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锚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031阅读:1549来源:国知局
索锚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工程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索锚具。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采用到了拉索。拉索是用来稳定钢结构件或稳定及张拉膜成品的钢索。拉索主要结构有钢绞线、索锚具、索头等。

目前,传统的索锚具多采用工程压制、焊按或胶粘等方式来对绳索进行固定。但这种方式施工较为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绳索较为便捷的索锚具。

一种索锚具,用于固定绳索,包括:

固定套,为长条状结构,其一端开设有过索孔,另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过索孔与所述安装孔均沿所述固定套的轴向延伸,且所述过索孔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过索孔的直径;

压块,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压块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压块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孔相平行,所述压块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时,所述通孔与所述过索孔相连通,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过索孔的轴线不共线,所述压块上还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及

锁紧件,设置于所述锁紧孔中;

其中,所述绳索能够穿设所述过索孔及所述通孔,并由所述锁紧件锁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孔与所述通孔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孔为螺纹孔,所述锁紧件为第一螺纹紧固件,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与所述锁紧孔相螺合,并压紧所述绳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为顶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块为圆柱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并压持所述压块,以将所述压块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安装件为第二螺纹紧固件,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孔相螺合,并压紧所述压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为顶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挂耳,所述挂耳包括悬挂部及与所述悬挂部相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孔远离所述过索孔的一端相螺合,以使所述挂耳安装于所述固定套的一端,所述悬挂部上开设有悬挂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设有所述过索孔的一端为渐缩结构。

上述索锚具,具体在工作时,绳索的一端先由过索孔穿入,并由安装孔穿出。再将绳索的一端穿入通孔中,并用锁紧件进行锁紧。将固定有绳索一端的压块装入安装孔中,并对其进行固定,以使压块固定在安装孔内。即可完成对绳索的安装固定,整个过程较为便捷,方便施工作业,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在上述索锚具中,对压块上的通孔进行了偏心设计,由于通孔的轴线与过索孔的轴线不共线,使得绳索在固定套与压块有所弯曲。在绳索受到拉力时,在绳索弯曲部分上受到的拉力可以分解成轴向的力和径向的力,使得直接作用于轴向的拉力减小,防止绳索因为受较大的拉力而松脱,从而使得锚固更加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索锚具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索锚具中固定套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索锚具中压块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索锚具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索锚具的结构示意图;及

图6为图1所示索锚具中挂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索锚具100,用于固定绳索200。索锚具100包括固定套110、压块130及锁紧件150。

请一并参阅图2,固定套110为长条状结构,其大致为圆柱状结构。固定套110的一端开设有过索孔112,另一端开设有安装孔114。具体的,固定套110设有过索孔112的一端大致为渐缩的圆台状结构。绳索200固定时,其从圆锥形结构的一端穿进固定套110。过索孔112与安装孔114之间也可形成圆锥状的过度部116,过度部116为台阶结构,以满足与弯曲的绳索200相贴合的需求。

过索孔112与安装孔114均沿固定套110的轴向延伸,且过索孔112与安装孔114相连通。安装孔114的直径大于过索孔112的直径。绳索200可由过索孔112穿入固定套110内。

请一并参阅图3,压块130安装于安装孔114内。压块130具体可为圆柱状结构。压块130上开设有贯穿压块130的通孔132,通孔132的延伸方向与安装孔114相平行。请一并参阅图4,压块130安装于安装孔114内时,通孔132与过索孔112相连通,且通孔132的轴线与过索孔112的轴线不共线,以使通孔132与过索孔112相错开。压块130上还开设有锁紧孔134,锁紧孔134与通孔132相连通。

锁紧件150可设置于锁紧孔134中。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锁紧孔134为螺纹孔,锁紧件150为第一螺纹紧固件150,第一螺纹紧固件150与锁紧孔134相螺合,并压紧绳索200。

具体在工作时,绳索200的一端先由过索孔112穿入,并由安装孔114穿出。再将绳索200的一端穿入通孔132中,并用锁紧件150进行锁紧。将固定有绳索200一端的压块130装入安装孔114中,并对其进行固定,以使压块130固定在安装孔114内。即可完成对绳索200的安装固定,整个过程较为便捷,方便施工作业,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在上述索锚具100中,由于通孔132的轴线与过索孔112的轴线不共线,使得绳索200在固定套110与压块130有所弯曲。在绳索200受到拉力时,在绳索200弯曲部分上受到的拉力可以分解成轴向的力和径向的力,使得直接作用于轴向的拉力减小,防止绳索200因为受较大的拉力而松脱,从而使得锚固更加有效。

具体的,通孔132可在压块130上偏心设置,以使得通孔132的轴线与过索孔112的轴线不共线。可以理解,过索孔112也可在固定套110上偏心设置,以使得通孔132的轴线与过索孔112的轴线不共线。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锁紧孔134可与通孔132相垂直。并且,第一螺纹紧固件150具体可为顶丝。顶丝为圆柱状结构,其周壁面上开设有外螺纹。可以理解,第一螺纹紧固件150还可为替换为其它形式的固定件,不限于顶丝,只需能够压紧绳索200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为了对压块130进行固定,索锚具100还可包括安装件170。操作者将安装件170设置于安装孔114内,并压持压块130,以将压块130固定于安装孔114内。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14为螺纹孔,安装件170为第二螺纹紧固件170。第二螺纹紧固件170与安装孔114相螺合,并压紧压块130。具体的,第二螺纹紧固件170为顶丝。可以理解,第二螺纹紧固件170还可为替换为其它形式的固定件,不限于顶丝,只需能够压紧压块130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索锚具100还可包括挂耳190。挂耳190包括悬挂部192及与悬挂部192相连接的安装部194。安装部194上开设有外螺纹。安装部194与安装孔114远离过索孔112的一端相螺合,以使挂耳190安装于固定套110的一端,悬挂部192上开设有用于挂设于外部固定面上的悬挂孔196。

可以理解,上述安装件170也可以省去,此时挂耳190的安装部194可直接对压块130进行压持。

上述索锚具100,具体在工作时,绳索200的一端先由过索孔112穿入,并由安装孔114穿出。再将绳索200的一端穿入通孔132中,并用锁紧件150进行锁紧。将固定有绳索200一端的压块130装入安装孔114中,并对其进行固定,以使压块130固定在安装孔114内。即可完成对绳索200的安装固定,整个过程较为便捷,方便施工作业,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在上述索锚具100中,对压块130上的通孔132进行了偏心设计,由于通孔132的轴线与过索孔112的轴线不共线,使得绳索200在固定套110与压块130有所弯曲。在绳索200受到拉力时,在绳索200弯曲部分上受到的拉力可以分解成轴向的力和径向的力,使得直接作用于轴向的拉力减小,防止绳索200因为受较大的拉力而松脱,从而使得锚固更加有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