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建筑结构钢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6037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减震建筑结构钢骨。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物的破坏、倒塌所造成的。房屋居住多年后,不免要进行二次装修,在装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局部震动及噪音。目前,具有隔震效果的建筑结构的连续壁仅位于主体建筑周边的四边墙70-100公分,所以连续壁的结构强度分厂的薄弱,因此,一但发生地震时,外围泥土的土压瞬间增加,连续壁容易发生正面坍塌,使得建筑物的地下部位受到压力发生破坏,从而发生坍塌的情况。另外,目前的建筑物基本结构均是框架体系,再添加建筑墙砖。目前的建筑框架均是采用钢混结构的建筑框架,这种框架实体沉重,一旦发生地震,建筑框架本身就对人体造成了威胁。用于建筑承重墙的是建筑墙砖,这种建筑墙砖在地震时也是一种危险所在。采用钢混结构的建筑物的防震级别越高,建筑的造价也越高。因此,如何研发减震建筑结构钢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结构钢骨隔震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减震建筑结构钢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减震建筑结构钢骨,包括立柱、隔震垫和支撑托板,立柱为两平行竖直框架的中部通过水平钢梁连接形成的H形钢骨框架,立柱的两端向外凸出设置为L形横梁,钢骨框架的一外侧设置有隔震垫,隔震垫设置为双层半球体结构,隔震垫的内层设置有横向排布的“Y”字形钢架,“Y”字形钢架的分叉端设置为方形钢管,隔震垫的外层设置有“凹”字形垒壁,横跨L形横梁的两端架设拱桥弧形支撑托板,支撑托板设置为填充有混凝土的弧形钢板,支撑托板的端部与L形横梁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L形横梁的内部交错设置有梯形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钢梁的端部设置为球形凸起,立柱上开设有与球形凸起相匹配的插孔,球形凸起插入插孔并焊接在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L形横梁沿纵向开设有连接通孔,螺栓通过连接通孔将其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托板的周边与隔震垫的外周边之间设有一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H形钢骨框架的支撑性稳定,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的建筑结构,L形横梁沿着横向起到更加稳固的支撑,整个框架的稳固性更强,且安装快捷方便;隔震垫提高了抗震性的同时起到隔音、保温性能,在地震作用下能正常地将地震能量传递给隔震垫,提高减震效果。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能够增加房间的强度的,防止地震中倒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L形横梁;2、立柱;3、水平钢梁;4、梯形配重块;5、“Y”字形钢架;6、“凹”字形垒壁;7、支撑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减震建筑结构钢骨,包括立柱2、隔震垫和支撑托板7,立柱2为两平行竖直框架的中部通过水平钢梁3连接形成的H形钢骨框架,H形钢骨框架的支撑性稳定,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的建筑结构,立柱2的两端向外凸出设置为L形横梁1,L形横梁1沿着横向起到更加稳固的支撑,水平钢梁3的端部设置为球形凸起,立柱2上开设有与球形凸起相匹配的插孔,球形凸起插入插孔并焊接在立柱2上,可提高内部混凝土与立柱2的结合力,整个框架的稳固性更强;L形横梁1的内部交错设置有梯形配重块4,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结构稳定,L形横梁1沿纵向开设有连接通孔,螺栓通过连接通孔将其固定安装。立柱2与L形横梁1的协同作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且安装快捷方便;钢骨框架的一外侧设置有隔震垫,隔震垫设置为双层半球体结构,隔震垫的内层设置有横向排布的”Y”字形钢架5,”Y”字形钢架5的分叉端设置为方形钢管,方形钢管的厚度较厚,且分叉式开端有利于将横向震动力进行有效分散,隔震垫的外层设置有”凹”字形垒壁6,”凹”字形垒壁6的多面性结构框架质轻,结构稳定,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隔震垫的双层结构将内部空间重新规整,提高了抗震性的同时起到隔音、保温性能,横跨L形横梁1的两端架设拱桥弧形支撑托板7,支撑托板7设置为填充有混凝土的弧形钢板,支撑托板7的端部与L形横梁1通过螺栓连接,能够牢靠地将支撑托板7与L形横梁1结合在一起,支撑托板7的周边与隔震垫的外周边之间设有一间距,确保在地震作用下能正常地将地震能量传递给隔震垫,不会在隔震垫达到完全屈服之前先行破坏,提高减震效果。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能够增加房间的强度的,防止地震中倒塌。能够有效的阻止倒塌的房顶和墙体,保护房间里面的人员和财产。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