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9547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楼板浇筑成型前需要在施工模板的上方搭设两层钢筋网作为楼板的骨架,在钢筋网搭设的过程中,为了固定上层钢筋网,通常的做法是将马镫筋放置在施工模板上,再将上层钢筋网放置在放好的马镫上,从而固定上层钢筋网。浇筑混凝土时,马镫筋与上、下层钢筋网一起被埋在混凝土内部,从而无法对马镫筋进行重复利用,进而造成了马镫筋材料的浪费。

另外,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前,为了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在上层钢筋网上行走,通常是在上层钢筋网上铺设用于施工人员行走的脚手板。在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在脚手板上来回行走施工,从而造成了脚手板对上层钢筋网的挤压,使得上层钢筋网容易发生变形,进而使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不易达到验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在使用传统马镫筋架设楼板的上层钢筋网而进行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中,马镫筋无法重复使用进而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且在马凳筋架设好后,脚手板铺设在上层钢筋网上方,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在脚手板上来回行走,从而造成脚手板对上层钢筋网的挤压,使得上层钢筋网容易发生变形,进而造成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不易达到验收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浇筑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并对楼板的上层钢筋网与下层钢筋网进行绑扎,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旋转马镫筋包括支撑装置,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连接件,所述支撑装置的高度值大于待成型混凝土的厚度值,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可拆卸的连接;

b、安装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可拆卸地连接;

c、在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上方铺设脚手板;

d、进行混凝土浇筑;

e、在混凝土凝固前,拆除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

由于所述支撑装置的高度值大于待成型混凝土的厚度值,因而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所述支撑装置任有部分露在混凝土的外部,从而便于人工拿取所述支撑装置。由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为可拆卸地连接,因而在混凝土凝固前,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分离,同时可用手握住露在混凝土外部的支撑装置,将所述支撑装置向上提起,便可对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进行拆除。从而解决了使用传统马镫筋架设楼板的上层钢筋网而进行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中,马凳筋无法重复利用,进而造成材料的浪费的问题。

另外,在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凳筋上方铺设脚手板,避免了脚手板与所述上层钢筋网接触,从而解决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在脚手板上来回行走,从而造成脚手板对上层钢筋网的挤压,使得上层钢筋网容易发生变形,进而造成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不易达到验收的要求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制作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步骤包括:

1)制作支撑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用两根较长第一钢筋与两根较短第二钢筋制作成长方形框架,所述第一钢筋的长度大于脚手板的宽度;

②将若干第三钢筋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框架上作为支撑腿;

③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条第二钢筋上设置用于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第四钢筋。

2)制作连接件

采用第五钢筋,将所述第五钢筋一端与所述第四钢筋铰接,另一端朝内侧进行不小于90度的弯曲,形成固定端。

将所述框架设置为长方形,且所述第一钢筋的长度大于脚手板的宽度,确保了脚手板能够完全放置于框架上方,使得施工人员在脚手板上行走时,脚手板不会发生倾斜,同时第二钢筋设置成较短,又节约了制作的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将所述第五钢筋与所述第四钢筋铰接,使得第五钢筋可沿铰接点摆动,方便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的可拆卸连接。将所述第五钢筋另一端朝内侧进行不小于90度的弯曲形成固定端,使得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进行连接时,所述固定端能够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的底部,从而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快速地连接。

当所述固定端与所述上层钢筋网底部接触时,所述固定端恰好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且接触点恰好处于所述铰接点正下方,从而当混凝土凝固前通过将所述第五钢筋朝远离所述上层钢筋网的方向摆动,便可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快速地的分离。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制作连接件时,所述固定端朝所述第五钢筋内侧弯曲的度数为90度。

将所述固定端朝所述第五钢筋内侧弯曲的度数为90度,在需要将固定端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底部时,只需将所述第五钢筋的内侧侧壁与所述上层钢筋网的侧壁相接触,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上层钢筋网自动与所述固定端相接触,且所述固定端自动保持水平状态,从而能够快速地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的固定,且方便后期固定端与所述上层钢筋网的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制作连接件时,采用了两根第五钢筋与所述第四钢筋铰接,所述固定端的轴线相互垂直。

