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硅棒线开方机工作台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276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晶硅棒线开方机工作台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直拉硅单晶棒的开方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晶硅棒线开方机工作台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对绿色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视和开放,光伏太阳能发电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在光伏行业里,单晶硅棒从单晶炉中拉制出来以后需要继续进行一系列工序,前期包括有截断、开方、圆角研磨和平面研磨等机械加工;接着,还需将硅棒粘胶后进行切片、清洗、倒角、研磨、腐蚀和再清洗等;最后对硅片进行制绒、扩散、制结、镀膜和烧结等工序后就能制造出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单晶硅棒在切成硅片前都要进行开方。开方时在开方机上,切割机构沿硅棒长度方向进给并在硅棒周向上切割出四个两两平行的平面,使得硅棒整体呈类长方体形。

现有的开方机,硅棒安装一般采用粘胶固定的方式,即在开方机底座上设置上凸圆台结构的硅棒粘接台面,硅棒靠专门的粘接机台粘接。粘接时,将硅棒下端面以及粘接晶托均涂抹上粘胶,然后靠粘结固定硅棒。网状布置的金刚线开方切割完毕后,从工作台上卸下整个晶托以及硅料粘接组合体,然后采用热水将胶水浇热软化,再取下开方后的硅棒。

这种采用胶水粘结的安装固定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粘接后易出现晶棒与晶托不同心,造成开方后晶棒局部或整根报废;2.在粘棒操作时,造成的崩边、未滚磨;3.粘接步骤多、时间长,且操作要求高,每根棒需要耗时使用20min;4.粘棒后需额外再检测同心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粘胶、固定可靠的单晶硅棒线开方机工作台自动夹紧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单晶硅棒线开方机工作台夹紧装置,用于安装晶棒,所述单晶硅棒线开方机工作台夹紧装置包括工作台头座、工作台尾座、气缸安装座、气缸、支架、导向衬套;

所述支架为“7”字型支架,支架的下端安装在单晶硅棒线开方机的开方机底座上,支架上端横杆的中部打有通孔;所述气缸安装座为筒形安装座,气缸安装座安装在支架上端横杆的中部通孔中,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座的上端,导向衬套安装在气缸安装座的下端;

所述工作台尾座包括尾座浮动接头、尾座连接轴;所述尾座连接轴安装在导向衬套的孔内,用于增强工作台尾座刚度;尾座连接轴的上端能通过导向衬套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尾座连接轴的下端与尾座浮动接头连接,并保证工作台尾座和气缸同心连接;尾座浮动接头能在气缸的驱动下压紧晶棒上端面,实现对晶棒的固定;

所述工作台头座通过法兰安装在开方机底座上,工作台头座包括电机、联轴器、头座连接轴、万向夹头、晶托;所述头座连接轴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头座连接轴的上端通过万向夹头连接晶托,使头座连接轴能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晶托旋转;

所述工作台头座、工作台尾座与晶棒沿晶棒长度方向同心安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晶托上开有四条让线槽,并设有边皮支撑的结构,用于解决崩边和边皮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实用新型极大地降低了硅棒安装和拆取所需时间,同心精度高,避免了粘胶对晶棒产生的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晶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台尾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台头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晶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气缸;2气缸安装座;3支架;4晶棒;5工作台尾座;51尾座浮动接头;52尾座连接轴;6导向衬套;7开方机底座;8工作台头座;81电机;82联轴器;83头座连接轴;84万向夹头;85晶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单晶硅棒线开方机工作台夹紧装置包括工作台头座8、工作台尾座5、气缸安装座2、气缸1、支架3、导向衬套6,用于安装晶棒4。

所述支架3为“7”字型支架,支架3的下端安装在单晶硅棒线开方机的开方机底座7上,支架3上端横杆的中部打有通孔。所述气缸安装座2为筒形安装座,可参考图2,气缸安装座2安装在支架3上端横杆的中部通孔中,气缸1安装在气缸安装座2的上端,导向衬套6安装在气缸安装座2的下端。

如图2所示,所述工作台尾座5包括尾座浮动接头51、尾座连接轴52;所述尾座连接轴52安装在导向衬套6的孔内,用于增强工作台尾座5刚度。尾座连接轴52的上端能通过导向衬套6和气缸1的活塞杆连接,尾座连接轴52的下端与尾座浮动接头51连接,并保证工作台尾座5和气缸1同心连接;尾座浮动接头51能在气缸1的驱动下压紧晶棒4上端面,实现对晶棒4的固定,并且不损伤晶棒4表面。

如图3所示,所述工作台头座8通过法兰安装在开方机底座7上,工作台头座8包括电机81、联轴器82、头座连接轴83、万向夹头84、晶托85。所述头座连接轴83的下端通过联轴器82与电机81连接,头座连接轴83的上端通过万向夹头84连接晶托85,使头座连接轴83能在电机81的驱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晶托85旋转,可以适用于晶棒4两侧开方的开方工艺,提高了进刀速度。如图4所示,晶托85上开有四条让线槽,可以适用于晶棒4两侧开方和线网开方两种开方工艺,并设有边皮支撑的结构,用于解决崩边和边皮的问题。

工作台头座8、工作台尾座5与晶棒4沿晶棒4长度方向同心安装,这样使其压力更加均匀,对硅棒的固定更加稳定可靠。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