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353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将混凝土填入薄壁钢管中形成的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的各自优点,改善构件的力学性能,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结构和海洋平台等工程中;在我国,推广应用钢管混凝土柱的关键之一是解决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问题。为了保证梁柱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延性,以及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传统的以型钢为立柱主受力构件的型钢-砼体系、多高层钢结构体系,其钢柱的现场安装连接以焊接为主,需要大量焊工,焊机,现场作业量大,多台焊接设备同时工作,对现场电量配置要求高,在焊接作业时产生电弧出现光污染及烟尘,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该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结构简单,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同时,如何能实现现场装配的安全、合理、高效,减少现场施工的人工、机械等工作量,达成高品质、低成本、快工期、可持续性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其包括母端钢管、和公端钢管,母端钢管插设在公端钢管中,母端钢管、公端钢管外设有若干母端钢柱、公端钢柱;公端钢柱和母端钢柱之间设有螺钉套管,母端钢柱与公端钢柱外设有若干箍筋。

进一步的改进,母端钢柱外设有外螺纹,公端钢柱内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的改进,母端钢柱插设在公端钢柱中,母端钢柱与公端钢柱之间设有灰浆预留缝隙,灰浆预留缝隙内填实灰浆。

进一步的改进,螺钉套管上下两端设有锁紧扣,锁紧扣两端横向设有连接杆,螺钉套管的内壁上设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表面凸凹不平,且所述摩擦层与螺钉套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改进,箍筋分层平行设置,各层箍筋之间通过钢丝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母端钢柱、公端钢柱外设有保护套筒,保护套筒内填实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选用“外螺纹形”钢管作为节点部位钢管,同一支钢柱两端分别采用内、外螺纹的外形的形式在构件加工厂预制SC构件。钢柱安装时,调整好坐标、标高、垂直度后固定,然后用高强度无收缩灰浆处理接缝,完成钢柱连接结构施工,达成绿色、快速、高效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紧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如图1-3所示,该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包括母端钢柱1、母端钢管5、公端钢柱6和公端钢管9,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母端钢管5插设在公端钢管9中,母端钢柱1外设有外螺纹7,公端钢柱6内设有内螺纹8,母端钢柱1与公端钢柱6之间设有灰浆预留缝隙10,灰浆预留缝隙10内填实灰浆,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灰浆为高强度无收缩灰浆,能够大大的增加连接处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公端钢柱6和母端钢柱1之间设有螺钉套管2,螺钉套管2用于连接公端钢柱6和母端钢柱1,同样增加建筑过程中对力的承受能力,此外,母端钢柱1与公端钢柱6外设有若干箍筋3;箍筋3分层平行设置,各层箍筋3之间通过钢丝连接,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母端钢柱1、公端钢柱6外设有保护套筒4,保护套筒4内填实混凝土。

实施例2

一种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该SC结构体系中的钢柱节点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4-5所示,螺钉套管2上下两端设有锁紧扣11,用于增大钢柱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锁紧扣11两端横向设有连接杆12,用于螺钉套管2与螺钉套管2,螺钉套管2与箍筋3之间的连接,增强结构稳定性,螺钉套管2的内壁上设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表面凸凹不平,且所述摩擦层与螺钉套管2一体成型。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