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443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源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每个所述存放平台并排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所述无源立体车库还包括供车辆进入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的车辆行走装置,所述车辆行走装置包括可在多个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之间滑动的行走板,所述行走板连接有可随所述行走板的滑动而移动的上行板,所述上行板的一端搭接于所述行走板上,所述上行板的另一端活动搭接于地面上,所述行走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该无源立体车库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无源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源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购买力的上涨,私家车的数量快速递增,车辆的停放问题也随之显现。特别是在一些例如小区、宾馆、旅游景点等人口聚集场所,停车位的数量往往满足不了现有车辆的停车需求,人们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寻找车位,或者将车停放在路边上。但是,即使是到更远的地方寻找停车位,但是由于停车位数量与需要停放车辆数量的不对等关系,往往很难找到空闲的车位,最终导致车主不得不将车辆停放在路边,给城市交通的顺畅带来了阻碍。
[0003]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种类的立体车库,一般为多层层叠放置,并利用多层的立体车库来实现较多车辆的放置。而在车辆放置或入库过程中,一般是对车辆先进行平移再进行升降,或者先进行升降再进行平移来实现的。在平移或者升降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电动机等电力驱动装置来驱动进行平移或者升降,尽管这样能够实现车辆入库,但是往往这种立体车库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也不环保,而且在电力不够发达的地方使用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无源立体车库。
[000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每个所述存放平台并排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所述无源立体车库还包括供车辆进入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的车辆行走装置,所述车辆行走装置包括可在多个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之间滑动的行走板,所述行走板连接有可随所述行走板的滑动而移动的上行板,所述上行板的一端搭接于所述行走板上,所述上行板的另一端活动搭接于地面上,所述行走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
[0007]其中,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处均设置有滑道,所述行走板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在所述滑道中滑行,带动所述行走板在位于上层的多个所述存放单元之间滑动。
[0008]其中,每个所述存放单元对应的所述滑道的中部均设置有当所述行走板对齐该存放单元的入口时使所述行走板停止的定位装置。
[0009]其中,所述行走板的侧部可转动地卷绕于第二钢轴上,且所述行走板的该侧部的底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滑轮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钢轴连接。
[0010]其中,所述上行板的侧部可转动地卷绕于第一钢轴上,且所述上行板与所述第一钢轴之间设置有气动弹簧,所述第一钢轴与所述第二钢轴之间铰接;所述上行板位于地面的端部并排设置有多个具有制动机构的行走轮。
[0011]其中,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的底部四个角落处均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撑装置为三角形楔块结构,所述三角形楔块结构与相邻的所述支柱的侧壁相抵设置。
[0012]其中,所述车辆行走装置包括两个所述上行板,且两个所述上行板对称设置于所述行走板的两端。
[0013]其中,所述车辆行走装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
[0014]其中,每侧的所述存放平台分两层设置。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每个所述存放平台并排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并设置供车辆进入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的车辆行走装置,该车辆行走装置包括可在多个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之间滑动的行走板,所述行走板连接有可随所述行走板的滑动而移动的上行板,所述上行板的一端搭接于所述行走板上,所述上行板的另一端活动搭接于地面上,所述行走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利用该车辆行走装置的上行板与行走板的配合实现车辆移入上层存放单元中,进一步地,该车辆行走装置通过行走板与入口处的滑动连接,使得该无源立体车库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入的存放单元,灵活地移动车辆行走装置,使其对齐当前需要进入的存放单元,进而实现车辆进入相应的存放单元中,其操作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利用车辆自身动力行走在车辆行走装置上实现对车辆的平移或升降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在行走板的底部设置支撑装置,保证车辆在行走板上行走时的稳定及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无源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的无源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的无源立体车库的行走板翻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中的无源立体车库在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的无源立体车库的行走板在A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1中的无源立体车库在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图2中的无源立体车库在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8是图1中的无源立体车库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无源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三的无源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存放单元;2_上行板;3_行走板;4_支撑装置;11_支柱;12_滑道;21-第一钢轴;22_行走轮;31_第二钢轴;32_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至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每个存放平台并排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1,无源立体车库还包括供车辆进入位于上层的存放单元I的车辆行走装置,车辆行走装置包括可在多个存放单元I的入口之间滑动的行走板3,行走板3连接有可随行走板3的滑动而移动的上行板2,上行板2的一端搭接于行走板3上,上行板2的另一端活动搭接于地面上,行走板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利用车辆行走装置的上行板2搭接在行走板3上,实现车辆行走道路,使得车辆可以经上行板2行走至行走板3上,并从行走板3上行走至对应的存放单元I中,在此过程中,无需额外提供车辆平移与升降的动力,大大节省了能源,尤其是电能的消耗,起到环保节能的效果;进一步地,该车辆行走装置的行走板与位于上层的存放单元I的入口处滑动连接,不仅起到对行走板3的一侧部的支撑,还同时能使得行走板相对于存放单元I滑动,进而使得该无源立体车库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入的存放单元的位置,灵活地移动车辆行走装置,使其对齐当前需要进入的存放单元,并在行走板的底部设置支撑装置,对行走板3起到更进一步地的支撑,避免行走板3因长期被车辆施压而造成的倾斜,能够较好地延长该无源立体车库的使用寿命,使得车辆行走装置的放置更加稳定可靠,且实现了车辆稳定地进入相应的存放单元的目的,其操作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利用车辆自身动力行走在车辆行走装置上实现对车辆的平移或升降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成本。
