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复合型节点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920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复合型节点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复合型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钢管混凝土柱已有多年历史,钢管混凝土柱具有高强度、性能优越、施工简便等特点,在高层、大跨、重载和抗震的建筑中,有较为广泛的运用。但也由于钢管混凝土柱结构形式的特殊性,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处的连接形式一直是重点和难点技术。

目前实际使用中,由于混凝土梁无法和钢管柱直接组合,多采用梁断开而柱连续的节点组合形式,这种节点形式由于梁的断开,整体性能较差,并且由于梁-柱分离梁柱的剪力和弯矩无法有效的传递。

因此,亟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传递上下钢管轴向力、简化节点、改善钢管的屈曲形态和提高节点处的韧性、延性和抗剪能力的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复合型节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复合型节点的施工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复合型节点,包括成十字交叉连接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该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交叉处形成截面胀大的节点;该节点处、在钢管混凝土柱的上下钢管之间竖直设有复式增强结构,该复式增强结构包括4组由开孔钢板和开槽钢板组成的增强单元,该增强单元分别设置在钢管混凝土柱的上、下钢管的四周内壁。该复式增强结构穿设在钢管混凝土柱的上下钢管内,利用开孔孔钢板来传递上下柱之间的轴力,同时利用开槽钢板来提高节点处的抗剪性能,同时该复式增强结构可改善了土柱钢管的屈曲形态,提高了钢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使得整个体系受力性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其中,所述增强单元包括对称分布在上下钢管内壁表面的1个开孔钢板和2个开槽钢板,该开槽钢板的宽度为开孔钢板的宽度的1/2~1/3;所述混凝土梁的主筋穿过开孔钢板上对应的孔。该复合型节点通过开孔钢板来支撑混凝土梁的受力主筋,开孔钢板可以承担梁柱传递给节点的剪力;由于开孔的存在,梁钢筋可以穿过钢板,节点中梁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开孔钢板两侧对称设置的开槽钢板,其宽度窄于开孔钢板,可有效提高节点处的抗剪能力,增强混凝土的约束效应。

优选的,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交叉节点处、垂直于复式增强结构设有若干层钢筋网片,该钢筋网片由若干个钢筋纵横交错构成,且部分钢筋穿过开孔钢板上对应的孔。该复合型节点利用复式增强结构支撑多层钢筋网片形成整体结构增强节点处的强度。

再者,所述钢筋网片上垂直穿设有若干个箍筋,其中位于钢筋网片四个角处的箍筋为由钢筋构成的立柱式箍筋,位于钢筋网片的四边上的箍筋为由钢筋构成的方框式箍筋。该复合型节点,由于节点截面尺寸得到了增大,需在节点中设置钢筋网片和箍筋确保复式增强结构在使用中的稳定,故利用箍筋与钢筋网片的组合结构,增强节点处的约束力;箍筋可以有效的增强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约束效应,且提高节点区域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同时采用箍筋、钢筋网片和复式增强结构形成的组合骨架使得非连续的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节点处受力合理,增强了节点处的强度和刚度,解决了节点混凝土抗裂性能不足的缺陷,消除了因钢管断开所带来的弱化结构强度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开孔钢板的孔径为钢板宽度的1/3~2/3,开孔间距不超过孔径的3倍。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复合型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制开孔钢板、开槽钢板、钢筋网片和箍筋;

b、将开孔钢板、开槽钢板焊接于非连续型的上、下钢管内,形成复式增强结构,将焊好后的钢管固定到建筑结构中;

c、将施工用的梁柱模板架设好后,架设相应的梁钢筋,并将梁钢筋穿过开孔钢板中的开孔;并在梁的主筋之间水平铺设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中的钢筋穿过开孔钢板中的开孔,在钢筋网片上垂直穿设有箍筋;