采用了两根第五钢筋与所述第四钢筋铰接,所述两根第五钢筋的固定端的轴线相互垂直,从而在架设所述上层钢筋网时,所述两个固定端能够同时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上相互垂直的两根钢筋的底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时,所述上层钢筋网与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旋转马凳筋之间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安装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步骤包括:

1)将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放置在施工模板上,使所述支撑腿底部与施工模板接触;

2)将所述上层钢筋网向上提起,同时摆动所述第五钢筋,使所述固定端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的底部。

采用第五钢筋的固定端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底部从而能够快速地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的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方便了后期与所述上层钢筋网的分离。

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拆除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步骤包括:

1)移除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脚手板;

2)摆动所述第五钢筋,使所述第五钢筋朝远离所述上层钢筋网的方向摆动;

3)待所述固定端与所述上层钢筋网分离后,将所述支撑装置向上提起。

由于所述第五钢筋是通过所述固定端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底部而实现的与所述上层钢筋网连接,因而混凝土凝固前,将所述第五钢筋朝远离所述上层钢筋网的方向摆动,便可快速地实现所述第五钢筋与所述上层钢筋网分离。待所述第五钢筋与所述上层钢筋网分离后,将所述支撑装置向上提起便可快速地对混凝土内的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进行拆除。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制作所述支撑装置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水平放置的第六钢筋作为支撑垫。

将所述支撑腿底部设置支撑垫,在安装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时,所述支撑垫与施工模板接触,从而增大了所述支撑腿与施工模板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所述支撑腿底部对施工模板产生的压强,有效地避免了支撑腿对施工模板造成损坏。

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在混凝土初凝前拆除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

混凝土初凝过程指的是混凝土由流动状态到失去塑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颗粒初步联接成网,逐渐形成凝聚结构,水泥浆体开始凝结,这时取出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所述上层钢筋网不会下沉。取出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后,用少量的混凝土对移除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部位进行填补,同时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收面,保证了混凝土的密实度,确保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传统混凝土楼板施工过程中,马镫筋无法重复利用,进而造成材料的浪费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在楼板的上层钢筋网上铺设脚手板从而造成脚手板对上层钢筋网的挤压,使得上层钢筋网容易发生变形,进而造成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不易达到验收的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脚手板铺设在支撑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混凝土浇筑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层钢筋网,2-下层钢筋网,3-脚手板,4-第一钢筋,5-第二钢筋,6-支撑腿,7-第四钢筋,8-第五钢筋,9-固定端,10-支撑垫,11-待成型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一种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并对楼板的上层钢筋网1与下层钢筋网2进行绑扎,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旋转马镫筋包括支撑装置,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连接件,所述支撑装置的高度值大于待成型混凝土11的厚度值,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可拆卸的连接;

b、安装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可拆卸地连接;

c、在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上方铺设脚手板3;

d、进行混凝土浇筑;

e、在混凝土凝固前,拆除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

由于所述支撑装置的高度值大于待成型混凝土11的厚度值,因而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所述支撑装置任有部分露在混凝土的外部,从而便于人工拿取所述支撑装置。由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为可拆卸地连接,因而在混凝土凝固前,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分离,同时可用手握住露在混凝土外部的支撑装置,将所述支撑装置向上提起,便可对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进行拆除。从而解决了使用传统马镫筋架设楼板的上层钢筋网1而进行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中,马凳筋无法重复利用,进而造成材料的浪费的问题。

另外,在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凳筋上方铺设脚手板3,避免了脚手板3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接触,从而解决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在脚手板3上来回行走,从而造成脚手板3对上层钢筋网1的挤压,使得上层钢筋网1容易发生变形,进而造成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不易达到验收的要求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如实施例1所述的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制作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步骤包括:

1)制作支撑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用两根较长第一钢筋4与两根较短第二钢筋5制作成长方形框架,所述第一钢筋4的长度大于脚手板3的宽度;

