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夹芯保温的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7043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基于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夹芯保温的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夹芯保温的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构件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大大减少现场作业和劳动力的使用,绿色、环保、节能,是我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混凝土叠合楼板具有可使构件工业化、制造不受季节限制、大大缩短周期以及节约大量模板和其他资源等优点。虽然叠合楼板实现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的基本要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叠合楼板仍需要现场浇筑混凝土;屋面板仍需后期做保温、防水处理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夹芯保温的叠合楼板,在普通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的基础上,创新了构造形式,浇筑了采用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的“夹芯”保温层,形成预制底板混凝土层、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保温层、现场后浇层组合而成的新型夹芯保温叠合楼板,实现了楼板承重、保温一体化,免除了后期屋面板的保温处理,减少现场作业;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钢筋桁架和粗糙面结合的方式,钢筋桁架贯穿整个叠合板的三层,将叠合板的三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保温叠合板的承载力、抗剪能力和整体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夹芯保温的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底板混凝土层2,在预制底板混凝土层2上设置有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预制底板保温层3,在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预制底板保温层3上有后浇层4。

所述预制底板混凝土层2中有底板钢筋1,所述后浇层4中有后浇层构造钢筋6,钢筋桁架5的下端焊接在底板钢筋1上,上端焊接在后浇层构造钢筋6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所述基于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夹芯保温的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浇筑预制底板混凝土层2

首先制作预制底板的模板,绑扎钢筋网片;在绑扎好的钢筋网片上,绑扎钢筋桁架5,然后用普通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上层抹平后进行拉毛处理,制造出粗糙面;最后标准养护28d,拆除模板,即可形成带有钢筋桁架5的预制底板混凝土层2。

所述钢筋桁架5具有120mm高度,上弦采用C10、下弦采用C10,腹杆采用A6,所用普通混凝土的标号为C30,浇筑厚度60mm。

步骤二:浇筑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预制底板保温层3

待预制底板混凝土具有75%强度后,在预制底板的基础上支模,拌制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具体步骤为:拌制混合了水泥、甲基纤维素醚、胶粉、硅粉、木纤维、聚丙烯纤维的干料,拌制均匀后,加入聚苯颗粒并加少量水继续搅拌,待聚苯颗粒基本上全部被干料包裹后,加入剩下的水搅拌均匀,形成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然后浇筑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并且振捣、拍打密实,最后标准养护28d,拆除模板,即可形成带有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保温层3的预制底板。

土体配比为水泥333kg、硅灰37kg、胶粉16.65kg、甲基纤维素醚2.405kg、聚丙烯纤维1.665kg、木纤维3.33kg、防水剂1.11kg、减水剂3.7kg、引气剂0.74kg。

步骤三:浇筑后浇层

当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预制底板保温层3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时,首先润湿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预制底板保温层3表面,支设模版;然后铺设后浇层构造钢筋网片,浇筑普通C30混凝土,抹平后打扫周边环境。最后标准养护28天,从而形成夹芯保温叠合楼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夹芯保温叠合楼板采用夹芯保温构造,承载力更高,耐久性更好,且可以避免施工阶段的损坏,又兼具保温节能的作用,真正实现了叠合板的保温承重一体化。

2、夹芯保温叠合楼板采用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在具有良好的保温节能性能基础上,又采用传统的浇筑施工的施工方法,使得新型叠合楼板制作简单方便,避免使用其他特殊工具和对工人进行特殊培训,制作程序简单高效,并且采用浇筑方式,提高了新型叠合楼板的整体性和密实性,避免形成冷(热)桥。

3、夹芯保温叠合楼板与传统普通预制楼板相比,创新性地采用钢筋桁架“一穿三”的构造形式,即钢筋桁架连接预制底板、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保温层、后浇层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叠合楼板的抗剪能力和整体性,具有整体性好,抗震性能优越,以及有较强的粘结抗剪能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叠合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叠合楼板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夹芯保温的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底板混凝土层2,在预制底板混凝土层2上设置有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预制底板保温层3,在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预制底板保温层3上有后浇层4。其中,预制底板混凝土层2中有底板钢筋1,后浇层4中有后浇层构造钢筋6,钢筋桁架5的下端焊接在底板钢筋1上,上端焊接在后浇层构造钢筋6上。

可见,此夹芯保温的叠合楼板由预制混凝土底板、预制保温层和现场后浇层组合而成,结合面抗剪方式为钢筋桁架与混凝土粗糙面。其技术要点包括:

1、承重保温一体化:在普通钢筋桁架叠合板基础上,浇筑了采用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的夹芯保温层,形成了保温叠合板,在现场吊装完毕后,现浇后浇层,形成了具有底板混凝土层2、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保温层3、后浇层4三层的钢筋桁架夹芯保温叠合板,实现了承重、保温一体化。

2、保温层的构造及制作方式:本实用新型叠合楼板采用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作为保温材料,制作方式采用浇筑形式。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具体配比为水泥333kg、硅灰37kg、胶粉16.65kg、甲基纤维素醚(20万稠度)2.405kg、聚丙烯纤维(10mm)1.665kg、木纤维3.33kg、防水剂1.11kg、减水剂3.7kg、引气剂0.74kg。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在具有保温效果的同时,因其按一定比例加入了胶粉、硅粉、甲基纤维素醚、引气剂等添加剂,强度可达1MPa以上。采用浇筑的制作方式,可以更好地使保温层与底板混凝土形成整体,避免形成冷(热)桥,提高新型叠合楼板的整体性,并且浇筑方式简单方便,易于实现,简化了保温层的制作流程,有利于夹芯保温叠合楼板的应用及推广。叠合楼板采用夹芯形式,将保温层浇筑于中间层,既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又可以很好地保护保温层,提高楼板及保温层的使用寿命。

3、叠合面咬合形式:浇筑预制底板时布置两个钢筋桁架5,并且对底板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形成钢筋桁架5贯穿预制底板混凝土层2、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保温层3、后浇层4的连接方式,大大加强了叠合面的抗剪能力,保证了叠合板的协同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一:预制底板混凝土层的浇筑。首先制作预制底板的模板,绑扎钢筋网片;在绑扎好的钢筋网片上,绑扎具有120mm高度,上弦采用C10、下弦采用C10,腹杆采用A6的钢筋桁架。然后用标号为C30的普通混凝土浇筑60mm厚;待混凝土上层抹平后进行拉毛处理,制造出粗糙面;最后标准养护28d,拆除模板,即可形成带有钢筋桁架的预制底板混凝土层。

步骤二:预制底板保温层的浇筑。待预制底板混凝土具有75%强度后,在预制底板的基础上支模,伴制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具体步骤为:伴制混合了水泥、甲基纤维素醚、胶粉、硅粉、木纤维、聚丙烯纤维的干料,伴制均匀后,加入聚苯颗粒并加少量水继续搅拌,待聚苯颗粒基本上全部被干料包裹后,加入剩下的水搅拌均匀,形成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然后浇筑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并且振捣、拍打密实。最后标准养护28d,拆除模板,即可形成带有聚苯颗粒纤维混凝土保温层的预制底板。

步骤三:新型夹芯保温叠合板后浇层浇筑。当预制保温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时,首先润湿底板表面,支设模版;然后铺设后浇层构造钢筋网片,浇筑普通C30混凝土,抹平后打扫周边环境。最后标准养护28天,从而形成夹芯保温叠合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