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及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1068发布日期:2018-08-17 2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多个彼此间隔的竖立连接于所述基础底板之上的钢柱;相邻的所述钢柱之间通过沿水平方向的钢梁连接;多个所述钢柱和多个所述钢梁相互连接形成钢结构框架形式;

所述钢梁包括工字钢形的梁体,所述梁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及连接于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腹板;

所述腹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于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间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为由弹性钢筋弯曲形成的波形结构,波形结构的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支撑于上翼板、波谷支撑于下翼板,形成对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的弹性支撑;

所述梁体的两端可滑动的连接有滑动连接头,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滑动连接头上;所述滑动连接头的滑动方向为沿所述梁体的长向,两个所述滑动连接头通过滑动相互靠近以压缩波形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以增大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波谷之间的高向尺寸,或滑动相互远离以减小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波谷之间的高向尺寸;

所述钢柱的侧面上设置有支撑牛腿结构,所述梁体的两端的下翼板的底面分别支撑于对应钢柱上的所述支撑牛腿结构之上;所述滑动连接头的外侧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钢柱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翼板靠近所述下翼板的表面设有两条沿所述梁体长向的第一凹槽,两条所述第一凹槽分别位于所述腹板的两侧;

所述下翼板靠近所述上翼板的表面设有与两条所述第一凹槽分别相对的两条第二凹槽;

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谷支撑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支撑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均等于构成所述弹性支撑件的钢筋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为粗糙度在Ra3.2以下的光滑表面;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为粗糙度在Ra3.2以下的光滑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连接头为开口朝向所述梁体两端的U形板件,其包括两侧板和一底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滑动配合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并可沿所述梁体的长向滑动,对应的所述弹性支撑件的端部分别对应连接对应的所述侧板;所述底板外侧具有被构造用于连接所述钢梁侧面的连接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柱上设有横向的通孔,所述连接杆可滑动的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通孔的外端螺纹连接螺母,并且所述螺母和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动连接头沿所述钢梁的长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牛腿结构的上端面为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所述梁体的下翼板配合于所述支撑牛腿结构上端的开口中。

8.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包括外墙体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

所述外墙体包括多个预制的覆接于所述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的外侧的外墙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外墙板分别通过角钢悬挂连接于对应位置的所述钢柱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柱包括多段预制柱段,所述钢梁为预制梁结构;所述外墙板为预制墙板结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