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凿毛标高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906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圆柱凿毛标高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圆柱凿毛标高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二次浇注时,之前浇注的混凝土结构已经凝固成型,为了加强新旧两次浇注的混凝土之间的咬合力,一般要对已凝固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凿毛,但是现有的施工方法无质量控制措施,全凭人为控制,在施工缝凿毛时易出现质量问题,包括凿毛高度掌控不准、圆柱边容易穿线边角崩坏等情况,难以保证凿毛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凿毛标高定位装置,解决了圆柱的凿毛高度掌控不准、圆柱边容易出现边角崩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柱凿毛标高定位装置,所述圆柱标定有剔凿标高,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套箍,套设于所述圆柱,所述定位套箍包括相对的上沿和下沿,所述定位套箍的上沿对应于所述圆柱的剔凿标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套箍包括二半圆环,所述二半圆环之间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义所述二半圆环为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围合成所述套箍,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均包括相对的内侧端和外侧端,所述第一半圆环的内侧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的内侧端设有合页铰接以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环的外侧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半圆环的外侧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对合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是设于靠近所述外侧端的上沿和下沿的连接环,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二所述连接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通过铁丝穿设并紧固所述连接环以可调整围合尺寸的套设于所述圆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二半圆环由铁皮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柱外套设定位套箍,所述定位套箍的上沿对应于所述圆柱的剔凿标高,达到了可准确控制凿毛高度、不会出现超剔或边角崩坏的技术效果。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套箍包括二半圆环,所述二半圆环的内侧端通过合页铰接,所述二半圆环外侧端的上沿和下沿均设有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可调整所述二半圆环围合的尺寸大小,使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圆柱,适用范围广,易于存放和转移,可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二半圆环铰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1-定位套箍,2-圆柱,11-上沿,12-下沿,13-第一半圆环,14-第二半圆环,15-合页,21-剔凿标高位置,22-实际浇筑标高位置,131-内侧端, 132-外侧端,141-内侧端,142-外侧端,16-第一连接部,17-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凿毛标高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已浇筑圆柱的剔凿标高。其中:

参阅图1,所述定位套箍1套设于圆柱2外表面,圆柱2标定有剔凿标高位置21,定位套箍1包括相对的上沿11和下沿12,其上沿11对应于剔凿标高位置21,其下沿12可位于圆柱1的任何合适的位置。

参阅图2,套箍1包括两个半圆环,定义两个半圆环为第一半圆环13 和第二半圆环14,所述第一半圆环13和第二半圆环14围合成所述套箍1,第一半圆环13包括相对的内侧端131和外侧端132,第二半圆环亦包括相对的内侧端141和外侧端142,内侧端131和141之间设有合页15,第一半圆环13和第二半圆环14通过合页15铰接;第一半圆环13在靠近外侧端132的上沿和下沿位置处设有第一连接部16,第二半圆环14在靠近外侧端142的上沿和下沿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部17,第一半圆环13和第二半圆环14对合并通过第一连接部16和第二连接部17套设于圆柱2外表面。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部16和第二连接部17均是连接环,且第一连接部16包括至少二连接环,第二连接部17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环,第一连接部16和第二连接部17的具体连接环数量以施工现场需求设置,第一半圆环13和第二半圆环14对合后有铁丝等易折弯材料穿设并紧固所述连接环,以此,第一半圆环13和第二半圆环14的围合尺寸可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圆柱。

一般地,连接环焊接于二半圆环。第一连接部16和第二连接部17的形态及固定方式并不限于此,一切可使套箍1可调整围合尺寸的固定在圆柱2外表面的连接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于本实施例中,圆柱 2的实际浇筑标高位置22比设计标高高出5cm,上层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对圆柱2进行3cm的凿毛,将定位套箍1套设于圆柱2外表面,定位套箍1的上沿11卡住圆柱1的剔凿标高位置21,且剔凿标高位置21距离实际浇筑标高位置22高度为3cm,即定位套箍1的上沿11与实际浇筑标高位置22的距离差亦为3cm,定位套箍1固定后,用无齿锯对圆柱2进行切割,切割后凿毛,凿毛高度为实际浇筑标高位置22与固定套箍的上沿11 的距离差(3cm)。

与本实施例中,定位套箍1采用4mm厚的铁皮,定位套箍1本身的高度为2cm。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