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于移动下料斗免挂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6992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于移动下料斗免挂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吊装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关于移动下料斗免挂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管片生产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流水线生产模式,另一种是固定式模具生产模式(简称地模)。地模生产中所涉及到的混凝土浇筑均由移动料斗进行布料。考虑减少周转次数,提高运输效率故移动料斗容量均在两方以上,体型较大。由于频繁转运,故吊装次数很多加之体型大,挂钩人员需经常性的爬至料斗顶部进行挂钩,效率低、浪费人工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关于移动下料斗免挂钩的装置,其通过采用吊板,并在吊板上设置吊挂口的形式,可使吊钩通过操作员的操作自行挂钩,免去下料斗人工挂钩的操作过程,下料斗通过多根悬挂链条进行连接后吊运,保证了吊运过程中的平稳,同时,多根悬挂链条始终与下料斗和吊板固定连接,省去了每次钩挂悬挂链条的过程,减少了操作时间,消除了因人员在下料斗上挂钩作业摔倒、磕伤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产安全,在下吊钩的时候,吊钩下降,悬挂横梁将吊板架在下料斗上方,由于吊钩设置有安全卡扣,故在下料斗使用完毕后,需人工进行下钩操作,下钩完毕后,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避免了工人重复操作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关于移动下料斗免挂钩的装置,包括下料斗、吊板和多根悬挂横梁,所述下料斗的上部边缘上关于所述下料斗的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设置有四个吊耳,四个所述吊耳用于将所述下料斗平稳吊起,每个所述吊耳均通过一根悬挂链条与所述吊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吊板设置在所述下料斗的上方且与所述下料斗在竖直方向的中心线重合,多根所述悬挂横梁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吊板的下部,用于防止所述吊板掉入所述下料斗内,所述吊板沿其竖直中心线的方向设置有吊挂口。

进一步地,所述吊板的上下两边均水平设置,所述吊挂口的上边沿距离所述吊板的上边沿的距离不大于吊钩安全卡扣开口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吊挂口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斗的上部开口面积大于其下部开口面积,且整体呈倒锥台型或是倒圆台型。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悬挂链条两端固定连接点的水平距离均小于每根所述悬挂链条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斗的上部边缘的下表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三根支撑梁,每根所述支撑梁的长度相同且每根所述支撑梁的长度均大于所述下料斗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至少三个根所述支撑梁用于将所述下料斗固定放置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所述吊板和多根所述悬挂横梁均采用高强度金属材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关于移动下料斗免挂钩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其通过采用吊板,并在吊板上设置吊挂口的形式,可使吊钩通过操作员的操作自行挂钩,免去下料斗人工挂钩的操作过程,下料斗通过多根悬挂链条进行连接后吊运,保证了吊运过程中的平稳,同时,多根悬挂链条始终与下料斗和吊板固定连接,省去了每次钩挂悬挂链条的过程,减少了操作时间,消除了因人员在下料斗上挂钩作业摔倒、磕伤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产安全,在下吊钩的时候,吊钩下降,悬挂横梁将吊板架在下料斗上方,由于吊钩设置有安全卡扣,故在下料斗使用完毕后,需人工进行下钩操作,下钩完毕后,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避免了工人重复操作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吊挂口的上边沿距离吊板的上边沿的距离不大于吊钩安全卡扣开口的长度,吊挂口呈上窄下宽的形状设置均为方便吊钩进行上钩,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保证上钩后,吊钩的牢固性和安全性;每根悬挂链条两端固定连接点的水平距离均小于每根悬挂链条长度,在起吊的过程中悬挂链条先被吊起来,通过悬挂链条在对下料斗进行吊运,使整体吊运过程平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关于移动下料斗免挂钩的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关于移动下料斗免挂钩的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下料斗;2、吊板;3、悬挂横梁;4、悬挂链条;21、吊挂口;31、吊耳;32、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关于移动下料斗1免挂钩的装置,包括下料斗1、吊板2和多根悬挂横梁3,下料斗1的上部边缘上关于下料斗1的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设置有四个吊耳31,四个吊耳31用于将下料斗1平稳吊起,每个吊耳31均通过一根悬挂链条4与吊板2的下部固定连接,吊板2设置在下料斗1的上方且与下料斗1在竖直方向的中心线重合,多根悬挂横梁3均固定设置在吊板2的下部,用于防止吊板2掉入下料斗1内,吊板2沿其竖直中心线的方向设置有吊挂口21,其通过采用吊板2,并在吊板2上设置吊挂口21的形式,可使吊钩通过操作员的操作自行挂钩,免去下料斗1人工挂钩的操作过程,下料斗1通过多根悬挂链条4进行连接后吊运,保证了吊运过程中的平稳,同时,多根悬挂链条4始终与下料斗1和吊板2固定连接,省去了每次钩挂悬挂链条4的过程,减少了操作时间,消除了因人员在下料斗1上挂钩作业摔倒、磕伤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产安全,在下吊钩的时候,吊钩下降,悬挂横梁3将吊板2架在下料斗1上方,由于吊钩设置有安全卡扣,故在下料斗1使用完毕后,需人工进行下钩操作,下钩完毕后,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避免了工人重复操作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吊板2的上下两边均水平设置,吊挂口21的上边沿距离吊板2的上边沿的距离不大于吊钩安全卡扣开口的长度,方便吊钩进行上钩,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保证上钩后,吊钩的牢固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吊挂口21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方便吊钩进行上钩,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且上钩后,保证吊钩的平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下料斗1的上部开口面积大于其下部开口面积,且整体呈倒锥台型或是倒圆台型,方便下料斗1进行下料。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根悬挂链条4两端固定连接点的水平距离均小于每根悬挂链条4长度,在起吊的过程中悬挂链条4先被吊起来,通过悬挂链条4在对下料斗1进行吊运,使整体吊运过程平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下料斗1的上部边缘的下表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三根支撑梁32,每根支撑梁32的长度相同且每根支撑梁32的长度均大于下料斗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至少三个根支撑梁32用于将下料斗1固定放置在地面上,可保证下料斗1能平稳的放置在水平面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料斗、吊板2和多根悬挂横梁3均采用高强度金属材质,保证整体结构的强度,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