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双层玻璃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783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双层玻璃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双层玻璃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建筑能耗持续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3%,甚至还会继续上升至35%左右,而冷暖空调约占建筑总能耗的一半左右,无疑是建筑中的能耗大户。

建筑的夏季空调冷负荷主要由围护结构的吸热和室内热湿源散热组成。在围护结构中,透光围护结构一般热阻较小,且能直接透过太阳辐射,往往是热量吸收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采光及美观等因素,透光的玻璃围护结构却深受建筑师和广大民众的青睐,在新建建筑中被越来越多的采用,成为空调能耗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节能双层玻璃围护结构由内外两层玻璃组成,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玻璃围护结构形式。其包括有内外两层玻璃和一个空气腔体,增大了传热热阻,所以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少室外空气的传热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521237U提出了一种内置式全自动控制遮阳双层玻璃窗,其在空气腔内增加了遮阳百叶,虽然可以遮挡部分太阳辐射量,但是遮阳百叶在长时间受热温度升高后,会变成一个热源向室内传热,而空调为降低遮阳百叶的温度需要不断制冷,因此该双层玻璃窗只能延缓外界的传热,但无法真正有效降低空调负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双层玻璃围护结构,可以使遮挡机构降温,进而降低空调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能双层玻璃围护结构,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外侧玻璃以及可以开闭的内侧玻璃,所述外侧玻璃和内侧玻璃之间形成有空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内设置有升降式的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有用于遮挡阳光的遮阳板以及穿设在遮阳板上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包括有在遮阳板下端穿出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以及用于吸收遮阳板热量的降温管,所述空气腔内设置有一水龙头,当遮阳板下挂时,所述进水管可连接所述水龙头往降温管内注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阳光强烈时,将遮阳机构下挂,并将水龙头连接进水管后,开启水龙头使水进入冷却水管,水吸收了遮阳板的热量后从出水管排出,从而带走遮阳板的热量,使遮阳板降温,进而降低空调负荷。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管为柔性软管,所述降温管来回穿设在遮阳板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温管来回穿设在遮阳板内部的设计,能够使得降温管与遮阳板的热传导距离更长能够更好地吸收遮阳板上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遮阳机构下方设置有一蓄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蓄水箱的设计可以接收从出水管中流出的水,蓄水箱里的水可以二次利用进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遮阳板为海绵软板,所述遮阳板上端铰接有旋转轴,所述空气腔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旋转轴两端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阳板为海绵软板的设计能够让遮阳板沿着旋转轴旋转绕设在旋转轴的外周壁上,旋转轴通过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设置在空气腔的上方,使遮阳板板绕设在旋转轴上使阳光可以照射入室内。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一端连接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啮合有驱动齿条,所述第一支座底部开设有供驱动齿条设置的空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齿条可以通过穿入和穿出空槽与旋转齿轮相啮合,人可以直接拉动驱动齿条带动旋转齿轮旋转进而使旋转轴开始旋转,从而使遮阳板缠绕在旋转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内侧玻璃包括有前玻璃和后玻璃,所述前玻璃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供前玻璃滑移的第一上滑轨和第一下滑轨,所述后玻璃上方和下方设置有供后玻璃滑移的第二上滑轨和第二下滑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内侧玻璃分为前玻璃和后玻璃,前玻璃可以沿着第一上滑轨和第一下滑轨滑移,后玻璃可以沿着第二上滑轨和第二下滑轨滑移从而开启空气腔调整遮阳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下滑轨和第二下滑轨内均设置有与前玻璃或后玻璃抵接的辊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重力的作用,前玻璃和后玻璃在滑移的过程中与第一下滑轨和第二下滑轨之间的摩擦过大,通过辊轴的设计,前玻璃和后玻璃可以在辊轴上滑移减小摩擦,使人在推动前玻璃或后玻璃时更加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辊轴上开设有供前玻璃或后玻璃下端嵌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玻璃和后玻璃均可以与凹槽相嵌合,使前玻璃和后玻璃在滑移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前玻璃和后玻璃反向空气腔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可以伸入把手槽中带动前玻璃或后玻璃滑移,可以更加方便地控制前玻璃和后玻璃的滑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夏季天气炎热,阳光直射时,可以下挂遮阳机构,并将进水管与水龙头连接,随后开启水龙头,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冷却水道,再由出水管流出进入蓄水箱内从而带走遮阳板上的热量;

