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轻钢构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一体化的外墙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949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与轻钢构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一体化的外墙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保温系统包括保温板(1)、内侧钢丝网片(2)、外侧钢丝网片(3)、斜钢丝(4)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板(1)外侧的外饰面基层(5);其中,所述内侧钢丝网片(2)设置于所述保温板(1)的内侧,所述外侧钢丝网片(3)设置于所述保温板(1)的外侧,所述斜钢丝(4)分别连接所述内侧钢丝网片(2)和所述外侧钢丝网片(3),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按特定规格工厂化生产,并根据需要在工厂预先与保温板外侧的细石混凝土层或聚合物砂浆层复合在一起形成外墙预制复合保温板,根据工程需要,所述复合保温板包括单块或多块的保温板(1),所述复合保温板,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兼做混凝土外墙外侧的外模板,免除外模板拆除工序,并且通过与承重墙体内轻钢构架连接,和外墙混凝土浇筑一次施工成型,从而实现外墙保温与结构施工的一体化,所述保温板(1)在其内表面涂有阻隔层(8),其中所述阻隔层(8)为阻燃界面剂层或具有防火作用的聚合物砂浆层,从而在所述保温板(1)两侧均形成具有防火作用的面层,保温板(1)内表面的聚合物砂浆层在工厂预先与保温板(1)连接,以形成两侧均带有防火面层的预制复合保温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中所述斜钢丝(4)斜向交叉穿过所述保温板(1)并且所述斜钢丝(4)的两端分别与内侧钢丝网片(2)和外侧钢丝网片(3)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中所述斜钢丝(4)两端分别与内侧钢丝网片(2)和外侧钢丝网片(3)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中所述内侧钢丝网片(2)用于固定所述斜钢丝(4)以及连接所述保温板(1)与轻钢构架(6),所述外侧钢丝网片(3)用于固定所述斜钢丝(4)以及连结所述外饰面基层(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中所述外侧钢丝网片(3)与所述保温板(1)相距5mm,所述内侧钢丝网片(2)与所述保温板(1)相距20mm;其中所述斜钢丝(4)为斜向设置,由不同角度和间隔穿过并固定所述保温板(1),从而保证所述内侧钢丝网片(2)以及所述外侧钢丝网片(3)与所述保温板(1)之间的统一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中所述斜钢丝(4)各自分别从与所述保温板(1)的表面成30~60°或120~150°的方向穿过所述保温板(1);所述斜钢丝(4)成列设置,列间距离100~200mm,列内间距100~200mm;并且所述斜钢丝(4)每列穿过所述保温板(1)的角度相同,列与列之间穿过所述保温板(1)的角度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中所述外饰面基层(5)为细石混凝土层或聚合物砂浆层;其中所述保温板(1)在拼接时,其四周留设拼缝(11),以便在拼缝处进行防水处理,其中所述保温板(1)在其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有多个表面凹槽(12),用以增加所述保温板(1)与结构层和外饰面基层(5)的连接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中所述拼缝(11)的宽度为5~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其中所述多个表面凹槽(12)的尺寸为深3~8mm,长20~40mm,宽15~30mm,间距20~50mm。

10.一种将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墙保温系统用于轻钢构架剪力墙构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预制所述外墙保温系统;

(b)将所述轻钢构架安装定位,包括将具有一定整体刚度和强度的所述轻钢构架(6)按外墙的设计位置安装并固定;

(c)安装预制的所述外墙保温系统,包括将预制的所述外墙保温系统按所述剪力墙的尺寸需求进行拼接、安装,其中包括每安装一块所述保温板(1)后随即将所述内侧钢丝网片(2)与轻钢构架(6)绑扎固定;

(d)安装内墙模板与支撑,包括在内墙模板安装完成后安装两侧支撑系统并用穿墙螺栓连接固定;

(e)浇筑混凝土,包括在安装有复合保温板的外墙设计空间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墙体结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