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顶可调的酒店式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3035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帐篷顶可调的酒店式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行休闲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帐篷顶可调的酒店式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旅行成为人们生活中放松身心和拓宽视野的不二选择。旅行过程中,一个好的住宿环境能够为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一般的传统建筑酒店由于受其地理环境、景观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浪漫生活族多元化休闲度假品位的需求。并且,钢筋水泥式永久性建筑会破坏自然风景的和谐美丽,因此,国家提倡建设露营地,让人们在度假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授权公告号为CN206091554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04月12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酒店式帐篷,包括支撑骨架及设于支撑骨架上的帐篷布,其中,支撑骨架包括顶架、垂直支撑架及斜支撑架,顶架包括顶梁,设于顶梁两侧的侧梁及与顶梁平行且设于侧梁中部的中部梁,位置相对的侧梁在顶部与顶梁连接,各侧梁在中部与中部梁连接;垂直支撑架包括多个垂直设置的垂直支撑杆,各垂直支撑杆上部连接于中部梁与侧梁连接处;斜支撑架包括多个斜向设置的斜支撑杆,斜支撑杆底端连接于垂直支撑杆底端,斜支撑杆顶端连接于侧梁底部;多个侧梁均在底部末端设有位置对应的连通孔,连通孔内插入挂绳杆;帐篷布包括设于顶架上的屋顶帐篷布及设于相邻竖直支撑杆之间的垂直帐篷布;屋顶帐篷布两侧边缘均匀设有多个连接挂绳,连接挂绳连接于挂绳杆,屋顶帐篷布与垂直帐篷布均通过设有的连接带与顶架及垂直支撑架相连;垂直帐篷布下方设有支撑台座。

在某些时间段,人们希望室内的通透性好,光照充足,如清晨或傍晚等比较凉爽的时候;而在另一些时间段,则希望室内能够保持一定的昏暗,或者希望帐篷顶能够遮挡强烈的阳光,如中午,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酒店式帐篷的帐篷顶的张开角度是一定的,难以满足不同时候对于帐篷顶的不同功能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帐篷顶可调的,其解决了现有酒店式帐篷的帐篷顶张开角度难以调节,难以满足不同时候对于帐篷顶的不同功能的不同需求的问题,具有根据使用场景调节帐篷顶的张开角度,从而满足室内的不同采光需求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帐篷顶可调的酒店式帐篷,包括帐篷房本体和用于遮蔽帐篷房本体的帐篷顶,帐篷顶包括帐篷布和设于帐篷房本体中部并用于支撑帐篷布的竖直支撑杆,帐篷房本体的周向上设有至少三个用于支撑帐篷布的第一斜拉杆,第一斜拉杆与帐篷房本体转动连接,每个第一斜拉杆上均连接有至少两个斜撑,斜撑与第一斜拉杆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斜撑的张开角度,用以调节第一斜拉杆顶端的高度,从而调节帐篷布的下边缘的高度,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来调节帐篷布的张开角度,从而满足室内的不同采光需求。

进一步优选为:第一斜拉杆的数量为四,分别设于帐篷房本体的四角上,每个第一斜拉杆上的斜撑数量为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根第一斜拉杆即可实现较为稳定的支撑结构,两根斜撑与第一斜拉杆一起构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能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优选为:帐篷房本体的周向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帐篷布的第二斜拉杆,第二斜拉杆与帐篷房本体转动连接,帐篷房本体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二斜拉杆的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斜拉杆的设置可以增加帐篷布张开角度可调的位置,从而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同时,有利于营造多种多样的非常规的帐篷顶结构,提高帐篷顶结构的可变性,提高住宿环境的可观赏性。

进一步优选为:第二斜拉杆的数量为一,设于帐篷房本体的一侧,帐篷房本体上与第二斜拉杆靠近的一侧设有落地拉门,落地拉门上连接有木质楼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奇数的第二斜拉杆数量有利于营造不对称美,同时,在第二斜拉杆的一侧帐篷布张开角度可调,不必担心阳光太过强烈,所以可以设置落地拉门,提高美观性。

进一步优选为: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扇形的支撑座,支撑座上沿圆弧形的周向上设有若干固定孔;第二斜拉杆设于两个支撑架之间且第二斜拉杆的转动中心设于支撑座的中心处;两个支撑座的对应固定孔处设有用于阻挡第二斜拉杆的插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销插设在不同的固定孔中,可以调节第二斜拉杆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对帐篷布的张开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优选为:每组固定孔上设置一根插销,插销上的一端设有固定挡片,且插销上设有活动挡片,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均大于固定孔且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设于其中一个支撑座的固定孔两侧;插销上远离固定挡片的一端设有用于阻止活动挡片掉落的挡缘;挡缘小于固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在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的限制作用下,不会从固定座上脱落,防止插销丢失,挡缘用于阻止活动挡片掉落。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推拉不同位置的插销即可实现对第二斜拉杆的定位。