2.当冬天或其他不需要遮阳的时候,可以将水龙头关闭并将进水管与水龙头分离,随后拉动驱动齿条收回遮阳板;

3.前玻璃和后玻璃可以通过上滑轨和下滑轨滑移开启空气腔随后调整遮阳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节能双层玻璃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的图;

图3为下滑轨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内侧玻璃的正视图;

图6为旋转轴与第一支座的连接爆炸图;

图7为未安装内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外侧玻璃;2、内侧玻璃;21、前玻璃;22、后玻璃;23、第一上滑轨;24、第一下滑轨;241、辊轴;242、凹槽;243、把手槽;25、第二上滑轨;26、第二下滑轨;3、空气腔;4、遮阳机构;41、遮阳板;411、安装孔;42、旋转轴;421、安装槽;43、旋转齿轮;44、第一支座;441、空槽;45、第二支座;46、驱动齿条;47、冷却水管;471、进水管;472、出水管;473、降温管;48、蓄水箱;481、用水管;49、水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节能双层玻璃围护结构,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外侧玻璃1、可以开闭的内侧玻璃2以及由外侧玻璃1和内侧玻璃2围合形成的空气腔3。

参照图2和图4,内侧玻璃2包括有相互平行的前玻璃21和后玻璃22,位于前玻璃21上方和下方的墙体上分别开设有供前玻璃21滑移的第一上滑轨23和第一下滑轨24;位于后玻璃22上方和下方的墙体上分别开设有供后玻璃22滑移的第二上滑轨25和第二下滑轨26。

参照图4和图5,第一下滑轨24和第二下滑轨26相互平行设置,且内部均穿设有辊轴241,辊轴241的中部内凹形成有供前玻璃21或后玻璃22下端嵌入的凹槽242。前玻璃21和后玻璃22上反空气腔3的一侧还开设有方便人手伸入推动前玻璃21和后玻璃22进行滑移的把手槽243。

参照图6和图7,空气腔3内设置有一遮阳机构4。遮阳机构4包括有用于遮挡光线的遮阳板41以及设置在遮阳板41上方供遮阳板41绕设的旋转轴42,空气腔3上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旋转轴42两端的第一支座44和第二支座45,第一支座44上开设有空槽441,旋转轴42位于第一支座44的一侧连接有安装在空槽441内且与旋转轴42同步转动的旋转齿轮43,旋转齿轮43啮合有穿入和穿出空槽441的驱动齿条46。

参照图7和图8,旋转轴42上开设有安装槽421,遮阳板41嵌设在安装槽421内与旋转轴42通过过盈配合相连。遮阳板41为柔性软板制成,在遮阳板41完全收至旋转轴42上时遮阳板41能够绕设在旋转轴42的外侧周壁上。遮阳板41内部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安装孔,安装孔来回穿设有冷却水管47。冷却水管47为挠性软管,包括有穿设在遮阳板41内部的降温管473以及在遮阳板41下端穿出的进水管471和出水管472。空气腔3内上设置有一水龙头49,当遮阳板41下挂时水龙头49可以连接进水管471往降温管473内进水。

在遮阳板41下方设置有蓄水箱48,蓄水箱48一侧壁上还连接有一用水管481,用水管481连接连通外部管道将蓄水箱48内的水用于厕所,花坛等需要用水的地方。

当夏季天气炎热,阳光直射时,通过拉动驱动齿条46下挂遮阳板41,并将进水管471与水龙头49连接,随后开启水龙头49,水通过进水管471进入降温管473,再由出水管472流出进入蓄水箱48内从而带走遮阳板41上的热量;当冬天或其他不需要遮阳的时候,可以将关闭水龙头49并将进水管471与水龙头49分离,随后拉动驱动齿条46收回遮阳板41,使阳光可以直射入室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