d、在上、下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再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梁,以及该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的交叉节点。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首先该复式增强结构穿设在钢管混凝土柱的上下钢管内,利用开孔孔钢板来传递上下柱之间的轴力,同时利用开槽钢板来提高节点处的抗剪性能,同时该复式增强结构可改善了土柱钢管的屈曲形态,提高了钢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使得整个体系受力性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其次该复合型节点通过开孔钢板来支撑混凝土梁的受力主筋,开孔钢板可以承担梁柱传递给节点的剪力;由于开孔的存在,梁钢筋可以穿过钢板,节点中梁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开孔钢板两侧对称设置的开槽钢板,其宽度窄于开孔钢板,可有效提高节点处的抗剪能力,增强混凝土的约束效应;再者该复合型节点中增设多层钢筋网片,且各钢筋穿过开孔钢板中的对应孔,利用复式增强结构支撑多层钢筋网片形成整体结构增强节点处的强度;然后该复合型节点,由于节点截面尺寸得到了增大,需在节点中设置钢筋网片和箍筋确保复式增强结构在使用中的稳定,故利用箍筋与钢筋网片的组合结构,增强节点处的约束力;箍筋可以有效的增强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约束效应,且提高节点区域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同时采用箍筋、钢筋网片和复式增强结构形成的组合骨架使得非连续的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节点处受力合理,增强了节点处的强度和刚度,解决了节点混凝土抗裂性能不足的缺陷,消除了因钢管断开所带来的弱化结构强度的影响;进一步该复合型节点满足了“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设计原则,可以有效传递上层轴力,受力机理明确,并为整体结构提供了一个刚度较大,抗剪、抗弯性能优越的节点结构;最后该复合型节点的施工方便、制作简单,且施工建造成本低廉,优于现有的节点连接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隐去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隐去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设有复式增强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柱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钢筋网片和箍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本发明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复合型节点,包括成十字交叉连接的钢管混凝土柱1和混凝土梁2,该钢管混凝土柱1和混凝土梁2的交叉处形成截面胀大的节点3,且所述交叉节点3处的截面尺寸大于钢管混凝土柱或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在钢管混凝土柱1和混凝土梁2的交叉节点3处,且在钢管混凝土柱1的上下钢管之间竖直设有用于传递上下钢管内的轴力的复式增强结构4。如图4所示,上述复式增强结构4包括4组由开孔钢板401和开槽钢板402组成的增强单元,该增强单元分别设置在钢管混凝土柱1的上、下钢管的四周内壁。该复式增强结构穿设在钢管混凝土柱的上下钢管内,利用开孔孔钢板来传递上下柱之间的轴力,同时利用开槽钢板来提高节点处的抗剪性能,同时该复式增强结构可改善了土柱钢管的屈曲形态,提高了钢混凝土的韧性和延性,使得整个体系受力性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如图2和图3所示,增强单元包括对称分布在上下钢管内壁表面的1个开孔钢板401和2个开槽钢板402,该开槽钢板402的宽度为开孔钢板401的宽度的1/2~1/3;所述混凝土梁的主筋穿过开孔钢板401上对应的孔。开孔钢板401上的孔径为钢板宽度的1/3~2/3,开孔间距不超过孔径的3倍。该复合型节点通过开孔钢板来支撑混凝土梁的受力主筋,开孔钢板可以承担梁柱传递给节点的剪力;由于开孔的存在,梁钢筋可以穿过钢板,节点中梁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开孔钢板两侧对称设置的开槽钢板,其宽度窄于开孔钢板,可有效提高节点处的抗剪能力,增强混凝土的约束效应。

如图5和图6所示,钢管混凝土柱1和混凝土梁2的交叉节点处、垂直于复式增强结构4设有若干层钢筋网片5,该钢筋网片5由若干个钢筋纵横交错构成,且各钢筋分别穿过开孔钢板401上对应的孔。上述钢筋网片5上垂直穿设有若干个箍筋6,其中位于钢筋网片5四个角处的箍筋6为由钢筋构成的立柱式箍筋,位于钢筋网片5的四边上的箍筋6为由钢筋构成的方框式箍筋。该复合型节点中增设多层钢筋网片,且各钢筋穿过开孔钢板中的对应孔,利用复式增强结构支撑多层钢筋网片形成整体结构增强节点处的强度;然后该复合型节点,由于节点截面尺寸得到了增大,需在节点中设置钢筋网片和箍筋确保复式增强结构在使用中的稳定,故利用箍筋与钢筋网片的组合结构,增强节点处的约束力;箍筋可以有效的增强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约束效应,且提高节点区域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同时采用箍筋、钢筋网片和复式增强结构形成的组合骨架使得非连续的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节点处受力合理,增强了节点处的强度和刚度,解决了节点混凝土抗裂性能不足的缺陷,消除了因钢管断开所带来的弱化结构强度的影响。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的复合型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制开孔钢板401、开槽钢板402、钢筋网片5和箍筋6;

b、将开孔钢板401、开槽钢板402焊接于非连续型的上、下钢管内,形成复式增强结构4,将焊好后的钢管固定到建筑结构中;

c、将施工用的梁柱模板架设好后,架设相应的梁钢筋,并将梁钢筋穿过开孔钢板中的开孔;并在梁的主筋之间水平铺设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中的钢筋穿过开孔钢板中的开孔,在钢筋网片上垂直穿设有箍筋;

d、在上、下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1,再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梁,以及该混凝土梁2和钢管混凝土柱1的交叉节点3。

该复合型节点满足了“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设计原则,可以有效传递上层轴力,受力机理明确,并为整体结构提供了一个刚度较大,抗剪、抗弯性能优越的节点结构;同时该复合型节点的施工方便、制作简单,且施工建造成本低廉,优于现有的节点连接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