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604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预埋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



背景技术:

建筑预埋件时现代建筑工程中适用较多的建筑材料,预埋件大多采用的是钢制产品,也有一些不锈钢产品,一般是在建筑设计时就进行了计划和要求,品种很多,也没有统一的规格,一般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定制。然而现有的建筑预埋件均一端设有开口,不能适用于墙体两侧相同位置都需要建筑预埋件的情况,同时,预埋件与墙体的连接强度低,降低了工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不仅适用于墙体两侧相同位置都需要建筑预埋件的情况,而且增强了预埋件本体与墙体的连接强度,不易松动,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包括预埋件本体,所述预埋件本体外周面两侧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预埋件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预埋件本体的外周面设有呈螺旋状的凸起,所述凸起呈山脊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本体的顶端设有上螺纹孔,所述预埋件本体的底端设有下螺纹孔,所述上螺纹孔与所述下螺纹孔是不连通的,所述上螺纹孔和所述下螺纹孔内均设有内螺纹,所述预埋件本体外周面沿轴向设有多组增强板,每组所述增强板均包括一对沿所述预埋件本体圆周方向相对设置的所述增强板,所述增强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多个相对设置的增强钩。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件主体为热轧带肋螺纹钢。

进一步的,所述上螺纹孔和所述下螺纹孔的深度为30~50mm。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件主体的外直径为20~4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预埋件本体的顶端设有上螺纹孔,在预埋件本体的底端设有下螺纹孔,适用于墙体两侧相同位置都需要建筑预埋件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在预埋件本体外周面沿轴向设有多组增强板,每组增强板均包括一对沿预埋件本体圆周方向相对设置的增强板,增强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多个相对设置的增强钩,增强板和增强钩的设置增强了预埋件本体与墙体的连接强度,不易松动,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为预埋件本体;2为上螺纹孔;3为内螺纹;4为下螺纹孔;5为加强筋;6为凸起;7为增强板;8为增强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2中,一种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包括预埋件本体1,所述预埋件本体1外周面两侧均设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与所述预埋件本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预埋件本体1的外周面设有呈螺旋状的凸起6,所述凸起6呈山脊状,所述预埋件本体1的顶端设有上螺纹孔2,所述预埋件本体1的底端设有下螺纹孔4,所述上螺纹孔2与所述下螺纹孔4是不连通的,所述上螺纹孔2和所述下螺纹孔4内均设有内螺纹3,所述预埋件本体1外周面沿轴向设有多组增强板7,每组所述增强板7均包括一对沿所述预埋件本体1圆周方向相对设置的所述增强板7,所述增强板7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多个相对设置的增强钩8。

在上述的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埋件主体1为热轧带肋螺纹钢。

在上述的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上螺纹孔2和所述下螺纹孔4的深度为30~50mm。

在上述的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埋件主体1的外直径为20~4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预埋件本体1外周面两侧均设有加强筋5,加强筋5可以使预埋体本体1的强度增强,通过螺纹形设置的凸起6可以使预埋件本体1的外表面的强度进一步增强,由于在预埋件本体1的顶端设有上螺纹孔2,在预埋件本体1的底端设有下螺纹孔4,所以当在墙体两侧相同位置都需要建筑预埋件时使用,同时,在预埋件本体1外周面沿轴向设有多组增强板7,每组增强板7均包括一对沿预埋件本体1圆周方向相对设置的增强板7,增强板7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多个相对设置的增强钩8,增强板7和增强钩8的设置增强了预埋件本体1与墙体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孔型建筑预埋件,不仅适用于墙体两侧相同位置都需要建筑预埋件的情况,而且增强了预埋件本体与墙体的连接强度,不易松动,提高了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