②将若干第三钢筋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框架上作为支撑腿6;

③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条第二钢筋5上设置用于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第四钢筋7。

2)制作连接件

采用第五钢筋8,将所述第五钢筋8一端与所述第四钢筋7铰接,另一端朝内侧进行不小于90度的弯曲,形成固定端9。

将所述框架设置为长方形,且所述第一钢筋4的长度大于脚手板3的宽度,确保了脚手板3能够完全放置于框架上方,使得施工人员在脚手板3上行走时,脚手板3不会发生倾斜,同时第二钢筋5设置成较短,又节约了制作的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将所述第五钢筋8与所述第四钢筋7铰接,使得第五钢筋8可沿铰接点摆动,方便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可拆卸连接。将所述第五钢筋8另一端朝内侧进行不小于90度的弯曲形成固定端9,使得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进行连接时,所述固定端9能够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底部,从而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快速地连接。

当所述固定端9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底部接触时,所述固定端9恰好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且接触点恰好处于所述铰接点正下方,从而当混凝土凝固前通过将所述第五钢筋8朝远离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方向摆动,便可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快速地的分离。

实施例3

在如实施例2所述的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制作连接件时,所述固定端9朝所述第五钢筋8内侧弯曲的度数为90度。

将所述固定端9朝所述第五钢筋8内侧弯曲的度数为90度,在需要将固定端9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1底部时,只需将所述第五钢筋8的内侧侧壁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侧壁相接触,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上层钢筋网1自动与所述固定端9相接触,且所述固定端9自动保持水平状态,从而能够快速地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固定,且方便后期固定端9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4

在如实施例2所述的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制作连接件时,采用了两根第五钢筋8与所述第四钢筋7铰接,所述固定端9的轴线相互垂直。

采用了两根第五钢筋8与所述第四钢筋7铰接,所述两根第五钢筋8的固定端9的轴线相互垂直,从而在架设所述上层钢筋网1时,所述两个固定端9能够同时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1上相互垂直的两根钢筋的底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时,所述上层钢筋网1与所述可重复使用的旋转马凳筋之间的稳定性。

实施例5

在如实施例2所述的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安装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步骤包括:

1)将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放置在施工模板上,使所述支撑腿6底部与施工模板接触;

2)将所述上层钢筋网1向上提起,同时摆动所述第五钢筋8,使所述固定端9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底部。

采用第五钢筋8的固定端9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1底部从而能够快速地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方便了后期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分离。

实施例6

在如实施例2所述的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中,拆除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步骤包括:

1)移除所述支撑装置上方的脚手板3;

2)摆动所述第五钢筋8,使所述第五钢筋8朝远离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方向摆动;

3)待所述固定端9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分离后,将所述支撑装置向上提起。

由于所述第五钢筋8是通过所述固定端9钩住所述上层钢筋网8底部而实现的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连接,因而混凝土凝固前,将所述第五钢筋8朝远离所述上层钢筋网1的方向摆动,便可快速地实现所述第五钢筋8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分离。待所述第五钢筋8与所述上层钢筋网1分离后,将所述支撑装置向上提起便可快速地对混凝土内的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进行拆除。

实施例7

在如实施例2所述的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制作所述支撑装置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支撑腿6的底部设置水平放置的第六钢筋作为支撑垫10。

将所述支撑腿6底部设置支撑垫10,在安装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时,所述支撑垫10与施工模板接触,从而增大了所述支撑腿6与施工模板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所述支撑腿6底部对施工模板产生的压强,有效地避免了支撑腿6对施工模板造成损坏。

实施例8

在如实施例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运用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中,在混凝土初凝前拆除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

混凝土初凝过程指的是混凝土由流动状态到失去塑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颗粒初步联接成网,逐渐形成凝聚结构,水泥浆体开始凝结,这时取出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所述上层钢筋网1不会下沉。取出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后,用少量的混凝土对移除所述可重复使用的马镫筋的部位进行填补,同时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收面,保证了混凝土的密实度,确保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