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418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
背景技术
: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是当今建筑幕墙领域技术先进的高档幕墙产品,具有优越的性能及现场施工节奏快等特点。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增多,对于单元体顶部的收口,现阶段的施工原理是用第一铝板将单元体顶部与女儿墙顶进行封闭,作为第一道防水,在第一铝板的内部,用第二铝板将单元体尾部与墙体封闭作第二道次级防水。此密闭操作施工时先完成。此方法由幕墙单位作两道防水,以保证防水性能,但是两道施工工序复杂,材料成本也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旨在实现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材料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包括立柱、内部设有排水系统的横梁架、盖板、以及板块,所述横梁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的顶面,所述盖板卡接于所述横梁架的顶面,所述横梁架与墙壁之间设置有所述板块。优选地,所述横梁架内形成有储水部和与所述储水部连接的排水部,所述盖板卡接于所述储水部的顶面,所述立柱与所述排水部连接。优选地,所述储水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储水腔,所述排水部开设有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排水腔、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排水部的端部。优选地,所述储水部开设有三个相互连通的储水腔,其中一个所述储水腔与所述排水腔连通。优选地,所述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还包括角码,所述角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横梁架连接。优选地,所述横梁架与所述盖板的拼接处设置第一密封件。优选地,所述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还设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横梁架和所述立柱背相所述板块的表面,所述遮挡件的一端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填充第二密封件。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一端弯曲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遮挡于所述遮挡件。优选地,所述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还设有第一泡沫条和第二泡沫条,所述第一泡沫条设于所述横梁架与所述盖板的拼接处,所述设置第二泡沫条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遮挡件的间隙处,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泡沫条上,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泡沫条上。优选地,所述盖板设为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的盖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横梁架固定连接于立柱的顶面,盖板卡接于横梁架的顶面,横梁架与墙壁之间设置有板块,使得盖板和板块可以分别单独装配,在安装完成时,盖板和板块形成一道有效的防水层,使得本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材料成本低;另外,内部设有排水系统的横梁架,当雨水突破盖板时,雨水渗入横梁架内部的排水系统,有效将渗入的水排出,保证杜绝渗漏水隐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横梁架4板块11储水部51第一密封件111储水腔52第二密封件12排水部6角码121排水腔7遮挡件122排水口8墙壁2盖板91第一泡沫条21延伸部92第二泡沫条3立柱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包括立柱3、内部设有排水系统的横梁架1、盖板2、以及板块4,横梁架1固定连接于立柱3的顶面,盖板2卡接于横梁架1的顶面,横梁架1与墙壁8之间设置有板块4。盖板2可通过冲压工艺成型,横梁架1顶面形成开口,盖板2覆盖开口,盖板2可通过卡接的方式插入横梁架1的顶面,卡接方式具体可为横梁架1的侧壁设置卡扣和/或卡槽,盖板2的一侧面设置卡扣和/或卡槽,盖板2卡设于横梁架1的顶面。板块4一体冲压成型,板块4可通过螺接的方式两端分别固定于横梁架1和墙壁8之间,本实施例横梁架1与板块4的一端设置第一孔,墙壁8与板块4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孔,板块4通过两个螺钉分别和第一孔和第二孔螺纹连接,使得板块4固定于横梁架1和墙壁8之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横梁架1固定连接于立柱3的顶面,盖板2卡接于横梁架1的顶面,横梁架1与墙壁8之间设置有板块4,使得盖板2和板块4可以分别单独装配,在安装完成时,盖板2和板块4形成一道有效的防水层,使得本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材料成本低;另外,内部设有排水系统的横梁架1,当雨水突破盖板2时,雨水渗入横梁架1内部的排水系统,有效将渗入的水排出,保证杜绝渗漏水隐患。具体地,请一并结合参照图2,本实施例横梁架1内形成有储水部11和与储水部11连接的排水部12,盖板2卡接于储水部11的顶面,立柱3与排水部12连接;储水部11开设有至少一个储水腔111,排水部12开设有与储水腔111连通的排水腔121、和排水口122,排水口122位于排水部12的端部。本实施例储水部11开设有三个相互连通的储水腔111,其中一个储水腔111与排水腔121连通,有效形成分流。该储水腔111的中部可形成有稳固板,增加储水部11的整体稳定性。本实施例储水部11位于立柱3顶面,排水部12与立柱3连接,盖板2扣合于储水部11的顶部,储水腔111为积水区,排水腔121为排水区,储水部11底部及边缘位置与排水部12连通,排水部12延伸端为排水口122,当雨水突破盖板2从储水部11顶部渗入时,雨水经过储水部11的连通口流向排水部12,排水部12中的雨水接着流向排水口122,有效将雨水排出的同时保证杜绝渗漏水进入室内。请参阅图2,为了保证横梁架1与盖板2之间的固定性,本实施例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还包括角码6,角码6的两端分别与盖板2和横梁架1连接。本实施例横梁架1背离墙壁一端面形成平行面,盖板2的一端弯曲形成与横梁架1的平行面垂直的连接面,连接面和平行面分别设置螺纹孔,角码6两端设有通孔,角码6通过螺钉穿过通孔和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得盖板2和横梁架1更稳固连接。请参阅图2,为了保证横梁架1与盖板2之间的密封性,本实施例横梁架1与盖板2的拼接处设置第一密封件51。第一密封件51为密封胶,本实施例横梁架1与盖板2的拼接处打密封胶,有效封闭横梁架1与盖板2拼接时形成的缝隙,增加密封性。请参阅图1,为了进一步保证杜绝渗漏水隐患,本实施例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还设有遮挡件7,遮挡件7设置于横梁架1和立柱3背相板块4的表面,遮挡件7的一端与盖板2之间形成有间隙,间隙填充第二密封件52。第二密封件52为密封胶,本实施例盖板2背离板块4一端弯曲形成有延伸部21,延伸部21遮挡于遮挡件7的顶面,当用户设置第二密封件52之前,盖板2与横梁架1先需要进行卡接以及通过角码6固定连接,接着位于遮挡件7与盖板2之间形成的间隙打密封胶进行密封,有效保证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表面的密封密度,杜绝渗漏水。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高性能单元体幕墙顶部封闭系统还设有第一泡沫条91和第二泡沫条92,第一泡沫条91设于横梁架1与盖板2的拼接处,设置第二泡沫条92设于盖板2与遮挡件7的间隙处,第一密封件51位于第一泡沫条91上,第二密封件52位于第二泡沫条92上,有效方便施工嵌入以及接触定位,同时形成一层密封层,提高气密性和施工质量。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盖板2设为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的盖板2。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也可是塑料材质的盖板2,其可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