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建筑钢柱与墙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90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建筑钢柱与墙板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具体是一种模块化建筑钢柱与墙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模块化建筑是将建筑体分成若干个空间模块,精装修甚至清洁都在工厂完成,然后运到工地向搭积木一样搭建住宅。模块式建筑技术集设计、工厂制造、工地搭建和验收等为一体,它能在单元体间形成许多空间,这些空间的合理运用,将节约土地。同时,建筑内广泛运用的新型建筑材料,将使房屋更节能环保;在模块化建筑中,由于墙体一般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而且墙体内一般设有填充物,不利于钢柱与墙板的连接;目前,模块化建筑外墙与钢柱都是在钢柱两侧增加角钢,然后用自攻钉与角钢折件连接;传统的钢柱与墙板的连接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模块化建筑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钢柱与墙板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建筑钢柱与墙板连接结构,包括墙板、钢柱和钢托板;所述墙板由第一螺钉、外墙体、保温板、内墙体、第二螺钉、结构板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组成;所述外墙体的后部设有聚苯乙烯泡沫板层,聚苯乙烯泡沫板层的后部设有保温板,保温板的后部设有结构板,结构板的后部设有内墙体;所述外墙体、聚苯乙烯泡沫板层、保温板和结构板上设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将外墙体、聚苯乙烯泡沫板层、保温板和结构板固定为一个整体;所述内墙体与结构板之间设有第二螺钉,第二螺钉将内墙体和结构板固定为一个整体;墙板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左端放置有钢托板;所述钢柱放置在墙板的内侧,钢柱由第一防护板、保温材料、H型柱、第二防护板和第三防护板组成;所述H型柱的连接在钢托板上,H型柱的左部设有第一防护板,H型柱的后部设有第二防护板,H型柱的右部设有第三防护板;所述钢托板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侧板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固定有侧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槽右端的内部设有聚乙烯泡沫棒,聚乙烯泡沫板外侧的安装槽内设有密封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第三防护板均由防火板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H型柱与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夹缝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柱的顶部设有现浇楼板,现浇楼板的上部设有楼面面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侧板的直角腰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侧板的下底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模块化建筑钢柱与墙板连接结构避免使用自攻钉对钢柱和墙板进行连接,增加了钢柱与墙板的连接方式,使连接更加方便;可以更方便的使墙体与钢柱连接,同时还增加了墙体在钢柱处的支托点,使墙体结构更加稳固;同时促进了模块化建筑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块化建筑钢柱与墙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块化建筑钢柱与墙板连接结构中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块化建筑钢柱与墙板连接结构中刚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螺钉,2-外墙体,3-保温板,4-内墙体,5-第二螺钉,6-钢托板,7-第一防护板,8-保温材料,9-H型柱,10-第二防护板,11-第三防护板,12-结构板,13-聚苯乙烯泡沫板层,14-钢柱,15-现浇楼板,16-楼面面层,17-安装槽,18-聚乙烯泡沫棒,19-密封膏,20-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模块化建筑钢柱与墙板连接结构,包括墙板、钢柱14和钢托板6;所述墙板由第一螺钉1、外墙体2、保温板3、内墙体4、第二螺钉5、结构板12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层13组成;所述外墙体2的后部设有聚苯乙烯泡沫板层13,聚苯乙烯泡沫板层13的后部设有保温板3,保温板3的后部设有结构板12,结构板12的后部设有内墙体4;所述外墙体2、聚苯乙烯泡沫板层13、保温板3和结构板12上设有第一螺钉1,第一螺钉1将外墙体2、聚苯乙烯泡沫板层13、保温板3和结构板12固定为一个整体;所述内墙体4与结构板12之间设有第二螺钉5,第二螺钉5将内墙体4和结构板12固定为一个整体;墙板上设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的左端放置有钢托板6,安装槽17右端的内部设有聚乙烯泡沫棒18,聚乙烯泡沫板外侧的安装槽17内设有密封膏19,用于密封墙板;所述钢柱14放置在墙板的内侧,钢柱14由第一防护板7、保温材料8、H型柱9、第二防护板10和第三防护板11组成;所述H型柱9的连接在钢托板6上,H型柱9的左部设有第一防护板7,H型柱9的后部设有第二防护板10,H型柱9的右部设有第三防护板11;所述第一防护板7、第二防护板10和第三防护板11均由防火板制成,用于防火;所述H型柱9与第一防护板7和第二防护板10的夹缝内填充有保温材料8;所述钢柱14的顶部设有现浇楼板15,现浇楼板15的上部设有楼面面层16;所述钢托板6由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1和侧板22组成,用于连接墙板与钢柱14;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1垂直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0上,第一支撑板20与第二支撑板21固定有侧板22;所述侧板22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侧板22的直角腰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0上,侧板22的下底固定在第二支撑板21上。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