进一步优选为:插销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斜拉杆移动的限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限制了第二斜拉杆在插销上的左右移动,提高第二斜拉杆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第二斜拉杆可伸缩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斜拉杆的张开角度和长度均可调,可以在不同位置将帐篷布张紧,提高其抵御大风的能力,也有利于保持其外形的美观性。

进一步优选为:竖直支撑杆从帐篷房本体的底部竖直向上延伸至帐篷房本体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帐篷顶与帐篷房本体连接到一起,利于提高该酒店式帐篷的稳定性,提高其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

进一步优选为:帐篷房本体上方设有内帐篷布,竖直支撑杆上位于帐篷房本体上方的位置上设有用于固定内帐篷布的固定环,内帐篷布与固定环的连接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缘周向上设有用于与固定环连接的固定片,固定片通过暗扣、拉链或魔术贴套设于固定环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帐篷布和帐篷布的双层设置,提高了帐篷顶的形态丰富性,提高美观度;双层帐篷布的设置提高了强度,利于抵御恶劣天气;通孔有利于增加室内透气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斜拉杆与斜撑的配合,第二斜拉杆与调节机构的配合,实现根据使用场景调节帐篷顶的张开角度,从而满足室内的不同采光需求的目的;2、外形变化多样,提高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简示图;

图2是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简示图(省略帐篷布);

图3是实施例的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示出了调节机构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的插销与支撑座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图2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的内帐篷布与固定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帐篷房本体;200、帐篷顶;11、帐篷布;12、竖直支撑杆;13、第一斜拉杆;14、斜撑;15、第二斜拉杆;16、支撑座;161、固定孔;17、插销;171、固定挡片;172、活动挡片;173、挡缘;174、限位槽;18、落地拉门;19、木质楼梯;20、固定台;21、固定扣;22、内帐篷布;23、固定环;24、通孔;25、固定片;26、魔术贴;27、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帐篷顶可调的酒店式帐篷,如1所示,包括帐篷房本体100和用于遮蔽帐篷房本体100的帐篷顶200,帐篷顶200包括帐篷布11和设于帐篷房本体100中部并用于支撑帐篷布11的竖直支撑杆12(参见图2),帐篷房本体100的四角上设有共四个用于支撑帐篷布11的第一斜拉杆13,第一斜拉杆13与帐篷房本体100转动连接,每个第一斜拉杆13上均连接有两个斜撑14,斜撑14与第一斜拉杆13转动连接。

如图1所示,帐篷房本体100的一侧还设有一个用于支撑帐篷布11的第二斜拉杆15,第二斜拉杆15可伸缩设置,其结构需满足,第二斜拉杆15伸缩后可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具体的结构可以参照伸缩式雨伞柄的结构,采用弹簧跳豆和弧形槽的配合来实现强行伸缩,不再详细描述。

结合图1和图3,第二斜拉杆15与帐篷房本体100转动连接,帐篷房本体100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二斜拉杆15的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扇形的支撑座16,支撑座16上沿圆弧形的周向上设有若干固定孔161,第二斜拉杆15设于两个支撑架之间且第二斜拉杆15的转动中心设于支撑座16的中心处。两个支撑座16的对应固定孔161处设有用于阻挡第二斜拉杆15的插销17。

结合图3和图4,插销17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的固定挡片171,且插销17上设有圆环形的活动挡片172,活动挡片172与插销17滑动连接。固定挡片171的直径和活动挡片172的外径均大于固定孔161且固定挡片171和活动挡片172设于其中一个支撑座16的固定孔161两侧。插销17上远离固定挡片171的一端设有用于阻止活动挡片172掉落的挡缘173,挡缘173小于固定孔161。插销17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斜拉杆15移动的限位槽174。

如图1所示,帐篷房本体100上与第二斜拉杆15靠近的一侧设有落地拉门18,落地拉门18上连接有木质楼梯19。

结合图2和图5,竖直支撑杆12从帐篷房本体100的底部竖直向上延伸至帐篷房本体100的上方。竖直支撑杆12的顶端设有固定台20和固定扣21,固定扣21与竖直支撑杆12的顶端螺纹连接并将帐篷布11(参见图1)紧压于固定台20和固定扣21之间。

结合图2和图6,帐篷房本体100上方设有内帐篷布22,竖直支撑杆12上位于帐篷房本体100上方的位置上设有用于固定内帐篷布22的固定环23,固定环23通过支杆27固定在竖直支撑杆12上。内帐篷布22与固定环23的连接处设有通孔24,通孔24的内缘周向上设有用于与固定环23连接的固定片25,固定片25通过暗扣、拉链或魔术贴26套设于固定环23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