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凸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4860发布日期:2018-06-15 23:13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凸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凹凸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住宅、公寓、办公、教学医院等建筑的增加,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应用随着增加,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广泛应用于建筑内墙、外墙、楼面、屋面等,现有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板材容易形成张力,导致墙体变形,造成墙面、地面开裂;怎样避免墙面、地面开裂,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结构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凹凸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通过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两侧凹槽、凸榫的拼接连接,使墙面、底面实现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凹凸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是由:板体、钢筋网架、H形定位片、凹槽、凸榫构成;板体内设置至少两层的钢筋网架,H形定位片均匀分布于所述至少两层的钢筋网架四周,板体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为平面,板体相邻两面的拐角处设置为斜面,板体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凹槽,板体另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凸榫,两块板体的凹槽和凸榫相互套合连为一体,以便于拼接组装。

板体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1,L1为1.5~6m,板体两窄面之间的距离为L2,L2为600mm,钢筋网架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3,L3为470mm,板体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1,H1为75~200mm,凹槽内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2,H2为60~80mm,凸榫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3,H3为59~79mm,钢筋网架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4,H4为35~16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两侧凹槽、凸榫的拼接连接,使墙面、底面实现整体性,避免板材拼接受环境影响造成的墙面、地面开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适合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

图1、2中:板体1、钢筋网架2、H形定位片3、凹槽4、凸榫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板体1内设置至少两层的钢筋网架2,H形定位片3均匀分布于所述至少两层的钢筋网架2四周,板体1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为平面,板体1相邻两面的拐角处设置为斜面,板体1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凹槽4,板体1另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凸榫5,两块板体1的凹槽4和凸榫5相互套合连为一体,以便于拼接组装。

板体1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1,L1为1.5~6m,板体1两窄面之间的距离为L2,L2为600mm,钢筋网架2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3,L3为470mm,板体1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1,H1为75~200mm,凹槽4内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2,H2为60~80mm,凸榫5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3,H3为59~79mm,钢筋网架2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4,H4为35~16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