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连式隐形板材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71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黏连式隐形板材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修技术领域,墙体的建设是主要工作之一,而墙体的质量是房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能够快速建筑墙体,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保证固定牢靠,保证房体的质量,是建筑装修行业一直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建筑墙体,大大提高建筑效率,并且固定牢靠稳定,结实耐用,保证建筑质量的黏连式隐形板材幕墙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黏连式隐形板材幕墙结构,用于与龙骨连接,包括若干并列设置板材本体,两相邻所述板材本体的相对侧边分别设有板材连接条,所述板材连接条与所述板材本体之间设有板材黏胶层,所述板材连接条垂直弯折延伸至所述板材本体的背部后,且所述板材连接条连接有垂直弯折的压板连接条,所述压板连接条与所述板材连接条之间设有压板槽,所述压板槽内插设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压板槽之间设有压板黏胶层,所述固定压板上穿设有自攻螺丝,所述自攻螺丝的尖端与所述龙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板材连接条的外端边部不高于所述板材本体的正面。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板材连接条与所述压板连接条一体铸造成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黏连式隐形板材幕墙结构,用于与龙骨连接,包括若干并列设置板材本体,两相邻所述板材本体的相对侧边分别设有板材连接条,所述板材连接条与所述板材本体之间设有板材黏胶层,所述板材连接条 垂直弯折延伸至所述板材本体的背部后,且所述板材连接条连接有垂直弯折的压板连接条,所述压板连接条与所述板材连接条之间设有压板槽,所述压板槽内插设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压板槽之间设有压板黏胶层,所述固定压板上穿设有自攻螺丝,所述自攻螺丝的尖端与所述龙骨连接。建筑装修时,通过所述板材黏胶层将所述板材连接条与所述板材本体连接,再将所述固定压板插接于相对设置的两所述压板槽内,然后在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压板槽之间填充所述压板黏胶层,也可以现将压板黏胶层涂于所述固定压板上,再将所述固定压板插接到所述压板槽内,使所述压板黏胶层位于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压板槽之间,所述压板黏胶层起到进一步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压板槽的作用,然后将所述自攻螺丝拧紧将所述固定压板穿钉固定在所述龙骨上,实现板材的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建筑墙体,大大提高建筑效率,并且固定牢靠稳定,结实耐用,保证建筑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龙骨;2-板材本体;3-板材连接条;4-板材黏胶层;5-压板连接条;6-压板槽;7-压板黏胶层;8-自攻螺丝;9-固定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黏连式隐形板材幕墙结构,用于与龙骨1连接,包括若干并列设置板材本体2,两相邻所述板材本体2的相对侧边分别设有板材连接条3,所述板材连接条3与所述板材本体2之间设有板材黏胶层4,所述板材连接条 3垂直弯折延伸至所述板材本体2的背部后,且所述板材连接条3连接有垂直弯折的压板连接条5,所述压板连接条5与所述板材连接条3之间设有压板槽6,所述压板槽6内插设有固定压板9,所述固定压板9与所述压板槽6之间设有压板黏胶层7,所述固定压板9上穿设有自攻螺丝8,所述自攻螺丝8的尖端与所述龙骨1连接。

如图2所示,建筑装修时,通过所述板材黏胶层4将所述板材连接条3与所述板材本体2连接,再将所述固定压板9插接于相对设置的两所述压板槽6内,然后在所述固定压板9与所述压板槽6之间填充所述压板黏胶层7,也可以先将压板黏胶层7涂于所述固定压板9上,再将所述固定压板9插接到所述压板槽6内,使所述压板黏胶层7位于所述固定压板9与所述压板槽6之间,所述压板黏胶层7起到进一步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压板9与所述压板槽6的作用,然后将所述自攻螺丝8拧紧将所述固定压板9穿钉固定在所述龙骨1上,实现板材的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建筑墙体,大大提高建筑效率,并且固定牢靠稳定,结实耐用,保证建筑质量。

所述板材连接条3的外端边部不高于所述板材本体2的正面,上述结构避免影响幕墙的美观性。

所述板材连接条3与所述压板连接条5一体铸造成型,上述结构既能够提高部件的强度,又方便加工制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