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底部可调底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1031阅读:7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手架底部可调底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底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脚手架底部可调底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现在架脚手架的搭设钢管底部还是采用大小头技术跟底部采用垫木方较多,外脚手架的搭设安全跟多种因素有关系。

外脚手架的搭设采用大小头有时候还是不能满足搭设的要求,给搭设造成了很多不方便。因为大小头都是标准尺寸,不可以调节。

外脚手搭设下面垫很多的木方,用木方垫起来,使其满足搭设要求。这种搭设满足不了安全,木方垫的太高,稳定性也得不到满足。

现如今建筑施工中,采用大小头跟木方相结合的也有很多,这种方法是为木方垫到大小头的下面,安全同样也得不到保证。

这些工序繁琐,而且施工的安全得不到保证,目前全国的脚手架坍塌时有发生,给工人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脚手架底部可调底托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脚手架底部可调底托装置,与脚手架管连接,包括支撑板、螺杆和螺帽,所述支撑板为矩形板,螺杆为杆状圆钢套纹杆,螺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支撑板的中心,螺帽设有内螺纹,套接在螺杆上,螺杆上端插入脚手架管中,且脚手架管与螺帽上表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板厚8mm的边长200mm的正方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上端插入套管深度大于200mm。

进一步的,所述螺帽两侧设有圆锥台形的耳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底部可调底托装置,采用矩形板作为支撑板,螺杆垂直固定,装置稳定性强,螺帽可沿螺杆上下移动,带动螺杆上连接的脚手架管上下移动,便于脚手架管的上下调节,工序简单,可根据层高搭设的高度任意的调节高度,与传统的用木方大小头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外架搭设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底部可调底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底部可调底托装置,与脚手架管连接,包括支撑板1、螺杆2和螺帽3,所述支撑板1为矩形板,螺杆2为杆状圆钢套纹杆,螺杆2一端垂直固定在支撑板1的中心,螺帽3设有内螺纹,套接在螺杆2上,螺杆2上端插入脚手架管中,且脚手架管与螺帽3上表面抵接。

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底部可调底托装置,采用矩形板作为支撑板1,螺杆2垂直固定,装置稳定性强,螺帽3可沿螺杆2上下移动,带动螺杆2上连接的脚手架管上下移动,便于脚手架管的上下调节,工序简单,可根据层高搭设的高度任意的调节高度,与传统的用木方大小头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外架搭设的安全。

所述支撑板1为板厚8mm的边长200mm的正方形板便于施工现场的摆放和运输,且制成强度足够。

所述螺杆2上端插入套管深度大于200mm,防止深度不足情况下,脚手架管出现滑脱、变形的情况发生。

所述螺帽3两侧设有圆锥台形的耳柱4,脚手架搭建起来后很是笨重,即使通过螺帽3调节脚手架管的高度依然很费劲,利用钢管套接在螺帽3两侧的耳柱4上,形成扳手,较容易的实现螺帽3在螺杆2上的上下移动,实现脚手架管的高度调节,大大节省了体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