热温度为380~400℃,加热并保温60分钟以上;取下蓝宝石管,在室温下自然冷却。采用本发明方法,杜绝了金刚石单线切割尺寸定位误差大,蓝宝石管同心度不佳的弊端;同样也避免了激光打孔在蓝宝石晶体表面留下损伤层,不利于孔内壁抛光的缺陷。
文档编号B28D5/00GK103029226SQ20121051992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秦光临, 王禄宝 申请人:江苏吉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