[003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上层的存放单元I的入口处均设置有滑道12,行走板3的底部设置有滑轮32,滑轮32在滑道12中滑行,带动行走板3在位于上层的多个存放单元I之间滑动。而且每个存放单元I对应的滑道12的中部均设置有当行走板3对齐该存放单元I的入口时使行走板3停止的定位装置。这就使得该无源立体车库的车辆行走装置在上层的存放单元I之间移动时,每移动至所需的存放单元I的入口处时,定位装置都会及时的对其进行定位,保证行走板3能够较好地对齐所需要进入的存放单元I入口,进而使得车辆准确安全地进入到该存放单元I中,实现快速停放或移取车辆,给人们的生活增加更多的便利。
[0033]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上层的存放单元I的底部四个角落处均设置有支柱11,支撑装置4为三角形楔块结构,三角形楔块结构与相邻的支柱11的侧壁相抵设置。在需要停放或者取用车辆时,行走板3处于使用状态,此时,三角形楔块结构与支柱11相抵设置,利用三角形楔块结构与支柱11的配合作用,很好地起到支撑行走板3的目的。当然,支撑装置4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为在行走板3的底部的支撑腿结构,具体地,该支撑腿结构将设置在行走板3的悬空侧或者角落部位,这样就可以将行走板3的两侧均支撑住,使得其更加稳定。
[0034]另外,该无源立体车库在不进行停车或者取车时,其车辆行走装置为闲置状态,这时,为了提高地面空间的使用率,行走板3的侧部可转动地卷绕于第二钢轴31上,且行走板3的该侧部的底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滑轮32穿过开口与第二钢轴31连接;而同样地,上行板2的侧部可转动地卷绕于第一钢轴21上,且上行板2与第一钢轴21之间设置有气动弹簧,第一钢轴21与第二钢轴31之间铰接;利用行走板3与第二钢轴31的可转动连接,以及上行板2与第一钢轴21的可转动连接,可以将行走板3翻起直至与位于上层的存放单元I的底面垂直设置即可,而上行板2翻起至依靠在下层的存放单元I周围的支柱11上,并利用气动弹簧等制动装置实现对行走板3与上行板2的稳定制动,这样,就可以将车辆行走装置占用的道路空间腾出,以利于高度较高的车辆的通行,提高道路的使用率,也将使得下层的存放单元I可以从多个方向存取车辆,在没有车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于行人通过,使得该无源立体车库可以应用在较繁华的街道等多种地方,应用范围较广,节省使用空间,提高其利用率。而在需要停取车辆时,将上行板2与行走板3在气动弹簧的阻尼制动作用下缓缓下放,可以避免其快速落下而造成不安全因素,提高该无源立体车库的安全度。
[0035]更进一步地,上行板2位于地面的端部并排设置有多个具有制动机构的行走轮22。在需要移动车辆行走装置时,可以利用推动上行板2,利用上行板2上的行走轮22进行滑动来实现,而当车辆行走装置移动至行走板3对齐所需要进入的存放单元I后,利用行走轮22的制动机构进行行走轮22的制动固定,进而实现对上行板2的固定,从而将车辆行走装置固定,该操作简便,容易实现,且在无电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大大降低成本。
[0036]该无源立体车库为两层结构,上层的存放平台设置有多个并排放置的存放单元,下层的存放平台同样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而下层的存放单元停放车辆可以直接实现,对于上层的存放单元在停放车辆时,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车辆行走装置即可实现。
[0037]实施例二
[0038]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9]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车辆行走装置包括两个上行板2,且两个上行板2对称设置于行走板3的两端。通过设置两个上行板2,该无源立体车库在车辆进入上层的存放单元I时,可以在两边自由选择进入,这样使得车辆在进入车辆行走装置时,无需特意掉头或者调整车辆方向,使得停放车辆更加方便,提高停放效率。
[0040]实施例三
[0041]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的第三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2]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车辆行走装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且每侧的存放平台均为两层设置。利用同一个车辆行走装置即可实现车辆进入其两侧的任意一个存放单元中。不仅大大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存放更多的车辆,提高车辆存放率。
[0043]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实现容易,适用范围较广,对环境没有特别的要求,比较容易推广应用。
[004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每个所述存放平台并排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I ),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立体车库还包括供车辆进入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I)的车辆行走装置,所述车辆行走装置包括可在多个所述存放单元(I)的入口之间滑动的行走板(3 ),所述行走板(3 )连接有可随所述行走板(3 )的滑动而移动的上行板(2 ),所述上行板(2)的一端搭接于所述行走板(3)上,所述上行板(2)的另一端活动搭接于地面上,所述行走板(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I)的入口处均设置有滑道(12),所述行走板(3)的底部设置有滑轮(32),所述滑轮(32)在所述滑道(12)中滑行,带动所述行走板(3)在位于上层的多个所述存放单元(I)之间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存放单元(I)对应的所述滑道(12 )的中部均设置有当所述行走板(3 )对齐该存放单元(I)的入口时使所述行走板(3)停止的定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板(3)的侧部可转动地卷绕于第二钢轴(31)上,且所述行走板(3)的该侧部的底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滑轮(32 )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钢轴(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板(2)的侧部可转动地卷绕于第一钢轴(21)上,且所述上行板(2)与所述第一钢轴(21)之间设置有气动弹簧,所述第一钢轴(21)与所述第二钢轴(31)之间铰接;所述上行板(2)位于地面的端部并排设置有多个具有制动机构的行走轮(22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I)的底部四个角落处均设置有支柱(11 ),所述支撑装置(4)为三角形楔块结构,所述三角形楔块结构与相邻的所述支柱(11)的侧壁相抵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行走装置包括两个所述上行板(2),且两个所述上行板(2)对称设置于所述行走板(3)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行走装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所述存放平台分两层设置。
【文档编号】E04H6/10GK203626319SQ20132078292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谭永宏, 谭馨月 申请人:谭永宏, 谭馨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